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与杉木林可燃物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遂昌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可燃物、土壤含水率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h和10 h时滞可燃物干重木荷林带内地表分别为377、591 g/m2,杉木林地为541、810 g/m2,木荷林内可燃物仅为针叶林的70%左右;不同坡位的木荷林生长和防火能力有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随海拔升高,生长和防火性能下降的趋势;木荷防火林带的土壤水分含量较杉木林高1.4倍左右,木荷防火林林土壤含水率总体上也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木荷生长与防火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13和MATLAB7.0软件综合分析5个不同年龄段木荷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拟合木荷生长曲线,并综合分析木荷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对木荷防火林带开始正常发挥防火作用的初始防火年龄进行确定,得到木荷产生良好作用的防火初始年龄为8年。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林分比较分析认为,年龄对木荷防火存在显著影响,生长良好的木荷林带有利于森林防火。此外,还提出了木荷防火成熟龄。  相似文献   

3.
闽北防火林带中的木荷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南方防火林带应用最广的优良树种,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是我省控制森林火灾、阻隔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的生长指标进行研究,探索木荷防火林带的生长规律,为木荷防火林带多目标经营及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蔡坊乡蔡坊村葛坳林场下坪工区米老排不同坡位生物防火林带幼树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坡位中,米老排造林幼树的成活保存率、树高、地径、米径、冠幅均表现为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山脊中部>山脊上部,且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明显大于山脊的中部、上部。营造米老排生物防火林带,最适宜坡位是山脚田坑边,适宜坡位是山脊下部,最不适宜坡位是山脊上部,如在山脊中部营造,需选择土层较厚、坡度较平缓蓄水能力强的地段。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木荷林的生长表现,指导除治迹地生态修复及木荷高质量林分的培育,以浙江东部地区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营造的15 a木荷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改培模式(纯林和混交2个水平)和坡位(上、中、下坡位3个水平)2个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进行不同改培模式、不同坡位木荷林分的生长量、形质和林分结构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木荷林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分别为7.91 m、10.95 cm、3.87 m和0.050 m~3,树干分枝较少,分枝角度较大,干形通直圆满,生长与形质表现良好。(2)木荷-枫香混交改培模式下木荷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比纯林改培模式分别高33.14%、13.55%、10.05%和57.38%,说明除治迹地木荷-枫香混交种植极大促进了木荷的生长。(3)不同坡位木荷生长表现存在差异,下坡位木荷生长最佳;木荷-枫香混交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坡位条件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同时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4)在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上营造的15 a木荷林,以Ⅱ、Ⅲ级木为主,无Ⅴ级木;纯林和混交模式木荷径阶分布均为单峰左偏山状(c1),林分结构尚不稳定;径阶中值为下坡中坡上坡。总体而言,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可改培为高质量的木荷林,尤其下坡位木荷表现出更好的生长适应性;采用木荷-枫香混交模式能取得更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不仅能够缓解坡位效应,促进木荷生长,而且能够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对生土防火路改建木荷防火林带的林木生长效果、防火性能、培肥地力与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等的研究表明 ,木荷适应性强 ,在原防火路较差的土壤条件下 ,能迅速郁闭并很快成林且防火性能强 ,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12年生混交林带中木荷的平均树高达 9 36m ,胸径达 9 97cm ,生物量达 4 0 5 6t/hm2 ,显示出较强的防火效能。同时 ,该防火林带与生土防火路相比 ,不但具有较强的培肥地力、涵养水源等功能且经济效益显著 ,是该区较为理想的防火林带 ,可进一步推广营造  相似文献   

7.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 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 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 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13 个镇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共应用了31 个树种,隶属17 科24 属,豆科、山茶科和樟科树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有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以 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林冠开度最大,达38.07%,林下植物相对茂盛,分别以米老排和杨梅Myrica rubra 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冠开度最小,分别为12.36% 和13.88%。米老排与杨梅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林冠开 度比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林冠开度要小,阔叶林的冠层郁闭度较高;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针阔混交林 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达2.64,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荷木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 等阔叶混交林,为0.99 和1.65;山脚的荷木林地、荷木与马尾松的混交林和以米老排为主的阔叶混 交林的林下光照较弱,林下植被稀少,冠层结构较为疏散,是较好的防火林带。对现有防火林带的林分 改造,如增加经济林木、果树等阔叶树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8.
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火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阀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9.
杉木马尾松森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炎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阔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0.
木荷防火林带群落及其不同立地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千岛湖地区不同林龄和立地条件的木荷防火林带的群落与生长特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木荷防火林带林分年龄的增加,易燃的蕨类逐渐减少,低矮耐阴的小草本和灌木树种甚至目的树种渐渐增多,但防火林带依然是单层优势群落,群落垂直结构较差;不同的立地类型对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生长影响较大,随着土层厚度降低、坡度加大、土壤石砾含量增加,防火林带各树种的高生长和径生长减少;木荷速生期出现在5~10年生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4 m3.hm-2以上;木荷树冠高大,叶子浓密、革质、含水率高达69%。木荷适宜在千岛湖区生长,可用于营造防火与用材两用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