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蛋鸡养得好,育雏是关键。产蛋鸡的育雏期就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个阶段饲养管理是养好产蛋鸡的关键时期。在实际的饲养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根据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从实际出发,注重育雏前的准备工作,搞好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不是在21周龄转群或入笼,而是在18~19周龄提前转群或入笼,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商品蛋鸡在18周龄时转到产蛋鸡舍开始实施产蛋期的饲养技术。产蛋期的长短视经济效益的有无而定,一般是72周龄至90周龄,最后当产蛋收入低于生产支出时,即将全部产蛋鸡淘汰出售。  相似文献   

5.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6.
产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蛋性能,因此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实际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蛋鸡的饲养,通常人们只对雏鸡与产蛋鸡比较关注,而对于育成期的蛋鸡却不够重视。饲养育成期的蛋鸡,对日后产蛋鸡生产机能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直接影响成年蛋鸡体型的大小及是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加强对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饲养人员需提高重视度。1培育育成鸡的目的育成鸡一般在4~18周龄上下便需进入产蛋鸡舍,而此时蛋鸡的体重与生殖系统都会随之增加与发育。培育育成鸡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蛋鸡的体成熟及性成熟达成一致,即取得满足品种标准的家禽体型元素:精神面貌与均衡度好、健硕无病、达到一定体重指标、适宜开产的蛋鸡群体。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蜂。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一、本阶段蛋鸡生理变化特点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饲养商品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锥(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更会影响到将来成年鸡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性能,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育锥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养鸡业的成败,笔者从事蛋鸡饲养多年,本文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经验归纳总结,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特点肉用种鸡在1—6周龄的雏鸡阶段生长速度很快,特别是1-2周龄生长速度最快,此后随着周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因此,要分阶段满足肉用种鸡的不同管养需要,以充分发挥其生长和生产潜力。一般育雏  相似文献   

11.
土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土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对土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兹对土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作一简介。土鸡的生产发育期为6~16同龄,18周龄即达性成熟期,20~22同龄即可用于配种或采精。一、生长阶段的营养要求与饲养...  相似文献   

12.
王浩 《饲料博览》2014,(8):59-59
<正>夏季气温高,产蛋鸡的防暑降温尤为重要,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又要对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环境卫生等做好饲养管理,维持产蛋鸡的正常饲料消耗,保证产蛋率及蛋品质。1营养摄入温度25℃,鸡的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就相应的减少,产蛋率及蛋品质也下降。要保证产蛋鸡的营养摄入,可依据采食量调整日粮配方,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初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做好上茏前准备、及时转群上笼、注重免疫接种、加强驱虫工作、创造适宜环境、重视光照控制、强化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和加强卫生防疫等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雏鸡饲养到六周龄以后,便进入育成期。从育成开始到性成熟产蛋(6-20周龄)这段时间的鸡比任何年龄的鸡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切不要认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忽视饲养管理工作。其实,育成期母鸡饲养得好坏,对产蛋期内的产蛋率、存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些措施要高度重视,如营养、密度、光照、体重以及消毒和防疫等,关键又  相似文献   

15.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通常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产蛋前、产蛋中和产蛋后.基于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侧重点不同,因此,养殖场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饲养管理计划,运用专业的饲养知识展开现场饲养工作,以保障鸡只健康生长.降低鸡只出现应激反应及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进而为提高蛋鸡产蛋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养殖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饲养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从0~8周龄育雏阶段、9~20周龄育成期、产蛋阶段、日常卫生管理与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蛋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超 《新农村》2015,(3):26
<正>1.雏鹑的科学饲养管理雏鹑是指出雏到21日龄的鹌鹑。(1)饲养密度雏鹑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周龄为150~180只,2周龄为120~150只,3周龄为100~120只。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雏鹑生长;饲养密度过小则会影响养殖效益。(2)饲喂技术饲养雏鹑,一般采用自由釆食或定时定量饲喂方式。出壳1天后,可喂给适量蒸熟蛋黄和碎玉米,1周龄内日喂6~8次;1周龄后可饲喂混合饲料,每天饲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适当拌湿,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在产蛋鸡的环境因素中,光照时间的长短、光照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对产蛋鸡的产蛋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加强光照管理是产蛋鸡饲养管理上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作为从事专业养鸡者.如果对蛋鸡的光照管理掌握不佳,其养殖经济效益就很难满意。因此,笔者结合个人体会,浅谈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对全生产周期会产生很大影响,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在蛋鸡产蛋期如何加强管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及产蛋量,同时,如何防治鸡禽流感也是增收的关键。产蛋鸡从18周龄开始进入预产期,到25周龄时可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鸡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较高,养殖户要根据产蛋鸡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饲养管理。1提供舒适的鸡舍环境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饲养失败 ,除疾病因素外 ,大都与限制种鸡的体重有关。通过限制饲养控制最适体重 ,是肉种鸡饲养的关键技术。肉种鸡活动差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饲料消耗较少 ,但其采食量大 ;若充分饲喂 ,必将导致肉种鸡体重增加 (主要是沉积脂肪 )。据报道 ,在自由采食条件下 ,16周龄肉种鸡的体重超过 3kg ,2 4周龄时体重达 3.8kg ;而在限制饲喂条件下体重分别仅有 1.6kg和 2 .46kg。体重对性成熟和最终产蛋量也都有重要的影响。 2 0世纪 6 0年代 ,对产蛋鸡进行限饲 ,是采取喂中能水平的饲粮 ,自由采食。继之对育成鸡采用低赖氨酸、高纤维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