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机由中国农机研究院研制,现代农装湖州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生产。该机由四轮驱动底盘、栽植装置及辅件组成。动力底盘配置在机器前进方向的前面,栽植装置悬挂在底盘后面,规格化带土毯状秧苗装置平放在秧苗台上,秧爪通过强制旋转的单回转臂双插秧爪机构完成取秧插秧,实现高速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生产力差异,以杂交水稻品种江优919为试材,设置手插秧、丢秧、机插秧和直播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有效穗数以丢秧和直播高于手插秧和机插秧处理;每穗粒数以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结实率以丢秧和机插秧处理略高于手插秧,直播稻的最低;千粒重为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水稻全生育期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茎蘖高峰苗数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成穗率以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丢秧,主茎叶片数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株高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水稻生产总成本投入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纯收入以丢秧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产投比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  相似文献   

3.
一、便携式手动小型插秧机 该机巧妙地模仿人工动作插秧,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插秧机分秧能力不强、漏插等缺点,漏插率小于4%.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手动小型插秧机:该机巧妙地模仿人工动作插秧,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插秧机分秧能力不强、漏插等缺点,漏插率小于4%.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6,(7):32-32
1、轻便手动插秧机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ZL2004200331523。该机巧妙地模仿人工插秧动作,较好解决了分秧能力不强、漏秧等毛病。适合我国平原及丘陵地区使用,适合早稻、晚稻常规品种、杂交品种的各种形式秧苗移栽。散育或盘育的18厘米以上高的秧苗使用效果最好。各种秧田土质、田  相似文献   

6.
1插秧过程 插秧机的动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新型快速插秧机)带动分插机构实现曲线运动,分插机构的曲线运动使分离针实现取秧和插秧动作;在插秧动作的同时由退秧拨叉在退秧杆座内往复运动带动退秧杆、退秧爪运动,实现退秧动作,完成插秧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2ZZB-6型水稻快速插秧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研制的2ZZB-6型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双分插机构,利用非圆齿轮的非圆节曲线传递变速比运动,控制秧爪的载秧轨迹,克服了曲柄式机构运行时惯性力所引起较大振动的弊病,插秧速度可提高50%~70%,插速高达400次~600次/分时仍运转平稳。该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插秧机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水稻生产机械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水稻快速插秧机的主要特点 采用独轮驱动,拖动仿形;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插秧平稳,质量好。 该机整体结构见图1,双分插机构及插秧轨迹见图…  相似文献   

8.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经过我区大力推广和试验示范,机插秧技术以其节本增效显著、防病抗倒伏明显的特点,受到用户欢迎。 一、取秧量调整 取秧量是指插秧机每穴中的秧苗棵数。有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强,一般每穴插秧3~5棵;而有的品种成熟早,每穴需插秧5~6棵。这就要对插秧的取秧量进行调整,对于久保田牌高速插秧机来讲.它的取秧量调整是利用取秧量调节手柄插入对应的槽口中完成的,一般在8—18毫米,内分10个级段来进行,标准取秧量常常是将调节手柄插入第5个槽口,减少取秧量将槽口上移到4,增加取秧量则将槽口下移到6,依此类推,直到获得理想的取秧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对机插秧秧苗的使用效果.试验表明:使用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不但显著改善机插秧秧苗素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插秧适插秧龄弹性,使机插秧适插时间由普通的不足7d。提高到14d左右。  相似文献   

10.
能否降低机插秧漏插率是机插秧技术推广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主要从选种育秧、苗床秧块水分控制、机插取秧数量、耕整地要求、插秧机调整等技术环节,阐述了降低机插秧漏插率的措施,为各地推广应用机插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5,(15)
<正>水稻钵苗移栽机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机械,该机使用营养钵培育出的秧苗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既解决了钵盘苗只能抛秧和人工摆秧的难题,又将钵盘种植的优点利用起来。目前钵苗移栽机主要有夹秧式和顶出式两种方式,夹秧式的机械结构简单可靠,但因为考虑到夹秧速度过快会导致伤秧,所以速度不能过快致使机器作业速度不能提高,这是夹秧式移栽机的缺点。顶出式的作业速度更快一些,但是结构比夹秧式的复杂一些,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盛泰优9712为试验材料,采取普通毯秧、钵秧、钵毯秧3种育秧方式及机插、机抛2种不同栽插方式,设普通毯秧机插(A1)、普通毯秧机抛(A2)、钵毯秧机插(A3)、钵毯秧机抛(A4)、钵秧机插(A5)、钵秧机抛(A6)6个处理,以习惯软盘抛秧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育、插秧组配方式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与钵毯秧机插秧苗素质表现较强生长优势,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产量高,育、插秧操作简易,可实现流水线模式作业,适宜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1.育秧标准 (1)专用软盘.水稻机捕秧专用塑料软盘规格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杂交稻大田机插秧需塑料软盘苗225盘/公顷左右,粳稻品种需塑料软盘苗375盘公顷左右. (2)标准秧块.水稻机插秧秧苗是以土壤为载体的标准秧块秧苗,标准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层厚度2-2.5厘米.秧苗秧块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机插上秧后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过厚过薄会造成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插秧塑料软盘育秧.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同移栽方式对比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手插秧、手摆秧、人工抛秧(以下简称插秧、摆秧、抛秧)3种不同移栽方式的对比试验,初步认为:摆秧综合了抛秧与插秧两者的优点,降低了无效分蘖率,提高了成穗质量,进而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接近:“无浪费、精准栽培”范畴,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稻机插秧育秧的优点及其育秧技术,包括育秧准备、育秧播种操作、苗期管理、栽前管理、起秧运秧等方面内容,以为机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机插秧的生育特性目前机插秧一般只能插小苗及小中苗秧,而手栽秧一般栽插的都是中、大苗秧。机插秧的秧龄一般在15~20天,叶龄2.5~3.5叶,苗高15~20cm,而手插秧的秧龄一般在30天以上,叶龄5~6叶,苗高30cm以上。由于机插秧是小苗栽插,形成与大苗秧不同的生育特性,生产上要针对小苗秧的生育特点进行栽培管理。1、小苗活棵与最低温度秧苗栽插后要长出新根,抽出新叶,称为活棵(成活)。活棵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8,(2):56-56
步步高DG-1型便携式手动插秧机由步步高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德兴市银城镇南门新区电话:0793—7585299)生产。该机设计精巧,可手摇也可电动.巧妙地模仿人员手插秧的动作插秧,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插秧机分秧能力不强、漏插等缺陷,漏插率小于5%。每人1小时手摇作业插田330~670平方米.电动作业插田530~1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早稻分厢撒播技术不育秧、不扯秧、不插秧,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撩穗收割和脱粒机脱粒等工序,免去了农民扯秧、插秧、收割等劳作之苦.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秧马     
编辑同志: 读《农业考古》83年二期刘崇德同志的《关于秧马的推广及用途》一文,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即“秧马并非为插秧所用,而是为起秧所用”。刘同志的根据是《东坡先生外集》中的《题秧马歌后》四条,我则根据农村实践略作补充。现在农民插秧时不许两脚在田中随便移动,否则留下很多脚印,不能保持田面平整,反而成为许多小水潭。如果秧马用于插秧,势必在移动时在田中留下一条浅沟,这对排水烤田是很不利的,古代农民不可能用它进行插秧。如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需求,我国水稻生产迫切需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有的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制约机插水稻增产潜力.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苗机插存在的问题,通过钵体毯状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按钵精确取秧,实现钵苗机插,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和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能充分利用低位节分蘖,有效分蘖多,从而有利于实现高产,同时按钵苗定量取秧,取秧更准确,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实现机插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