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郁金香的促成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郁金香促成栽培技术 ,利用温度对郁金香花期进行调控 ,使其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2.
郁金香栽培历史悠久,色彩多样、花期较长,可利用资源丰富,并且拥有丰富多彩的花语和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文章阐述了郁金香的观赏特征及其他应用价值,并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郁金香专类园为例,对郁金香专类园规划设计的展园选址、植物配置和规划布局进行探析,以期为本地域郁金香园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郁金香色彩丰富、种类繁多,深受市民喜爱,但其应用栽培的品种多依赖于进口,耗费成本高,且进口的种球出现越夏贮藏困难、品种退化等问题,因此开展郁金香种球繁殖与复壮的研究十分必要。基于此,提出了我国郁金香种球繁育与种球复壮技术:在种球选育上,周长大于12 cm的一级种球在第二年开花率高,故多广泛应用于生产方面;为大规模生产,应采用鳞茎繁殖的方式培育,并给予适宜的光照与有机肥等条件;为延缓郁金香种球的衰老,将种球置于高山冷凉气候条件或对其冷处理,注意后期养护管理,有利于种球的生长发育。但这距离实现郁金香种球国产化仍有一定距离,故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开发和选育郁金香新品种的工作,建立完善的郁金香育种机制与生产技术流程,促进我国郁金花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郁金香是世界名花之一,但因种球从国外引进,鳞茎容易退化,如何自行繁殖,培育母球,成为国人关注的问题.利用地处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立地条件与郁金香原产地和栽培区相似的特点,进行引种繁殖.经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大别山区适合郁金香种球繁殖.  相似文献   

5.
迷人的花海     
方华 《国土绿化》2013,(6):54-54
今年春天,我有幸参观了蚌埠第二届郁金香花展。在郁金香的世界里,我看到那些形如杯、碗,状似球、古钟和漏斗的郁金香花千姿百态、随风摇摆的美丽景象,不由得醉入花海。花展上展出的郁金香花色丰富多彩,有白色花、桃红花,还有紫色、褐色、黄色、橙色等颜色的花。不仅有单色郁金香花,而且还有两种颜  相似文献   

6.
郁金香为名贵的早春观赏花卉,研究沈阳地区郁金香露地栽培技术有利于其在沈阳地区的推广应用。该文以9个郁金香品种为材料,开展栽培试验。栽培结果显示,郁金香抗寒性较强,在沈阳地区能露地安全越冬,生长发育正常,并能正常开花。总结了郁金香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的品种选择、栽培前准备、种球栽植、栽培后管理等关键技术,可为郁金香在沈阳地区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西宁市郁金香病虫害的主要种类:郁金香基腐病、郁金香病毒病、郁金香青霉腐烂病、郁金香火疫病、种蝇、球根粉螨、以及地下害虫等,并简述几种病虫害的症状、发生情况,提出有效地减轻郁金香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的第二代种子,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当种子用。因为杂交种主要是利用杂种优势获得增产,而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代,杂交种第二代及以后各代性细胞间的生物学差异减少,植株性状严重分离,导致杂交优势和后代的整齐性大大减退,因而不能获得与第一代相同的增产作用。单交种的亲本成份较单纯,只有两个自交系,其第一代增产很高,而第二代近亲繁殖分离严重,所以第二代减产幅度也较大,一般比第一代减产30——40%,最多可达50%。因此,必须年年配制单交种,保证每年大田  相似文献   

9.
荷兰国花郁金香趣史白云郁金香是荷兰的标志。1994年,郁金香比往年更加引人注目。因为,整整400年前,即1594年荷兰第一批郁金香在莱顿大学的植物园开花。事实上,郁金香真正的“问世时刻”还要往上追溯几个世纪。郁金香的真正的“摇篮”则在地球的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郁金香品种,加大郁金香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力度,2010年引进12个品系45个郁金香品种,对其进行生长状况、物候期及开花状况的观测,分析不同郁金香品种的生长发育习性。结果表明:引进的郁金香品种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有30个品种能够正常开花,且表现良好。应慎重引种栽培的品种8个,不宜引种栽培的品种7个。在园林造景中,郁金香应以条块、流线型以及大的色块种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杉木种子园结实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湖南现有杉木初级、1.5代、2代种子园结实量现状入手,分析了不同世代的种子园结实量低的原因.初级种子园主要是林龄大,树体高大,本身结实量少,加上树体大,可采种子非常少;1.5代种子园,都闭度大,树枝枯死,造成结实量少;2代种子园管理粗放,种子产量不高.根据多年对种子园结实量研究,提出了提高种子园结实量的主要技术措...  相似文献   

12.
高世代种子园营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综述了国际林木育种界近十多年就高世代种子园组建理论提出的第一代种子园发展有所不同的新见解,以及在若干重要树种改良项目中设计和采用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各种育种群体的优缺点评价,高世代种子园的类别,组成材料的来源和选择方法,种子园的组成成分和设计原则等。  相似文献   

13.
永吉县西阳林木种子园2010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1.5代种子园建设工作,采用先定砧、后嫁接方式建园。建园材料为8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从第一代种子园生产区中逆向选择无性系47个,优良种源天然林优良林分选择无性系41个。建设总面积20 hm~2,区划为4个大区、18个小区,以小区为单位利用完全随机法配置无性系,为充分异型交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黎平县国营东风林场作为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基地之一,在杉木遗传改良领域取得的成果众多,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第一代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目前正在向更高世代种子园迈进。  相似文献   

15.
横畈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1985年嫁接建成,由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1991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105kg,球果出籽率5.7%,进入盛果期的1995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241.5kg,球果出籽率6.3%,创全国同类种子园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初级种子园双列交配设计控制授粉,进行全同胞子代测定,评选出花期相近、自交系不育、正反交子代均生长突出(材积增益30%以上)的组合建立杂交种子园。我省从457个组合的全同胞子代测定林中,评选出杂交种子因亲本9组,并在靖州、会同、江华、资兴建成种子园共200亩。杂交种子因子代14a生单株材积0.1866—0.2274m^3,大于生产种对照30.0%-58.4%,建园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effect of various biological, genetic,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factors relevant to advanced generation seed orchard establishm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numerical estimates for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in Sweden. Factors considered were planting density, rate of genetic advance in the breeding population, timing of first seed collection, seed value, seed production cost (stratified to establishment, annual management, cone harvest and seed extraction), orchard rotation age and contamination level. The developed model demonstrated its utility in studying and evaluating various economic and biological option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generation seed orchard establishment/turnover. Sensitivity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e robustness of the developed model through various arbitrarily changes in genetic gain advances, establishment, management and seed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cone harvests from upper crown and costs. The Swedish Scots pine case study produced results supporting faster turnover of seed orchard generations (30 vs 40 years) with shorter orchard lifespan (early start of seed cone after 8 years vs 15 years) delivering higher gain through minimizing the genetic gain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populations and allowing the capture of this gain for inclusion in the seed orchards. Orchard planting densities of 400 and 600 grafts per hectare produced similar results with marginal differences, and the latter was recommended for future orchard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8.
建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花茎尖诱导,原球茎增殖和根、芽分化的培养基筛选及对不同发根时间、不同基质移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附加BA3-4mg/L和NAA1-2mg/L诱导茎尖,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9%;原球茎增殖在改良MS培养基上附加BA2-3mg/L和NAA1-2mg/L增殖倍数可达40倍;筛选出可同时进行原球茎增殖及根、芽分化培养的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培养外殖体,每瓶可繁殖完整试管苗20株,原球茎60余个;试管苗移栽以发根时间70天以上为宜,移栽基质以苔藓、红壤土、腐殖土混合物(1:1:1)为佳。  相似文献   

19.
香樟的几种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香樟的种子繁殖、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3种繁殖方法的关键技术,其中,种子繁殖是香樟繁殖中最普遍的繁殖技术,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是保持母株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第1代引种尾叶桉种源家系试验及在第1代种源家系试验基础上遗传选优建立的第2代尾叶桉实生种子园的开花结实信息做了总结。第1代和第2代尾叶桉种源家系试验均显示,引种后尾叶桉花期与原产地花期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地理变异和气象条件差异的结果。引种后尾叶桉果实成熟期也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