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明瀚 《农业考古》2005,(1):135-138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吴城文化是一支以经营农业为主业的商代文化,农业是吴城先民社会经济的基础部门,也是构成当时社会经济的主体,是人们衣食的主要来源。吴城先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颇有创造,发明了犁、耒、耜,铚等一整套适合于南方水田稻作的青铜农具,并在当时率先使用青铜农具,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由于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家禽家畜饲养业提供了足够的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华南农业大学向安强长江中游在中国稻作起源与传播中的位置至关重要,此已毫无疑义。长江中游成为研究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的热点地区,始自本世纪80年代末期湘鄂两省彭头山、城背溪稻作文化的发现。当时,笔者首倡中国稻作最先起源于长江中...  相似文献   

3.
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农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向安强 《农业考古》1991,(1):121-135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追寻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努力,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该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早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更为重要的是,洞庭湖西北地区已成熟地勾勒出了距今9——6千年内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基本序列。这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们的发现与发掘,为探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面貌及仰韶文化、大溪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极为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64-266
在先秦时期,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历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中原文化始终同荆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多方面的和长时间的,中原文化无论在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始终是荆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荆楚文化的流变。中原文化随着北人南迁而逐步南渐,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流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涉及经济、科技、农业、民俗等。其中,中原和荆楚之间在农业文化领域的传播与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彭明瀚 《农业考古》2006,(1):127-131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长期技术积累,夏代已能铸造青铜工具、武器、容器、乐器和装饰品,历史从此进入青铜时代;商代处于我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青铜冶铸业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赣江鄱阳湖地区的先民在掌握先进的采铜技术的同时,还具备了高超的冶铜、铸铜技术。这一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出土地域广阔,数量众多,种类繁复;器物造型奇巧,纹饰瑰丽,装饰神秘,青铜冶铸业高度发达,反映出已具备了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它是吴城先民的伟大创造,是对中国青铜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一、江西商代青铜工具的发现青铜器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新干农具及相关出土实物的分析与对比,论证新干农具非实用工具,而是礼器,并尝试解读这种礼器背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吴城文化研究》中青铜农具已经在吴城地区大量使用的说法表示疑惑,并从铜矿、商代社会结构以及青铜的机械性能三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中的茶馆述论(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荣 《农业考古》2007,(5):127-140
五、荆楚文化与湖北茶馆1、荆楚文化古代的“荆楚”概念,其地域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区划为主,故湖北往往被称为“荆楚大地”,因而荆楚文化指的就是在湖北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不仅包括古代的楚文化,还包括近、现代乃至当代湖北地区所形成的地方文化。湖北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状。中南部为江汉平原,其余为鄂西山区、鄂北网地和鄂东低山丘陵。区域内河流、湖泊众多,被称为“千湖之省”。湖北地…  相似文献   

8.
大溪文化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一九五八年首次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而得名。此后,又在湖北的西南部地区陆续发现这一文化遗存。经过科学发掘的遗址主要有宜都红花套、松滋桂花树、江陵毛家山、蔡家台、枝江关庙山、宜昌中堡岛、清水滩等。根据发现,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的长江沿岸。大溪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渔猎,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支远古文化。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有关农业发展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得知。  相似文献   

9.
过去 ,人们探索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历来认为长江的中游和下游是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 ,而对于长江上游文明的研究 ,则未引起重视。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长江上游地区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 ,特别是近年来 ,四川成都平原一系列事关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和发掘 ,证明长江上游同样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目前 ,在以四川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 ,已从考古学角度建立起了该区域先秦文化的发展序列(1) ,即从宝墩文化 ,到三星堆文化 ,再到十二桥文化 ,最后到晚期巴蜀文化。其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10.
9-13世纪,回鹘自身的文明特质与塔里木河流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了巧妙的结合,致使在四个世纪里环塔里木地区出现了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共荣、相互激荡的繁荣景象。同时,这一时期,以高昌回鹘为媒介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中亚西亚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中原汉文化、契丹文化、藏文化、蒙古文化等在以高昌为中心的环塔里木地区汇聚。高昌同鹘在环塔里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碰撞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津梁作用,在保存人类文化方面又扮演了战斗堡垒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会泽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在历史上以会泽为中心的东川府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冶铸、京运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堂琅铜洗就已经流布中原。明清时期,东川铜业获得空前发展,远近大量商民聚集会泽,多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同形成独具特色的铜商文化。它对会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促进了地方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儒家文化加速成为会泽文化的主流,也在会泽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农村文化占据较大的比重,是形成、影响并实现中华民族文明进程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农耕文明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重心存在乡村文化中,其通过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文化及各具特色的文艺形式发展并巩固了中华文化的基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作为多个领域发展的重心,对金融产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受数字金融的影响,其整体发展环境呈现较大变化。本文主要探究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对乡村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在发展进程中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数字金融在乡村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在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炭河里西周古城为代表的炭河里文化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湖南西周时期历史的空白,而且因为解决了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性质和地方青铜文明的形成等问题,证伪了史学界关于湖南历史上不曾经历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对于重新建构湖南先秦地方史的结构体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系列纪录片《老家河南》以中原文化的形成、演变、传承、发展为主线,从中原大地上选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遗存,通过展示具有地标性的文化符号,反映华夏文明发源地河南的文化传承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体现中原崛起的重大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居于长江中游的“江西”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唐中期以来,江西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呈商品化生产趋势,商业走向兴盛,整个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成为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奠定了作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前沿地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先秦农业试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地区差异夏民族虽然在中原建立了国家,但是其它许多民族并没有都跟着跨进阶级社会而落入夏族统治阶级的掌握之中。公元前16世纪,殷民族淘汰了夏民族而在中原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并企图把极大多数的民族都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商代中期,商王朝为了有力地控制南方的三苗故地,保护已经定居在那里的本族臣民,分别在今黄陂盘龙城,清江吴城,石门皂市建立了军事据点。  相似文献   

19.
一、华中两头乌猪 华中两头乌猪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包括湖南沙子岭猪、湖北监利猪和通城猪、江西的赣西两头乌猪和广西的东山猪等地方猪.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猪种.  相似文献   

20.
长江渔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而长江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文化之一。面对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对此,有助于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长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有助于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本文选取上海市崇明区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等形式,对长江渔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收集来的数据以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主要问题为:地方管理与治理能力比较薄弱;急功近利开发影响保护与传承;普通民众保护与传承意识淡薄。对此,建议完善长江渔文化保护与传承法治与机制;加强对长江渔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保护;加强长江渔文化的宣传应用与活态传承;加强长江渔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与开发等,为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