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本文就东方对虾配合饵料的营养特点及加工方法试述如下。一、对虾的营养需要特点我国北方养殖的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同属肉食性对虾。东方对虾配饵中蛋白质最适含量问题,说法不一。天津农学院水产系认为在32%~33%为最佳,而青岛海洋大学李爱杰教授认为仔虾以44%为宜,成虾则应大于45%。一般的看法是,虾体幼小时,池中基础生物饵料多,虾体长大后生物饵料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最适蛋白质含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对虾野生养成期的食性为肉食性,因而要求人工养成用配合饲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至于以多大数量为最宜,则是对虾配饵工作者一向所重视研究的课题。对虾配合饵料的蛋白质最适含量因虾的种类而异,如白对虾配饵蛋白质最适含量认为是28%~30%(Andrew·etc·1972),褐对虾为51.5%(Z·P·Zein-Eeding etc·1976)。由于各研究者试验条件不尽相同,即使是对同种对虾,所得结果亦异,如茂野邦彦(1972)等人认为日本对虾配饵蛋白质最适含量为  相似文献   

3.
李爱杰 《饲料工业》1991,12(8):15-16
<正> 由于鱼粉蛋白质含量高(在60%以上),并含有丰富的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因此,历来在对虾配饵中是以鱼粉作为主要动物蛋白源,并以鱼粉调节对虾配饵中的蛋白质达到对虾对蛋白质适宜需要量(在40%以上)。且由于我国养虾事业的发展迅速,鱼粉需要量急骤增加,以致鱼粉供应紧缺,价格年年上涨,已成为影响配饵成本增高,养虾利润降低的主要因素,既不利于饲料厂销售廉价质高的配饵,也不利于养虾业者获得节省饲料成本的利益。国内外都在研究以廉价的蛋白源代替鱼粉,近年来,美国、日本对用黄豆粉代替鱼粉作了较多的研究,我国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黄海所等单位在配饵中添加饲料酵母或以饲料酵母代替部分鱼粉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以饲料酵母全部代替鱼粉的研究尚未报导,这是因为目前生产的饲料酵母,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50%,不如鱼粉蛋白含量高,因而难以全部代替鱼粉。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的饲料与投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长太 《饲料研究》2003,(11):42-42
1 对饲料和养殖环境的要求1 .1 食性特点 南美白对虾为杂食性 ,幼体以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为食 ,幼虾除摄食浮游动物外 ,也摄食底栖动物幼体 ;成虾则以活的或死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如蠕虫、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体、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藻类等。该虾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 ,而且随着生长这种习性表现更为明显。1 .2 饲料营养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要求相对较低 ,对饲料蛋白 (特别是养殖后期 )的要求不高 ,幼虾期(5cm以下 )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35 %以上 :成虾期(5~ 1 2cm)可相应减少蛋白含量至 30 %~ 2 0 %。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蜕…  相似文献   

5.
王强 《广东饲料》1996,(1):38-39
鱼用饲料中的促摄饵物质王强水产养殖方式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人工配合饵料营养成分全面,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但很多饵料未被鱼类吞食就沉入水底,难于被鱼类完全摄食,引起极大浪费,既污染了水质又使生产成本提高。为此,必须设法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的中华鲟鱼苗来自葛洲坝水利工程局中华鲟研究所,为同一对亲鱼所产。刚破膜的仔鱼空运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放在设有循环过滤装置的100L水族箱(120cm×25cm×40cm)内培育。在鱼苗平游时分箱,每箱放鱼苗60尾。试验分3组进行,试验期30天。实验一前7天用活饵投喂,后23天用配合饲料投喂;实验二全程均用配合饲料投喂;对照组全程用活饵投喂。活饵为市售水蚯蚓;人工饵料用鱼粉、酵母、水蚤干粉、猪肝粉、油脂、添加剂等配成(粗蛋白54%;粒度规格0.1~0.2mm,0.4~0.6mm)。各组饲养条件相同,且均采用饱食法投喂饵料,每天投喂4~6次,每天换1/3水,及时清除粪便及残留饵料,每天记录死亡鱼数。试验结束时逐组逐尾称重。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组的增重与成活率均不如饲喂活饵的对照组,但实验一好于实验二。两试验组的大多数鱼苗能积极迅速地摄食配合饵料,且胃肠充塞度大。本试验所采用的两种驯饲方式均在中华鲟仔鱼开口期进行,获得了平约50%的转口率,驯饲效果明显。本试验还发现中华鲟鱼苗是形成摄食活饵条件反射之后,才存在对饵料的选择性,因此对中华鲟仔鱼在开口期适时地进行饲料驯化摄食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对中  相似文献   

7.
1 饵料多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栽植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国人工养殖对虾空前发展,目前总养殖面积已达500万亩,估计每年需要配合饵料120万吨左右。因此发展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生产已成为养虾业的当务之急。以下就我们3年来对虾饵料研究工作实践谈点体会。一、对虾的营养要求及配饵的基本成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据分析,雌雄对虾干物质所含营养成份略有差别,见表1、2。  相似文献   

9.
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养殖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度过育苗关,这是解决大规模养虾的第一限制因素。各地养虾场纷纷建立,养虾事业的潜力很大,但当前普遍存在的“虾饵饥荒”及缺乏配饵养虾技术,似已成为养虾的第二限制因素。东方对虾配饵的研制与应用为期甚短,有关技术尚在萌芽与探索阶段。我们经多年对虾营养与生长的研究,认为配饵的质量对养虾是重要的,但养虾效果的好坏并不应完全归于配饵质量的影响,因它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水的质量;虾的数  相似文献   

10.
鱼、虾饵科配方的配制方法基本同于畜禽饲料配方的配制方法,主要采用方形法、试差法、电子计算机筛选等方法。但由于对鱼虾的真正营养需要量没有摸清楚,因此,只能借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推荐用量,或以鱼类摄食天然饵料的总能量及蛋白质含量为主要标准,作为制订配方的理论依据,力求配合饵料的营养配比与鱼虾类的营养要求基本一致,现分别介绍方形法和试差法的应用。一、方形法方形法又叫四角形法或对角线法。此法旨在确定高蛋白质含量和低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成分的恰当比例,以满足鱼、虾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1、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关于蛋白质在饲料中的最适用量,不同的研究单位结论不同,一般为32~65%。青岛海洋大学用体长5~6厘米的虾,配饵蛋白质含量分别以37.11%、45.45%、49.74%、55.22%的不同梯度喂虾,从虾的增重率来看,以45.45%含量为最好,过与不及,增重率皆降低。用虾苗做实验,以44.21%含量为最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用原子示踪法证实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言饲喂仔鱼、幼虾的人工配合饵料通常为微粒型饵料(50~250微米),简称微饵。这种饵料易吸水膨胀、溶解,营养成分损失较多,不仅影响仔鱼、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而且造成水质污染。为此,使微饵具有低溶性,是提高其使用价值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国外采用在微饵中加入抗吸水剂的方法,基本解决了低溶性的问题。国内这方面研究较薄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微饵中加入抗吸水剂——甲醛(HCHO)进行低溶性试验,取得显著效果。二、试验原理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很多亲水性很强的极性基团(如—NH_2、—COOH、—CONH_2、—OH、—SH等),与水相遇时,在蛋白质颗粒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3.
添加于饲料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家禽、水产动物及鸟类的蛋黄、皮肤、羽毛以及肌肉的着色,其次是应用于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鲑鱼、鳟鱼、红尼罗鱼、虾以及供观赏的金鱼、锦鲤鱼等鱼、虾饵料,以增加皮肤和肉色,水产饵料中舔加着色剂有的对摄饵还有引诱作用。此外应用于玩赏鸟类饲料以增加羽毛、皮肤和喙的色泽,有的还应用于奶牛,以增加奶油色泽。  相似文献   

14.
<正>1影响水产饲料稳定性的因素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入水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水产饲料的稳定性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来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来表示。通常要求鱼饲料的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分钟)。影响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因素有:  相似文献   

15.
姚健  徐明起 《饲料工业》1993,14(2):34-36
本文叙述了两组对虾配合饵料经蒸汽热处理后养虾试验的效果。一组配饵成份全为熟干原料,经蒸汽热处理后,其比增重率、比增长率、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26%(P>0.05)、26.52%(P<0.05)、6.45%;另一组为国内一厂家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其比增重率、比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98%(P>0.05)、13.98%(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组对虾配饵经蒸汽热处理后促进了对虾生长的原因在于提高了某些原料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16.
在鱼苗(种)饵料研究中,日本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鱼苗(种)所需营养成分,并使其微粒化,微粒在氯化钙水溶液作用下硬化,生产出一种适于鱼苗(种)摄食的新型颗粒饵料。这种饵料有以下特点:(1)颗粒直径在鱼苗(种)可食范围内;(2)饵料在水中最少漂浮30分钟不沉;(3)在水中不溃散,不膨润;(4)饵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溶解到水中;(5)鱼类喜食;(6)饵料散布水中不腐败;(7)幼鱼摄食后能充分消化吸收。具体制法为: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虾养殖业中普遍存在一种必须依赖鲜活饵料才能养好虾的传统观念。但由于过快、过多地开发虾池,大量采捕海洋天然生物饵料。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自身的生物净化能力下降,加之人为污染源的排放,导致沿海水质污染程度日益加剧,赤潮频频发生,虾病危害增多,养虾业步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为了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摆脱养虾业对鲜活饵料的依赖习惯,我们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全人工系列配饵养虾的高产试验,1991年在1962亩虾场内,平均单产达到248.3公斤,1992年仍在该场2060亩虾池进行重复试验,平均亩产为243.4公  相似文献   

18.
1.根据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投饵: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青虾摄食的饵料种类及饵料颗粒的大小不同。从虾苗种下塘后至长到体长3厘米前,以天然饵料为主,一般在虾苗虾种放养前,通过施足基肥,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作为虾苗虾种下池时的适口饵料。同时,要定期施足追肥,保持池水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一环,人工育苗在传统上主要依赖于单胞藻、轮虫及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也使用少量豆浆、蛋黄等代用饲料)作为开口饵料。然而活饵产量受到自然资源、天气状况和培养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且占用养殖水面,还有引入病原生物的可能。故水产界一直在探索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替代活饵,微粒饲料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1概述   微粒饲料 (micro- partical diet),又称微颗粒饲料或微型饲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人工饲料,用以替代生物饵料作为水产养殖苗种的开口饵料。英国 A.D.Jones博士…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获得世界第一养虾大国的桂冠.中国对虾的年育苗量,成虾养殖面积,年总产量均名列世界前茅.但对虾配合饵料的生产和使用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 对虾配合饵料是养殖对虾的物质基础.配合饵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间接影响虾病的发生和沿海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配合饵料使用的多少,不仅影响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也影响海洋水产资源的繁殖保护.因此,发展优质对虾配合饵料的生产与应用,是对虾养殖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