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观察了6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状况、栽培出菇阶段的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子实体形状、生物学效率以及不同菌株的污染率等。结果表明:菌株V10菌丝致密、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形态好,产量与生物学效率高,为6个菌株中生产适应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2)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6个杏鲍菇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杏鲍菇新科11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呈棒状,生物学效率高,与其它供试品种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远安县栽培的香菇品种(系)。方法:采用本地征集和外地引进方式,收集16个香菇栽培品种(系),以香菇品种华农215为对照,比较16个香菇品种(系)菌丝生长发育、子实体经济性状及其产量。结果:(1)中温品种(系)昌林212、昌林818、科力生238、七河808表现均为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子实体较大、白、圆,产量高,建议作为今后主栽品种推广;(2)低温品种(系)科力生3号、昌林135、科力生5号的子实体较大、菇面白、产量高,可作为低温品种继续试栽观察。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5个香菇菌株进行简易开放式栽培并观察其特性,发现菌丝生长速度、锁状联合数与生物学效率相关性不密切,香菇的酶活性,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子实体单重、菌盖重与生物学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纯菌株中13号菌株(杏大Ⅲ号)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0.50mm/d,生长势最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1g,生物学转化率为74.37%。杂交菌株中22号(A1×B1)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势较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3g,转化率最高为78.71%。结论:纯菌株13号性状稳定、优良,适合做杂交亲本及生产栽培;杂交菌株22号的转化率高,用于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毛木耳品种,以8个毛木耳菌株在PDA及桑枝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和桑枝培养基上,毛木耳43、台毛一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上,毛木耳43最高,其次是毛木耳tld、台毛一号。综合分析,毛木耳43、台毛一号、毛木耳tld较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为主要栽培基质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5,(6)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10个白灵菇菌株进行袋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新科6号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洁白、掌状,生物学效率高,与其它供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株野生平菇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条件下的菌丝生长情况,正交优化最佳因子组合,并初步考察人工栽培的子实体。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最适初始pH为7.0,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因子组合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0 g/L,磷酸二氢钾1.5 g/L,初始pH6.5;人工栽培子实体生长整齐,大小较均匀,菌柄短,肉质嫩,韧性好,采收三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149.27%。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供试7个毛木耳品种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子实体性状进行了比较。新科50、新科51菌丝生长状况较佳,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出耳速度最快,适合作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筛选出优良的北冬虫夏草菌株LKA,其菌丝满皿时间短,菌丝长势粗壮,子座分布均匀,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达到63.65%,其虫草素含量为野生冬虫夏草的613.5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干菌体得率为指标,选择出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6 g/L,磷酸二氢钾6 g/L,硫酸镁2 g/L,水1 000 mL,pH自然,干菌体得率为46.5 g/L,与其它试验组结果的差异显著,说明碳源和氮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蛹虫草为试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利用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锌含量,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和还原糖含量,探究了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富锌蛹虫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均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浓度促进生长,过高则抑制生长,最适合蛹虫草生长的培养基锌浓度为678 mg·kg-1,该浓度下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良好无退化现象,干质量出现最大值为3.56 g,多糖含量为7.32%,锌富集率达6.4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将活化的蛹虫草斜面菌种,经摇瓶培养、发酵罐扩大培养,得到含有蛹虫草有效成分的菌丝体,通过调配、灭菌、接种乳酸菌、发酵等工艺生产蛹虫草酸奶。本工艺比常规蛹虫苹酸奶加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制种料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采用五种不同制种料培养姬松茸(Agaricus biazei Murvill)菌种的生物学效率(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及污染串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污染率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五种制种料以稻草最好,稻草种发菌快,封面快,不易污染杂菌,成活率达100%,出菇早,生物学效率达40.67%,其次为木屑种及棉籽壳种。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菌种退化是蛹虫草栽培的关键问题。本试验采用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分生孢子分离复壮法、蚕蛹回接复壮法、基内菌丝分离复壮法等4种复壮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复壮方法后代菌丝生长速度、转色速度及子实体形成情况,初步判定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和蚕蛹回接复壮法都有明显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北冬虫夏草、山楂、枸杞为主要原料,用甜味剂甜菊糖苷调整甜度,研制出低糖虫草复合保健饮料,用苯酚-硫酸法对饮料中虫草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合饮料的感官评定结果,确定该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北冬虫夏草浸提液20%,山楂浸提液14%,枸杞子浸提液8%,甜菊糖苷0.15%,虫草多糖含量为1 350mg/L。该饮料色泽美观、口感宜人,具有保健功能,适合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20.
北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植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人工合成培养基,接入北冬虫夏草菌种C-58,室内培植,长出北冬虫夏草子座,生长周期为50-58d。子座干品营养成分析表明,北冬虫夏草C-58与冬虫夏草相近,含有虫草素0.11%、虫草酸8.55%、虫草多糖0.14%、蛋白质28.18%、氨基酸19.00%、矿物质K1.57%,Ca0.48%,Mg0.21%,Zn0.007675,Fe0.00254%,Cu0.00236%,Mn0.00035%,Cd0.00002%等,本文研究为南方工厂化培植北冬虫夏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