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球虫病是鸡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而引起的急性原虫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两种,前者由柔嫩艾美尔球虫(盲肠球虫)侵害盲肠引起,主要病变在盲肠,30日龄左右的雏鸡易感染;后者由毒害艾美尔球虫(小肠球虫)侵害小肠引起,主要病变在小肠,60日龄左右的鸡易感染。由于鸡球虫主要侵害肠道,对肠道粘膜损伤较大,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肠道内魏氏梭菌等厌氧菌通过损伤的组织粘膜进入体内,  相似文献   

2.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可引起雏鸡死亡.病愈鸡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增重、产蛋均受影响.寄生在鸡肠道中的球虫常混合感染,其中致病力较强的是寄生在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在小肠中段的毒害艾美球虫.成年鸡为带虫者,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肠粘膜内而引起。其中寄生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称为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小肠粘膜的毒害艾美白球虫,又称小肠型球虫。通过球虫卵囊传播,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幼鸡,特别是15~45日龄的鸡最易发生,暴发时常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常见的原虫病,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其在肠壁上繁殖,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采食和消化过程中营养吸收紊乱。临床上以消瘦、血痢和贫血为主要特征[1]。根据其在肠道寄生的部位不同,主要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两种,盲肠球虫主要易感鸡龄为3~5周龄,而小肠球虫易感日龄常在60日龄左右。1病原学病原为原虫中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球虫。世界各国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种。如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小肠或盲肠粘膜内,繁殖而引起肠道组织损伤、出血导致患鸡的一种常见原虫病,其中寄生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量强,主要侵害10—30日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又称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粘膜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又称做小肠型球虫。本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鸡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而引起的急性原虫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二种,由于鸡球虫病主要侵害肠道,对肠道粘膜损伤较大,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肠道内魏氏梭菌等厌氧菌通过损伤的组织粘膜进入体内,  相似文献   

7.
球虫是单细胞虫体,其免疫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入侵宿主组织的程度。鸡球虫的病原为艾美尔球虫。鸡感染肠道寄生的巨形艾美尔球虫产生对感染有保护作用的免疫力,免疫血清中能检出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抗体,免疫鸡的吞噬细胞对球虫孢子囊的吞噬能力增强。球虫寄生在盲肠粘膜内,称为盲肠球虫。寄生在小肠中段粘膜内,称小肠球虫。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养禽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艾美耳科的8种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为严重。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故称盲肠球虫病;其余7种球虫寄生于小肠,因而称为小肠球虫病。病鸡表现贫血、消瘦和血痢,急性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中轻度感染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1病原 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小肠或盲肠粘膜内,繁殖而引起肠道组织损伤、出血导致患鸡的一种常见原虫病,其中寄生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量强,主要侵害10~30日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又称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粘膜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又称做小肠型球虫.本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0.
选择30日龄无球虫感染的鹿苑鸡与油鸡各60只、大骨鸡与固始鸡各50只,分别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每只鸡经嗉囊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1×105个.感染后第2、4、6、8、12天分别扑杀感染组和对照组,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盲肠,测定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SOD的活性在4个品种感染鸡的脾脏、肝脏、心脏和盲肠组织中下降,而在肾脏组织中增高;具体为,在鹿苑鸡的脾脏和大骨鸡的肝脏与心脏先增高后下降,而在鹿苑鸡的肝脏与盲肠、油鸡的肾脏和固始鸡的肓肠中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球虫感染引起的T-SOD活性变化在不同品种鸡和同一品种鸡的不同组织中是不一致的;4个品种鸡组织中T-SOD活性变化与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敏感性程度之间关系不十分明晰,但球虫感染引起油鸡的盲肠组织内T-SOD活性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盲肠中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鸡在感染球虫后第7、10、14d时盲肠中的PH值呈显著下降,且氧化-还原电位显著地向氧化相移动 。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所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增强现象可能至少与球虫感染时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施晞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5):31-31
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鸡的小肠或盲肠内引起的肠道组织损伤、出血导致患鸡急性死亡的寄生性原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又名白冠病,是由库蠓(小黑蚊)和蚋为媒介的原虫寄生在血细胞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中,造成贫血、内脏肿胀和出血。它们都能引起鸡的死亡。曾多次遇到球虫与住白细胞虫混合感染,现将其中一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素玉  贾英 《动物保健》2005,(11):39-39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严重。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3~7周龄最易感。主要特征是患鸡消瘦、贫血和血痢。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它们寄生于鸡的肠道中,其中对鸡危害最大的有两种.即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小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4.
刘瑞生 《饲料广角》2003,(10):34-35
一、球虫病的发病机理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内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三月龄以内的鸡。病鸡携带及排出的卵囊达数月之久,是主要的传染源。球虫感染引起肠道损伤,使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对葡萄糖、钾离子、钠离子吸收能力下降,加之炎症区组织细胞崩解,细胞内钾离子释出,血钾浓度反而升高,进而引起血钠浓度下降、机体腹泻和脱水。体内渗透压发生变化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引起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丁熙成等,1999)。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081-2085
为探讨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菌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对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12日龄莱航鸡口服单独或混合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或肠炎沙门菌,18日龄通过16SrRNA Miseq高通量测序检测鸡盲肠菌群组成。结果表明,18日龄莱航鸡盲肠内主要菌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或肠炎沙门菌单独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导致肠杆菌科明显增加,毛螺菌科明显减少;因此,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菌混合感染对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与两者单独感染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消瘦、贫血、血痢、生长发育受阻为特征;病原为艾美耳属的7种球虫,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两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前者寄生于盲肠中,后者寄生于小肠粘膜中,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本病以湿热多雨的夏季多发,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幼鸡,其中以2~7周龄鸡最易感,10日龄以内雏鸡少发,成年鸡感染则不表现症状;1月龄左右鸡多患盲肠球虫,2月龄以上鸡多患小肠球虫。一旦发病,重则引起大面积的死亡,轻则导致生长发育受阴,影响其正常生产性能。目前生产实践中多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预防和治疗,由于药物的长期使用,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导致防控效果越来越差。如何找到一种更好的预防办法是当务之急,使用疫苗防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寄生虫病。在鸡病范围内,球虫是由艾美耳属的7种球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为了便于理解临床上我们主要分3种:盲肠球虫病、慢性小肠球虫病、急性小肠球虫病。盲肠和急性小肠球虫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鸡,10~40日龄的雏鸡发病  相似文献   

18.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盲肠(属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小肠(属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幼中鸡一种传染病)。由于它在鸡体内的大量寄生和繁殖,使的肠道黏膜发炎肿胀,腐烂,坏死,损伤血管,造成出血。由于肠道的被破坏,抵抗力降低,使肠道有害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以致毒害机体。本病发病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19.
抗原虫药主要包括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四大类.其中球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常见且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前段;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另外其他种属动物都可感染球虫病,该病对养鸡和养兔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尤其较大.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寄生虫病。该病感染途径是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