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作为花生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机械化水平对产业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结合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花生机械收获技术的内涵与种类,对分段收获、两段收获及联合收获的环节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介绍每种模式应用的收获装备。根据当前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规范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谷物收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收获,另一种是分段收获(先割晒,后捡拾脱粒)。为了减少收获时的谷粒损失,下面主要针对直接收获的机械,介绍一些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菜采用机械化收获,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损失,缩短收获时间,有利于推动油菜规模化种植。现将机械收获油菜的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较低,且总体上发展缓慢,尤其是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近年来,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出现快速发展势头,部分市(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有的已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为此,总结分析发展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的经验,提出了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对指导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栋  董微 《农业工程》2022,12(10):13-16
目前,韭菜的种植量日益增加,每年收获4~5次,收获劳动强度大,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迫切需要实现韭菜收获机械化。基于国内韭菜生产实际情况,针对韭菜的收割要求,设计开发了韭菜收获机,可提升收获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西兰花收获几乎完全依赖人力,亟需推进西兰花的自动化收获。国内对于西兰花收获的相关研究很少,其自动化收割尚处于理论试验阶段。该文利用CATIA软件建模,ANSYS-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设计西兰花收获的悬挂斗,可实现西兰花收获的半自动化,减轻劳动强度。该方法可将收获效率提高2.6倍,节约半数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油菜机械收获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油菜机收分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两种方式。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油菜年均种植面积182万亩,2013年油菜机收率达到70%,其中联合收获占40%,分段收获占60%。究竞哪一种收获方式更有利于农民节本增效,有利于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结合2013年夏收期间荆门市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技术田间作业对比分析,就合理选择油菜机收适宜模式,与广大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玉米生产模式向全程机械化转型,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玉米收获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率已超过90%。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分析了现阶段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总结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产生粮食损失的原因和减损技术。  相似文献   

9.
富锦市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110万亩,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近几年由于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逐步完善,我市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已经达到160余台,可以完成40%的玉米机械收获任务,取代了以往繁重的人工收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玉米机械收获效率高、同时秸秆粉碎还田,推广潜力很大,但机械收获后由于秸秆覆盖地表,给机械整地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了不同机型条件对玉米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并建立含水率与损失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机型条件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显著,且落粒损失与落穗损失存在显著影响关系,同时摘穗型收获的损失率高于籽粒型收获损失率。不同含水率条件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显著,含水率与损失率存在线性关系,当籽粒含水率<25%时,籽粒损失率<3%。该研究可为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12.
油菜收获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在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带,油菜收获时节既是夏收夏播时节,又是梅雨季节,油菜收获如遇阴天下雨,油菜籽极易霉烂变质。农民热切盼望油菜能够实现机械化收获。近几年来,部分油菜产区对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摸索出了油菜机械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荞麦属于小宗杂粮作物,在我国高寒山区或丘陵地区种植面积大,但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可用机型少,收获质量差。为提高我国荞麦机械化收获水平,本文介绍了我国荞麦种植的优势产区及机械化收获特性,剖析了机械化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娥 《湖南农机》2009,36(1):9-10
我国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油菜收获机械技术的专题研究,重视油菜分段收获机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推动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黑龙江省水稻收获生产现状,指出分段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的技术要求,并指明与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相配套机具的研究开发方向。水稻分段收获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食用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作物,推进其机械化收获提质减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食用豆种类多、地域分布广、种植模式多样,其高效收获装备较为缺乏,是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板技术问题。结合国内外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当前联合收获技术研究成果和食用豆机械化收获的特殊性,在对现有联合收获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食用豆生产的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综合考虑宜机化品种筛选及配套种植农艺、联合收获各环节协同作用和机手收获技能减损。利用以上手段可有效降低收获割前损失、割台损失、脱粒损失和清选损失,同时通过集成应用低损收获割台、高效脱粒清选和物料低损输送技术,可大幅降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作业损失率,减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异军突起,市场需求呈增长之势,这预示着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市场规模扩展是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动力 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玉米收获仍然还是靠人工作业,玉米的机收率还不足5%。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  相似文献   

18.
高效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针对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玉米收获机械的分析,采用了现代工程设计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出玉米籽粒收获机优化设计思路和方法,针对关键部件结构优化和设备选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田间试验表明,优化后的玉米收获机械相较传统机械,收获效率提升了20%,同时减少了人力投入和劳动强度。为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联合收获发展的原因、问题及对策一、小麦联合收获发展的原因栾城县近几年小麦联合收获发展较快。1986年全县仅有10台联合收割机,收获面积不足一万亩,1991年联合收割机增加到96台,收获面积达到7.5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联合收获迅猛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瑞雪 《山西农机》2009,(8):12-13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起步晚,收获主要靠人工,机械化收获程度很低,玉米种植机播水平达到58.7%,而机收水平只有10%,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既有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收获工艺不同以及玉米价格偏低、机收成本高等原因,也有机器可靠性和适应性差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