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榷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榷茶述论云南大学孙洪升茶业是唐代的新兴产业。随着唐代茶业的发展和兴盛,茶业经济在唐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成为唐代新的经济生长点,引起了封建政府的注意和重视。唐政府为了控制茶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对茶业的生产、流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经...  相似文献   

2.
陆羽《茶经》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大宇 《农业考古》2000,(2):255-258
陆羽《茶经》的出现是有其一定的哲学、文化和茶饮的基础,并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重大意义,不仅总结了茶叶枝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赋于茶一种深刻的精神,一种哲学观,一种传统文化中人伦关系的象征,同时还用茶性、茶的礼仪等来规范人生处世修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茶经》问世已一千多年,在这其间中华茶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弘扬,并逐步推向世界,向世界性的精神领域延伸。据统计茶业技术和茶文化的研究著作近七百多种,茶业生产也有了新的科学含量,陆羽也随之被…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茶政与茶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春  康芬 《农业考古》2003,(2):293-298
在中国古代,茶业是中央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大事。因此,茶业政策的制定,茶政法规的颁行,茶税的征收管理,茶叶贸易体制的建立与调整,都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明朝立国以后,在茶政与茶法上基本沿袭了唐宋旧制,同时又对茶叶的生产、运输、贸易、检验及榷税等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理,逐步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茶业政策和制度法规,它主要包括榷茶制度、茶马制度、茶法制度和贡茶制度四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因研究者们对明代的贡茶制度多有涉及,本文仅就其他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辽沈地区作为满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祥地以来茶的发展为线索,重点就辽沈地区茶文化形成-“茶史”、茶业在辽沈地区的发展趣事-“茶趣”、茶业在辽沈地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茶业”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自唐代以来,我国的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业经济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人宋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茶叶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区不断扩大,而且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宋代茶叶成为当时社会中倍受欢迎的大宗商品,茶业经济是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唐代开始,封建政府便不断采取措施税茶、榷茶,加强对茶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来政府承袭了唐代的榷茶精神,根据当时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的特殊需要,创造了更加灵活的榷茶方式。贴射法便是宋政府经…  相似文献   

6.
郭亮  孙垂利 《农业考古》2006,(2):219-222
我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特别是进入唐代以后,茶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有唐一代,茶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繁荣了商品经济;而且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也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凡此等等。强大的经济功能影响所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有具体的表现,现择其数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唐代贡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代贡茶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其西南丘陵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发源地,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贡茶产制历史悠久。但贡茶制的形成却始于唐代。这些对推动茶事活动,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和促进茶业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茶事传播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8.
唐代以来,茶叶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之一,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浮梁茶。宋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浮梁茶叶外销的主要途径。明末清初,欧洲逐渐成为中国包括浮梁在内茶叶外销的主要对象,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茶运销到西欧,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茶运销到俄国。民国时期,由于丝绸之路上茶贸形势的变化,浮梁茶业趋于衰败。  相似文献   

9.
唐代茶文与茶杂著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河 《农业考古》2000,(2):66-70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不仅表现在茶著的丰饶,茶诗的繁盛,那仅仅是茶文献领域里二个部分。唐代的文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样式,挥翰运墨歌咏着茶的芬芳,记载着茶的踪迹。于是众多的茶文与茶杂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一、瑞草华章 绿香满苑  我们先来谈谈茶文,当我们检阅《全唐文》以后,结果却使人感到遗憾,仅发现四十余篇茶文,当然远逊于茶诗,但与唐以前茶文相较,其发展速度还是惊人的,那时除一篇《 赋》可以差强人意划人茶文范畴外,尚未见到一篇完整意义的茶文。当然茶文有自己特色,它比较真实和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茶…  相似文献   

10.
俞晖 《农业考古》2001,(4):299-302,325
宋代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时代 ,其表现为 :一、茶叶成了百姓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 ,已是市场上一项重要的商品 ;二、茶叶生产发展迅速 ,不仅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 ,产区不断扩大 ,而且产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三、茶业经济成为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茶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 ,茶利已成为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故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之说法。纵观整个宋代的茶法 ,变更十分频繁。宋朝在不同的时期 ,采用不同的茶法对茶叶的生产和流通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仅就北宋徽宗时…  相似文献   

11.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19,(2):143-148
香港产茶的历史比较悠长,如今也是重要的茶叶贸易港口。香港的茶联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这些茶联对于传播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苏茶史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祝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725-10726
结合相关史料,从自然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影响等方面对江苏的茶史文化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江苏茶业对礼仪文化、丧葬文化、陶瓷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得益于唐代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流行于江南的饮茶之风,迅速传到北方乃至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推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随着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焙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精致的名茶,也带来了市场繁荣和茶馆的增多,茶商往来各地从事收购和销售,形成日益发展的茶产业经济。唐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贞元以后开始征收榷茶。茶税逐渐成为唐后期重要的财赋来源。  相似文献   

14.
程晓蘋 《农业考古》2003,(4):114-116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的茶文化有“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唐代以前,我国的茶叶生产发展缓慢,茶叶只是传统农业的附庸而已。唐代中叶以后,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在茶叶文化和饮茶习俗上有了不少发展,并在宋代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茶叶的种植在东晋完成了西南向东南的重心转移,  相似文献   

15.
读1990年《中国茶文化》专号第一辑《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及《宋代江西的茶业》两文,其内容丰富,受益匪浅。但是我觉得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在立论上尚有欠妥之处,有必要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在《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中谈到“唐代制的团块茶晒干或烘干。”但是陆羽茶经中,对茶叶的干燥但见“焙之”,未见有晒之。《本草拾遗》亦云:“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得火良。”其它唐代茶籍及诗文等,所谈内容皆为:茶事、泡饮、用水、茶谱等,未见有“晒干”之语。茶叶蒸后捣碎,水份含量高达四分之三以上,在烈日下晒  相似文献   

16.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4):234-235
王广彬婺源茶叶闻名久 ,优美茶诗亦宝珍。吟咏咸为高雅士 ,吾尤喜爱广彬君。陈香白香白先生有大名 ,能从古易说《茶经》。茶之道、艺也深谱 ,文化弘扬一巨星。丁俊之(又一首 )闻名思见面 ,见面慰平生。吴老留佳话 ,二张又一丁。丁 文未见丁君面 ,大名贯耳中。五书不易写 ,茶学有深功。周大风采茶舞曲越乡音 ,文字传神善美真。一自周公成曲后 ,神州歌舞到如今。李茂荣钱塘名士茂荣公 ,斗室书斋诗味浓。画印兼工微楷美 ,茶经手卷乐金庸。戴志达茶业有功升县宰 ,爱茶县宰更兴茶。余杭茶业能兴旺 ,老戴功劳属首家。谢丹月从来女士少吟茶 ,唐宋…  相似文献   

17.
甘满堂 《农业考古》2007,(2):112-113
许多传统行业均有保护神崇拜的习俗,“茶神”却不多见。古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叶解渴提神的传说,但无人将他作为茶神。陆羽因一部《茶经》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化集大成者,也只是“茶圣”,并没有被当成“茶神”。虽然全国没有统一的茶神传说,但在福建闽北茶产区却拥有茶业保护神——张三公崇拜的习俗。  相似文献   

18.
杨力 《农业考古》2002,(4):58-59
前不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和于杰同志等一行到山西考察茶叶流通市场,并召集部分茶商、茶艺工作者进行了山西茶业经济座谈会,同时和到会的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常大明副局长以及众多茶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武回忆 《农业考古》2006,3(5):220-225
我国是一个茶的国度,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这个万紫千红的茶苑文化中,回族茶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回族人饮茶、赏茶、喝茶、卖茶,开发茶产品等等,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本文以西北回族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了回族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20.
彭景元 《古今农业》2006,(4):101-10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诗歌创作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日益兴起的饮茶之风促使茶业更加兴旺,众多名茶争奇斗艳,各有拥趸;采茶及制茶场景精彩纷呈,一派繁荣景象;因气候、土壤、加工方法等不同,使茶的种类繁多,从而导致饮用方式和所使用的器皿也各不相同,但优质的器具逐渐得得到认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到茶的许多功效,这些认识直至今天仍是正确的。文人士大夫对茶的认识与喜好,对当时饮茶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留下了许多有关茶的诗歌,对我们认识当时的茶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