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平衡,而且要求质量和环境平衡.文章用人均标准耕地量的变化来衡量某一区域是否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以酉阳县为例,进行了标准耕地总量动态研究,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耕地产出动态平衡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利弊之基础上,提出要建立耕地产出动态平衡制度。耕地产出动态平衡就是以耕地产出数量或产出价值为基础和核心的动态平衡,包括耕地绝对产出的动态平衡和耕地相对产出的动态平衡两个层次。实现耕地产出动态平衡有两种途径:一是粗放式平衡,二是集约式平衡,耕地产出动态平衡制度应体现区域性和时间性。建立耕地产出动态平衡制度兼顾了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涵义基础上,从福建省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现状出发,分析该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优劣势,提出福建沿海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宁夏耕地总量动态平稳的现状及总是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夏耕地总是动态平衡的目标与潜力,以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郫县是成都平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耕地并实现其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耕地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郫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讨论了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的具体途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实现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期有利于指导全县的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巨大的资源、人口、环境的压力,国家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涵义和内容,然后在今后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此目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需要。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调整村镇居民占用地,开展农地整理和废地复垦,开发宜农荒地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加快建立保护耕地的市场机制,加强对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 管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我国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缺陷分析,提出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之一。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耕地保有指标的分配,形成土地市场中对其有效的供给与需求,建立耕地保有指标的有偿转让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价格下下,根据供需特征,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政府、公众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闫斐  陈博宁 《农技服务》2009,26(10):86-8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包括耕地数量上的平衡和质量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制约作用。而土地整理和土地的开发以及复垦影响到耕地总量在数量上的平衡。此外,项目区或者背景区域内生态环境好坏、施肥技术正误以及水利工程则直接影响到耕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述了临沂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意义,对补充耕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完善农地管理体系,集约利用城镇土地,搞好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开发。  相似文献   

11.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保护耕地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辽宁省鞍山市作为研究区域,在耕地保护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有关数据分析,预测规划目标年(2010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为基于粮食安全模式下的耕地保护提供有益探索。结果表明,2010年鞍山市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9 000 hm2,2020年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8 000 hm2,201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04 186.02 hm2;到202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26 409.61 hm2。因此,鞍山市耕地可供给量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杨锦伟  谢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1-19673
依据1998~2009年平顶山市耕地面积数据,采用灰色预测和耕地压力指数法,对2010~2020年平顶山市耕地资源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和可持续利用度评价。结果显示,2010~2020年耕地资源量保持平衡;平顶山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位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下限附近;耕地压力较大,耕地资源保护不容乐观。为了实现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努力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做好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梅农  刘旭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34-19037,19059
论证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溯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变迁过程;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城市建设中浪费耕地的现象较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一部分耕地退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度较大;"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普遍;耕地的开发和复垦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没能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并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要"先补后占",保证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鼓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其生产能力;对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尽量少占耕地;多方合作,加大异地占补平衡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耕地资源贫乏,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开发整理是目前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输出与平衡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1  
李书田  金继运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0):4207-4229
 弄清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状况,对养分资源管理和肥料的科学分配与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的养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估算了各种有机肥资源及其可提供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分析和评价了中国不同区域养分输入、输出特点及平衡状况。针对目前养分输入、输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华  南小康  封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204-206,240
结合咸阳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践,阐述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和意义,对可调整园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做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图件编制提出了新方法,为永久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和有效保护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雨水集蓄设施经济容积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时段雨水的集蓄和利用同步考虑,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各时段的水量盈缺状况,进行调蓄计算,确定了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田补灌工程中雨水集蓄设施经济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演示。  相似文献   

18.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及成果,充分考虑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霸州市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顺利实施,土地的有偿使用,土地流转估价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春明  朱祺  李曜  刘平  张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10-6211,6424
畜禽粪便在我国普遍作为肥料还田,但过量施用将带来面源污染.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使得畜禽粪便在周边农田消纳的同时不带来环境风险.以北京市某种猪场为例,研究该猪场粪肥施入后农田磷平衡.综合肥料施入、秸秆还田、干/湿沉降、种子含磷等输入源以及作物收获、径流淋溶及土壤侵蚀等输出源,同时考虑农田合理磷盈余,计算得出该种猪场周边农田最佳磷施入量为46.45kg/(hm2·年).该猪场实现种养平衡所需农田面积为50.48 hm2.该研究可为养殖场的粪便消纳及选址提供一种较可行的判定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狄春雷  谭永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242-4246
分析了长株潭地区农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解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内涵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规划区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一体化研究,并对长株潭城市规划区农用地等别、级别的面积、分布特征、等级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以期为科学量化长株潭地区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为长株潭地区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提供参考,为科学核算耕地生产力,确定土地整理中的耕地质量标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