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评价我国不同年代大面积推广的35个主要玉米品种的耐旱性.[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不同水分管理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重复3次.调查生育期、单株籽粒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计算耐旱系数和产量耐早性指数,进行耐早性分析评价.[结果]单株籽粒产量耐旱系数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的耐旱系数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522、0.542和0.350,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重>雄穗长>穗位高>株高;产量耐早性指数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差异显著,随年代的变化,耐旱性呈逐渐增强趋势,2000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显著优于其他年代品种.[结论]采用产量耐早性指数结合主要农艺性状耐早系数可有效评价玉米品种耐早性.参试品种中耐旱性极强的品种为先玉335和沈单16号;耐旱性强的品种为黄417、沈单7号、掖单2号、吉单180、掖单13、农大108、登海9号、鲁单981等.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新品种的抗病性是生产上田间防病的主要手段。试验选择17个马铃薯新品种,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抗病丰产优质新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安定区种植都能成熟,马铃薯黑胫病、黑痣病、疮痂病、早疫病、晚疫病发病最轻的是青薯9号,发病率分别为2.9%、13.7%、18.3%、11.7%、16.9%,产量最高,为49 174 kg/hm2,比对照增产21.88%,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陇薯14号、定薯4号、中薯22号等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强,产量较高,也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9—2016年,在甘肃省景泰县进行了红早酥梨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试区表现果果实早熟、红色、外观美丽、肉质酥脆、汁多味美。耐旱抗寒,对梨腐烂病、梨黑胫病抗性强。早果性强,树势中庸,以短果枝结果为主。6年生树平均产量在32 000 kg/hm~2以上,丰产性好。该品种综合品质评价上等,优质丰产、适应性强、耐贮运,可作为新优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丹阳种子公司提供的南粳42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抗耐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灰飞虱特大发生年份,南粳42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很好的抗(耐)病性,在未防治灰飞虱的情况下,自然病株率均在3%以下,病株率低于本地抗(耐)病对照宁粳系列品种W006。产量表现:在水稻条纹叶枯病自然发病情况下,南粳42产量达563.48kg/667m^2,无产量损失,可作为抗条品种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小尖椒品种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千丽2号较抗病毒病和疫病,果实条形好,商品性佳,前期产量15.489 t.hm-2,总产量46.732 t.hm-2,比弄口早椒分别增产16.5%和17.9%。  相似文献   

6.
"扬辐麦4号"通过1年品比试验和3年种植试验,表现出耐早播、繁茂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经探索总结,其关键性技术措施为田间墒情适宜、基本苗合理、肥料科学运筹、病虫草综合防治等方面,该品种可作为优秀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鉴定出适应砚山县与玉米间种耐荫的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大豆新品种,为砚山县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引进7个大豆品种,进行耐荫性、熟期、产量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极达显著水平,滇86-4、滇7号、滇豆4号、滇豆5号具有耐荫性强、高产、抗性较好、耐瘠、抗旱、抗病、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可作为砚山县与玉米间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各种樱桃番茄新品种的不同品性特征,筛选出适合长江中下游苏南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以台湾圣女品种为对照,对引进和育成的6个樱桃番茄新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早熟性、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为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个品种总产量均超过对照,3个品种前期产量超过对照,1个品种的前期产量与对照相近;常樱系列1号和2号较对照早熟,金珠熟性与对照相似,峰华系列熟性较晚;常樱系列1号和2号抗霜霉病、早疫病;常樱系列1号、2号和金珠品质优,这3个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苏南地区推广种植,其中以常樱系列1号、2号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1选择品种选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河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的甜椒品种冀研4号、5号、6号。1.1冀研4号。中晚熟,产量高,果实个大肉厚,商品性好,耐贮运,抗病毒病和日灼病,较抗炭疽病和疫病。丰产性好,亩产量4000公斤,最高可达5000公斤。1.2冀研5号。早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川南地区高梁生产、加工现状,引进新优高梁品种对其主季、再生季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再生性能等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泸糯9号、8号生育期适中,抗病、耐早、抗倒伏,再生力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可作为高梁头季、再生季栽培品种在自贡及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于南疆喀什地区冬麦收获后复播加工番茄的适宜品种及育苗最佳播种时期.[方法]采用穴盘育苗移栽技术,分三个育苗播种时期,分别为播期Ⅰ(4月23日)、播期Ⅱ(4月29日)、播期Ⅲ(5月5日),每个播期安排早熟8个加工番茄杂交品种,成苗后进行每个播期的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产量:播期Ⅱ的新番36号,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在几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屯河33号,屯河35号和新红40号表现出高值;单株结果数:新番36号和屯河33号表现较好;单果重:新红40号表现出大果的特性.[结论]加工番茄麦茬复播最佳育苗播种时期在4月25日~5月5日,移栽时间6月10~15日,选择复播加工番茄品种时必须要选择早熟或特早熟品种,而且集中成熟度好,综合性状显示,新红40号、新番36号比较适宜南疆复播.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焉耆垦区大田生产的制干辣椒品种,对引进的9个韩国辣椒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4个品种:现代3042、韩文1号、韩文3号、韩文4号从产量和综合性状上分析较适合在新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云南烟区种植的烤烟早熟品种,在云南玉溪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K326为对照,对6个早熟品种的生育期、田间自然发病率、产量及产值等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6个早熟品种中,8902-42和Islangold的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没有表现出早熟特性,其余品种的大田生育期比对照K326缩短5~10d,PVH19的生育期比对照K326缩短10d,表现出较明显的早熟特性.龙江911、宣洞区和PVH19田间自然发病率较低,综合抗性较好.龙江911和PVH19的产量、产值均超过对照K326,上等烟比例除PVH19与K326接近外,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综合分析各性状,PVH19表现最好,龙江911次之,筛选出的2个品种可以在云南烟区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在“85-02”早籼稻大田中发现自然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育成“赣早籼57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熟期偏早等特点,于2004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与早杂搭配种植,有利于早稻品种布局。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番13号(原名新红3号)是利用92-79和加洲汁用配制的中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固形物含量高,产量比对照新番4号增产13.14;,高抗TMV,耐CMV,做为抗病毒病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云南核桃种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97个核桃种质开花结实习性、产量、坚果品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核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花型、结实期、成熟期、坚果三径值、出仁率等均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97个种质综合评价认为:云南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3个品种品质最优,是云南核桃的主栽品种,可大力发展;丽3号、杂交14号等9个优系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弥渡纸皮核桃等可作早熟品种;铁核桃和野核桃可作为栽培品种砧木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小麦抗旱品种,同时为北京小麦节水栽培推广决策提供参考,2003—2006年间3个不同降水年型,在大兴区以2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只浇冻水的节水措施,比较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和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与常规灌溉管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以产量水平为指标,参试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中麦326"和"京农02-2"在平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北农9580"、"中麦12"、"京农04-133"和"京冬8"在枯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2)干旱条件下,小麦分蘖成穗过程受影响最大,分蘖成穗率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鉴定的较早期指标。(3)枯水年采取节水栽培比正常灌溉产量降低48.89%以上。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应用抗旱品种,即使在枯水年,北京地区小麦实施只浇冻水一水的节水栽培措施,也能取得明显的增效。  相似文献   

19.
合江19号集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诸多优良性状于一体,30年久种不衰,成为我国北方稻区乃至世界同类稻区推广面积最大,主栽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大的水稻品种。运用系谱分析的方法对合江19号进行了深入的系谱分析,明确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基础,并对合江19号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启示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充分认识寒地水稻育种的难度,明确新品种的选育方向,立足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改良,利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主栽品种做为核心种质,适当添加新的基因源。对后代材料要多年度、多区点进行耐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鉴定,良种与良法相结合,以使育成品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地区的适应性与丰产性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合东乡地区种植推广的藜麦品种,对引进和自育的14个藜麦品种在东乡不同生态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老庄村试点,品种陇藜1号(CK)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丰产性,陇藜5号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较好的丰产性;在米家村试点和南阳洼村试点,陇藜5号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丰产性。陇藜5号表现出优异的早熟特性,籽粒品相也优于陇藜1号。综合评价认为,陇藜5号在东乡半干旱地区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