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根据粉雾免疫的原理和有关基础试验的结果,于1979—1981年将冻干猪布氏菌S_2号菌苗粉雾免疫法,应用于严重流行布氏菌的草原上的大羊群的免疫上,每年免疫羊约11万只。重点选一个公社观察了25群羊,并以每年抽查部分幼畜感染率等方法检查控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在我县绵、山羊中流行甚广,危害严重。为了防治这两种病,近年来用冻干布氏杆菌羊型五号菌苗(以下简称布M5号苗)和绵羊大肠杆菌弱菌苗(以下简称羊大肠杆菌弱苗),对羊注射或气雾免疫,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曾应用牛型布氏19号菌苗预防牛和绵羊布氏菌病,得到较好的效果,但对山羊的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据流行病学调查,羊尤其山羊和奶羊是我省流行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解决山西500万只山羊的布病免疫问题,我们选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培育的布氏羊型5号弱毒菌苗(简称  相似文献   

5.
引言在冻干过程和在储藏阶段中,活菌稳定与否,是衡量布氏杆菌活苗冻干质量的重要尺度。本文着重探讨有关影响冻干布氏杆菌苗活菌数的几个问题。分析了一部分生产材料,同时结合生产作了若干试验,已经明确了一些问题。兹将各项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给怀孕绵羊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菌苗,不会发生流产和排菌现象,免疫效果也很好。在羊群爆发布氏菌性流产期间,用此法给发病羊群和附近受威胁羊群的怀孕羊作紧急预防接种是安全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采用猪二号活菌苗对孕羊进行口服免疫,克服了长期以来不能给孕畜接种布氏菌活菌苗的困难,为控制和消灭布氏菌病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7.
活菌苗多次免疫接种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有害作用,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专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中指出:19—Ba活菌苗连续免疫超过五年后,有半数以上的人可产生高度的皮肤敏感作用。鉴于我省广大牧区应用布氏菌M_5号菌苗免疫接种羊只已多年,对机体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为此我们选乌兰县铜普公社为试点,对使用M_5号菌苗连续免疫接种4—5年的羊只作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布氏菌病活疫苗(Rev.1株)的冻干工艺借鉴、采纳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成熟的冻干工艺及菌液的配比,对冻干保护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我们选择蔗糖明胶保护剂和蔗糖脱脂乳保护剂,保护剂与布鲁氏菌Rev.1株菌液以16的比例混合,冻干后测定其活菌含量。结果显示,3批使用蔗糖脱脂乳保护剂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10^9CFUmL、12.44×10^9CFUmL、12.65×10^9CFUmL;使用蔗糖明胶再加入终浓度约1%硫脲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34×10^9CFUmL、12.62×10^9CFUmL、12.91×10^9CFUmL;使用蔗糖明胶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22×10^9CFUmL、12.64×10^9CFUmL、12.8×10^9CFUmL。3种冻干保护剂对冻干疫苗的活菌含量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使用蔗糖明胶保护剂制备冻干疫苗时加入适量硫脲可适当增加冻干疫苗的耐热性,因此我们选择10%明胶、20%蔗糖冻干保护剂与菌液以1∶6配比比例混合,再加入终浓度约为1%的硫脲作为布氏菌病活疫苗(Rev.1株)的冻干工艺。  相似文献   

9.
用布氏杆菌猪型Ⅱ号冻干苗免疫山羊以预防布氏菌病获得较好的效果。但至今尚未了解服苗后与自然感染布氏菌病山羊之间免疫活性细胞的差别。为了探讨服苗后与自然感染的山羊T淋巴细胞值,1980年5月我们曾在西藏海拔达4500—5000米达吉岭区和桑桑区用酯酶标记(ANAE)试验检测口服布氏菌苗的山羊  相似文献   

10.
在对农场接种布氏菌苗抗体消长规律监测试验中,我们主要地监测了奶牛、绵羊首免和复种布氏菌羊型五号苗(M_5苗)及首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S_2苗)后的补体结合反应(CFT)阳性持续期,为防制畜间布氏菌病免疫接种后开展检疫提供依据,现将监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按规定,布氏菌冻干弱菌苗(简称弱菌苗,下同)在0—8℃下保存,水分在百分之四以内的有效期为一年。但常因保存条件差、贮运等均不能符合规定要求,弱菌苗中的活菌死亡较多,如按瓶笺说明的原活菌数进行气雾免疫,必然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1971年起,贵南县连续应用布氏杆菌羊型五号弱毒苗进行免疫以来,绵羊布病的感染率和流产率都有显著下降。但羊在每年产羔季节仍有不同程度的流产。为了查清流产是否因布氏杆菌引起,我们于1984年三月二十日至六月十月,依照《布病疫区(以县为单位)控制标准和考核方法暂行规定》的检菌规定(在控制区,羊流产物等材料检菌出菌率不超过0.5%),对212例绵羊流产胎儿进行了布氏杆菌分离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布氏菌羊型5号菌苗对羊群进行气雾免疫已广泛使用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大面积使用后血清抗体消长和免疫效果尚缺乏系统的观察。为解决这一课题,我们选择乌兰县铜普地区为试点,应用布氏菌羊型5号菌苗对羊群进行一年一次连续三年室外气雾免疫,并对免疫后血清抗体消长和免疫效果做了连续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羊对口服和气雾猪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怀孕期比非怀孕期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山羊一般有64%~89%获得保护.应用饮服免疫方法更适合广大牧区特点,方法简便,对羊群放牧、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也不引起妊娠羊流产,因此内蒙古在病羊群中广泛饮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1年1次,连续3~4年,就可控制山羊布氏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酒泉地区是我国布氏菌病流行最早的疫区之一,该病50年代呈散发形式,60年代暴发流行,我区从70年代开始普查普防,推广布氏菌羊型5号菌苗防治。1980年和1984年经对全区24个乡64个村进行考核验收,抽检羊31931只,检出率为0.3%;抽检牛2903头,检出率为4.8%。用血清学检验抽检羔羊6217只,犊牛839头,检出率分别为0.2和1.6%。已达布病疫区控制区标准。1981年以来,我区采取血检、菌检与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布氏菌病疫情监测。坚持有计划免疫,采取免—停—免,间隔2—3年的间隙免疫,至1988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IB—RS2猪肾传代细胞试制口蹄疫A、O型弱毒疫苗26批,计690,000毫升,并以口蹄疫O型弱毒疫苗为核心,联合口蹄疫A型弱毒苗、牛出败弱毒苗、布氏猪型二号弱毒苗等四种疫(菌)苗(下称四联苗),对牦牛进行了联合气雾免疫试验,后又结合羊败血性链球菌弱毒菌苗、布氏干菌羊型五号弱毒菌苗,以单价、二联、三联对绵羊进行了气雾(或注射)免疫试验。先后在天峻、门源、贵南、海晏、大通等县,免疫牦牛、杂种牛38,282头,绵羊121,625只,初步证明安全。同时分别用本动物进行了各种疫(菌)苗的近期免疫效力、免疫期等项试验,初步证明气雾免疫的效果比较理想,几种苗联合免疫后无明显的相互干扰现象,联合免疫后,不论口蹄疫A  相似文献   

17.
羊布氏5号菌苗(以下简称M5苗)免疫羊效果良好,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使用,但用M5苗免疫乳牛的报道甚少,1972年我们用羊布氏5号苗免疫乳牛,对该苗的使用方法、血清凝集价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为交流经验,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的控制和消灭布氏菌病,我县在1973年对14个公社进行了牛、羊血检,通过1976年、1977年、1979年三年在全县范围内的布氏羊型5号菌苗的气雾免疫,经过1979年、1982年的血检和1981年的菌检观测,布病疫情逐年在减少,牛的检出率由1973年的10%下降到1982年的1.1%,羊的检出率由1973年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布病羊型五号菌苗气雾免疫,牲畜是否需要在气雾室内停留或者停留多长时间,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免疫效果?据了解,目前我省各地采取的停留时间不一,阳转率亦有差异。因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绵羊25只,分成五组,每组5只。采取血清经布病检查为阴性反应。 2.菌检用胰蛋白培养基平皿。 3.布病羊型五号菌苗(青海生物药品厂产品>。批号8146—2。制造日期81年4月,92头份气雾。剂量为每只羊50亿活菌。细菌检查和效力试验分别按试验羊25只计算总需要菌苗量。稀释液用生理盐水。稀释量为75毫升。  相似文献   

20.
1羊链球菌弱毒冻干菌苗 系用羊链球菌弱毒活菌的新鲜培养物,加保护剂经真空冻干制成。为白色或淡黄色疏松固体,加入稀释液后,振摇成均匀的混悬液。专供预防羊链球菌病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