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购入的架子牛进行称重、编号和登记后,按品种、体重大小和个子高矮进行排列拴系。让架子牛休息1-1.5小时,饲喂适量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喂后0.5~1小时饮水7~8kg,加盐20~40g。再过2小时进行第二次饮水,让架子牛喝好。精饲料主要由99.5%玉米面和0.5%盐组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薰衣草纯露对新疆褐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8头新疆褐牛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1组(对照组)和2组、3组、4组(饲喂添加0.5%、1.0%、1.5%薰衣草纯露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于正试期第1,40天分别称重,记录每头牛体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第4~10天每天记录投料量和剩余量,计算每头牛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第20,40天尾静脉采血,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部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3组ADG显著高于1组和4组(P<0.05),各组间ADFI均差异不显著(P>0.05);3组F/G显著低于1组和4组(P<0.05)。第20天时,1组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极显著高于4组(P<0.01);4组尿素氮(BUN)浓度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第40天时,3组白蛋白(ALB)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组(P<0.05),总蛋白(T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1组的TC浓度显著高于2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一)新购架子牛饲养管理1.隔离。新购入架子牛进场后应隔离饲养15天以上,防止疫病随牛引入。2.饮水。由于运输途中饮水困难,架子牛往往会发生严重缺水。因此架子牛进入围栏后,第一次饮水要适当控制,切忌让其暴饮,以10~15千克为宜,可加入工盐(每头100克)。隔3~4小时后方可让其自由饮水,同时水中必须加盐,  相似文献   

4.
常规肉牛经营模式受“三高两低”的制约(架子牛购价高、饲料饲草购价高、用工价高,育肥牛的饲料利用率低、育肥的成牛售价低),解决这些问题,就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抓好架子牛购入环节目前,购买架子牛一般都采取目测估重的方法,多估或少估对双方造成的损失都很大,如何傲到公平交易是购入架子牛的关键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耳标、称重,每进一批牛都要头头称重,以调整或纠正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失误,使估重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饲养肥育牛农户转向大型化,随着交通的发达,不断从远地购入大量牲畜,并常于购入后就发生各种疾病,使饲养户遭到极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在饲养育肥牛的农户见到才购入牛发生病原完全不同的呼吸道疾病和坏死性肠炎的病例。本文报告关于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及其概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乳品市场的持续升温,很多农户都准备投资奶牛养殖。起步时有采取购入成年牛、2周岁怀胎牛、周岁育成牛和5~6月龄断奶犊牛等不同方案。但是,采取何种起步方式效益最好,最适合自己呢?不管何种起步方式,在相同存栏规模下,牛舍建筑、附属设施的投入都是一样的,差别在于购牛的选择。很明显,采取购入成年牛起步,牛买回来即可挤奶,马上有回报,回收成本所需时间就短。这时,牛的产奶性能(高产还是低产)就成为左右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资金少的农户,可选择购买5~6月龄犊牛回来培养的办法,但从投入到回收全部成本所需的时间较长。现以农户发展…  相似文献   

7.
1 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在英格兰西南某商品奶牛场进行 ,先有 2 8头秋季出生的体重 1 30~ 31 0 kg的荷兰后备母牛。这些牛从未放牧过。根据牛的最初体重顺序配成 1 4对。每对任取一只分配到两组中的任意一组。组 1在放牧开始 (第 0天 )即 4月 1 7号喂给伊维菌素缓释丸。组 2在 7月 1 0日 (第 84天 )喂给这种药丸。整个研究期间 ,所有的牛都同时在一个牧场上放牧。在放牧前一天至 1 68天中每 2 8天称重 1次 ,然后在第 2 1 4天开始舍饲时也称重 1次。粪样自第 0天起每隔 2 8天至与称体重同时采样一次。对于每份粪样的毛园线虫卵的计数采用改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相同精料水平下,不同粗饲料和育肥条件对平凉红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平凉红牛的分段式育肥模式及粗饲料种类。将27头平凉红牛按不同初重和育肥预期总增重100 kg分为3组,即A_(1)组(250~350 kg)、A_(2)组(300~400 kg)和A_(3)组(350~450 kg),每组9头牛;再分别将各组的9头牛随机分为3组,即B1组、B2组和B3组,每组3头牛。B1组牛饲喂青贮玉米秸秆,B2组牛饲喂苜蓿干草,B3组牛饲喂小麦秸秆。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A3B1组牛的育肥期平均日增重最高,经济效益最好,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最高,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最大;A1B1组牛肉的剪切值最小,大理石纹等级评价最优。研究表明,综合考虑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适宜当地平凉红牛的育肥模式为350~450 kg,且以青贮玉米秸秆作为平凉红牛的粗饲料能够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阶段玉米豆饼麸子食盐预混料饲养管理生后第1次喂量1.5千克,以后每日喂量4~5千克,喂后补饮温开水。全期喂乳量300~500千克奶。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粘液,擦干身体、保温、脐带消毒(碘酊)。1小时内吃上初乳(2~3千克),6天后换常乳,7天诱导开食,喂乳保证定时、定量、定温、定次数,喂乳量应为体重的10%,并注意环境、牛体、饲槽卫生,预防脐带炎、肺炎、肠炎。早期断奶,早期喂料。0.900.560.300.030.08喂料量应为体重1%~2%,保证定时、定量、定次数(每天3次),每天刷拭2次牛体,保持卫生。育成牛(7月至产前15天)1.600.300.300.030.09保证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0.
自配复合菌制剂不同添加量对奶公牛育肥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配复合微生态菌剂,用于奶公犊牛的育肥,以提高奶公犊牛育肥效益。〔方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将18头奶公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头,分别为试验1组(对照组)、试验2组(复合菌制剂0.2%添加组)、试验3组(复合菌制剂0.1%添加组),育肥期51天。〔结果〕0.2%添加组日增重最高,达到1.04kg,比对照组提高22.35%,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在不计入架子牛购入费用,试验期间每日每头牛利润4.88元。〔结论〕在奶公犊牛育肥期间使用0.2%添加自配复合菌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肉牛养殖场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的调研分析,旨在为新疆肉牛养殖从业者选择架子牛育肥模式提供理论参考。购入高、低初始重的新疆褐牛与本地土牛杂交架子牛各24头,分为高成本高初始重组(HH组)、低成本高初始重组(LH组)、高成本低初始重组(HL组)、低成本低初始重组(LL组),每组12头牛,育肥周期为7-9个月,每月称重并记录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L组末重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1),HH组末重显著高于LH组和HL组(P<0.05);育肥期平均日增重LL组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HH组、LH组和HL组虽然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HH组和HL组日增重大于LH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HL组>HH组>LL组>LH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与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日饲喂成本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发现,在架子牛育肥过程中,高饲喂成本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低初始重的架子牛进行短期高营养水平育肥,比选择高初始重的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排酸成熟时间对不同品种牛肉质变化的影响,试验选取新疆褐牛、加系褐牛×新疆褐牛F1代(JXHF1)、哈萨克牛共14头,均为健康状况良好、12月龄左右的阉牛,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育肥18个月后屠宰,并进行剪切力、蒸煮损失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排酸成熟过程中剪切力第1、7和14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它们与第21天差异极显著(P0.01),蒸煮损失第7、14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它们与第21天差异极显著(P0.01)和第1天差异显著(P0.05);新疆褐牛、JXHF1和哈萨克牛3个不同品种牛肉品排酸成熟过程中JXHF1牛剪切力第7、14天达到最大值,JXHF1第7、14天剪切力均明显高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且新疆褐牛剪切力较小,第1、7、14天品种之间蒸煮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第21天哈萨克牛与JXHF1、新疆褐牛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品种对牛肉嫩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新疆褐牛嫩度较其他品种好,JXHF1嫩度较其他品种较差,新疆褐牛肉质保水性能好于哈萨克牛和JXHF1,哈萨克牛保水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3.
1.将黄豆和大米各500克加水磨烂,再加米糖250克和适量食盐,拌匀喂牛,连喂7~10天。 2.猪油250克,鲜韭菜1000克,食盐10克,炒熟喂牛,每天1次,连服7天。 3.每头牛每天喂棉籽(炒黄)1.5公斤,连喂15天,停喂3天。 4.麻风树皮、鸡卵草各500克,浸入2.5~3公斤  相似文献   

14.
乳牛分娩前后血浆类固醇激素浓度变化与胎膜滞留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76头乳牛[其中胎膜滞留(RFM)牛25头,正常(NRFM)牛51头]分娩前后血浆类固醇激素的浓度。结果表明,产前一个月内RFM牛血浆孕酮(P_4)浓度长期显著低于NRFM牛(P<0.05或0.01),并于产前20、9天突然显著下降(P<0.05或0.01)。血浆雌二醇(E_2β)浓度,RFM牛于产前14、3天突然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NRFM牛(P<0.05或0.01),而产前9~6天显著低于NRFM牛。血浆睾酮(T)浓度,RFM牛于产前20、6天突然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NRFM牛(P<0.05或0.01);产后1天仍为高水平(P<0.05)。血浆皮质醇(F)浓度,RFM与NRFM牛分娩前后无甚差异。产前6天时血浆P_4与E_2β浓度表明,RFM只出现在P_4<3.5ng/ml,同时E_2β<180pg/ml的牛。  相似文献   

15.
1案情2003年3月23日锡盟正镶白旗改良站从通辽市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购入26头西门塔尔牛 (其中3头种公牛 ) ,用汽车从科尔沁区运抵锡盟正镶白旗羊场 ,并与2002年11月从通辽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购入的10头牛混群饲养。24日下午起 ,新购进牛陆续发病 ,至31日病牛已达26头 (新购和原购的牛都有 ) ,旗兽医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即派兽医人员到羊场调查情况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兽医人员初步诊断为某一类病 ,于是向旗、盟畜牧局和政府上报疫情。并采取病料送自治区兽医站检验诊断 ,确诊为某一类传染病。2处罚经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调查取证 ,这是一…  相似文献   

16.
1架子牛育肥的意义架子牛快速育肥是将1~2岁的具有一定体况、欠丰满的牛集中舍饲3~4个月,采取强度育肥,从而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架子牛通常从外地购入,利用农村廉价的饲料和作物秸秆资源进行育肥,饲养成本低、饲料报酬高、增重快、产肉多、出栏率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1合理饲喂1.1逐步更换精料对于新购入架子牛,购入地与原产地精料来源和营养成分及品质有一定差异,购入地应结合本地饲料资源等条件逐步更换架子牛饲料。  相似文献   

18.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型热性传染病。大部分2天~3天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主要表现高热、后躯不灵活、呼吸急迫,多良性经过。因为病毒是吸血昆虫库蚊和蠓传播,因此库蚊和蠓活动季节(8月~10月)正是本病的发病季节。在流行区域,发病流行有一定周期性,多则7年~8年,少则3年~4年流行1次。如间隔时间长则流行面积广;间隔时间短则流行范围小。黄牛、水牛、乳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寻找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牦牛僵牛氧化和免疫应激,促进牦牛僵牛生长的方法。按小于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1.5倍标准差的标准选取1周岁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40头和正常牦牛10头,按体重将40头牦牛僵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僵牛放牧组、精补组、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酵母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正常牛设为正常牛放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放牧僵牛组相比,精补组、半胱胺组、酵母组可显著提高僵牛体尺指标(P0.05)。2)精补组血液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3)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在第60天,半胱胺组和酵母组僵牛血浆中MDA含量显著低于第1天(P0.05),且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浆T-SOD活性、T-AOC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血浆GSH-Px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4)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第60天,精补组血浆Ig G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半胱胺组血浆IgA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的血浆IgA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及精料中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或0.3%活性干酵母可提高牦牛僵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促进僵牛补偿生长,其中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西门塔尔牛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2头、平均体重(292.1±38.2)kg的西门塔尔牛,在最高气温30℃下,经过36h、1 450km的敞篷卡车运输,运输前后称重并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其体重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运输前体重相比,经36h、1 450km运输后,试验牛平均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由292.1kg降低到262.8kg,体重损失10.03%。(2)与运输前相比,运输36h时西门塔尔牛血清皮质醇(COR)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糖(GLU)水平极显著增高(P0.01),运输后7~14d下降到运输前水平(P0.05);运输应激对血清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3)运输应激极显著提高了西门塔尔牛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P0.01),显著提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P0.05),运输后7~14d下降到运输前或更低水平(P0.05);运输应激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长途运输可显著降低肉牛的体重和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经长途运输后的西门塔尔牛需要约14d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