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硬枫薄木和杨木多层板为材料的薄木饰面家具翘曲变形的影响因素:涂胶量、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用方差分析法对翘曲度变化量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贴面工艺.研究表明:涂胶量的影响显著,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各热压工艺因子对稻草刨花板薄木贴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刨花板表面饰贴薄木是切实可行的,进行0.2 mm厚水曲柳薄木贴面,在选用PVAC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00 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为0.7 MPa、热压温度为100℃、热压时间为120 s;在选用GB-3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00 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为0.8 MPa、热压温度为90℃、热压时间为180 s.进行0.6mm厚白橡薄木贴面,在选用PVAC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20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0.8MPa、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240 s;在选用GB-3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20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0.7 MPa、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180 s.  相似文献   

3.
以紫檀薄木、刨花板为研究材料,对薄木湿法贴面中装饰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薄木的含水率、涂胶量、热压的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薄木湿法贴面的工业生产提供改进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含水率为30%、热压温度为90℃、热压时间为2min、涂胶量为88.9g/m2时,对紫檀薄木进行湿法贴面能得到较好的表面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竹展平规格材和杨木单板为原料,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竹黄-杨木-竹黄的组坯方式制备竹/杨木复合规格材,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以及热压时间四因素对竹/杨复合规格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竹/杨复合材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涂胶量和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影响最小。通过加权法得到的优化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时间12 min、热压温度130℃、涂胶量(单面)240 g/m2。  相似文献   

5.
杉木积成材薄木贴面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春贵  林秀珍  施友云 《林业科技》2004,29(1):43-44,62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杉木积成材薄木贴面的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杉木积成材进行薄木贴面.工艺切实可行,奥古曼薄木贴面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0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4min,涂胶量120g/m^2。  相似文献   

6.
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胶黏剂,将黑胡桃、红栎、白桦薄木与无纺布复合制备成无纺布基装饰薄木,探讨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等因素对柔性装饰薄木剥离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柔性装饰薄木树种对剥离强度影响显著,工艺参数中涂胶量和热压温度对柔性装饰薄木剥离强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意杨中密度纤维板(MDF)和意杨刨花板(PB)为基材进行硬枫薄木饰面,研究饰面板加工工艺对2种不同基材的饰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和表面胶合强度测试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而浸渍剥离强度受热压温度的影响最显著,热压温度越高浸渍剥离值越低,110℃时能达到国标要求.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涂胶量和单位压力是影响2种基材饰面板浸渍剥离的先后因子,且优化工艺基本一致.说明两种不同基材进行薄木饰面的加工工艺对板材浸渍剥离性能的影响不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不考虑意杨MDF和PB基材种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验用材,采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以单位压力、涂胶量和添加剂用量为试验因子,进行集成材的胶合试验,并对其胶合性能进行检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本试验范围内较优的胶合工艺条件为:单位压力0.8 MPa,双面涂胶量250 g/m2,添加剂用量为10%.  相似文献   

9.
对马尾松速生材汽蒸预处理后,热压干燥至一定的中间含水率,再用不同的树脂进行表面强化改性处理.考虑到汽蒸处理时间、热压温度、压力、涂胶前木材的含水率、胶的种类、涂胶量对木材的横纹抗压强度(全部)、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等质量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分别以它们为单一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各因素评选出了相应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探究热压温度、时间、压力因子对薄木贴面聚氯乙烯(PVC)基木塑复合材料表观质量的影响,并以硅烷偶联剂改善薄木与PVC木塑基材之间界面的胶接性能。结果显示,以质量分数1.4%的KH-550为偶联剂,在热压温度130℃、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时间200 s的工艺下,薄木贴面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薄木和PVC木塑基材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1.
A5-13杨、A5-17杨木材材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5-13杨、A5-17杨等6个杨树种、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干缩系数、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及综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5-13杨、A5-17杨属于木材密度中等的品系,基本密度均为0.36 g·cm-3,气干密度分别为0.43 g·cm-3、0.42 g·cm-3;体积干缩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2.
杨木应拉木微区结构可视化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微区结构与木材宏观性质密切相关,杨木应拉木与对应木宏观性质存在较大差别,探究杨木应拉木和对应木微区结构和化学成分,可为了解杨木应力木的宏观性质提供理论根据。借助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透射电镜对杨木应拉木微区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方法,分析杨木应拉木的微晶尺寸、结晶度以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杨木应拉木中应拉区和对应区纤维细胞微区结构差异显著。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应拉区木纤维中胶质层清晰可见,荧光显微镜和拉曼显微镜下显示胶质层的木质素浓度比对应区低。透射电镜下显示应拉区木纤维细胞壁结构由初生壁、次生壁和胶质层组成,未见次生壁外层,各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61,1.22和2.53μm。对应区木纤维为典型的初生壁和次生壁结构,次生壁各层平均厚度分别为0.33,2.28和0.14μm。杨木应拉区纤维素含量(58.91%)比对应区(41.53%)高,木质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均比对应区的低,应拉区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为21.99%和12.01%,对应区分别为28.10%和17.08%。杨木应拉区结晶度(48.06%)比对应区(41.01%)高,应拉区晶区宽度为2.66 nm,长度为8.84 nm;对应区晶区宽度为2.65 nm,长度为9.87 nm。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compression effectively, the main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hot-pressing of poplar LV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from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show qualitatively that compression of poplar LVL is influenced by pressing press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veneers. High press pressure and veneer moisture content lead to high compression during hot pressing. It is shown that compress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dulus of rupture, specific gravity and thickness swelling of poplar LVL.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dulus of rupture and specific gravity appear to b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compression within the compression range of 5% to 20%. Horizontal shear strength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e to inadequate contact, proper glue bond may not be achieved between veneers of LVL with low compression. Thickness swelling appears not sensitive to compression between the compression range of 4% to 10%.The authors wish to acknowledge 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to this study, which was carried out when the first author was a visiting scientist at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Canada. The veneers and adhesive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provided by Temlam Inc., Ville-Marie, Quebec. Their contribution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聚乙烯醇缩甲醛改性剂对杨树木材进行浸渍改性,对其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材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与素材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全干到吸水饱和状态的过程中,当改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改性材的径向、体积湿胀率与素材相比有明显下降,弦向线湿胀率下降不明显。从气干到吸水饱和状态的过程中,改性材的径向、弦向湿胀率与素材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性材体积湿胀率随着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当改性剂浓度为30%时,改性材体积湿胀率为6.85%,与素材相比下降了5.54%。改性材吸水率随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下降,最低可达159%;改性材的抗干缩系数(ASE)随改性剂浓度上升而增加,最大可达47.8%。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能要明显优于杨树素材。  相似文献   

15.
长江滩地立木腐朽杨树与正常杨树生长与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晖  费本华  任海青  郝刚 《林业科学》2001,37(5):113-119,T002
本文对长江滩地意杨的生长和木材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着重讨论长江滩地立木腐朽杨树与正常杨树在树高、胸径生长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杨树胸径生长与年龄的回归方程。分析研究腐朽木和正常木在年轮宽度、含水率、木材密度、干缩率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测腐朽木和正常木细胞壁层的差异和菌丝在木材细胞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地势低是导致杨树立木腐朽的直接原因;腐朽对杨树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及木材材性有显著影响;腐朽材内部生材含水率远低于正常材内部生材含水率,这是由于腐朽杨树内部导管比量明显比正常材低导致其输导水分功能减弱所致;而腐朽材的密度和干缩率均高于正常材;腐朽木中出现了具有应拉木特征的区域,菌丝入侵立木杨树主要通过夹皮裂隙,然后通过导管和木射线细胞向木纤维中扩散。  相似文献   

16.
对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密度和干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72杨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454 g/cm3、0.415 g/cm3和0.364 g/cm3;I-72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最初递减,然后再向外层递增;轴向变异为沿树干向上逐渐增加;I-72杨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分别为3.917%、8.093%和12.138%,体积干缩系数为0.169,差异干缩为2.107;I-72杨5.3 m高度处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测量值均大于1.3 m高度处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率单板胶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粘剂胶接高含水率单板的工艺条件,详细讨论了含水率、涂胶量、加压压力、加 压时间和养生时间对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含水率、涂胶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粘 剂可胶接含水率高达100%的单板,在保证胶接强度的前提下,涂胶量仅为传统胶粘剂的1/2-1/3。  相似文献   

18.
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干缩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弦、径向)的测量,研究上述3个因素对2种木材横向干缩(弦、径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影响;高度位置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木的弦向干缩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径向干缩则无显著影响;径向位置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的径、弦向干缩均有极显著影响:从树皮到髓心,木材径、弦向干缩逐渐减小,与其基本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人工林场杨木材性质与生长培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长的 72杨纤维长度最长 ,微纤丝角最小 ,导管比量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 :72、63、69杨微纤丝角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 ( 2 )滩地类型对72、63、69杨木材材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 :63杨、69杨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干缩率差异显著 ,说明 63杨和 69杨受滩地类型影响较大。 ( 3)栽植密度对 72、63、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对 72、63、69杨来讲 ,栽植密度越大 ,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增大 ,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都减小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也越小。方差分析表明 ,72杨和 69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大 ,63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