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诺卡氏菌病感染多种养殖鱼类,且病程漫长,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危害。试验于池塘养殖的革胡子鲶中发现了结节病,病鱼体色发暗,偶有皮肤溃烂,肾脏、肝脏等内脏出现结节状病变。组织压片发现典型的肉芽肿结构,通过抗酸染色可观察到大量染成特异深红色的菌体成团存在。组织切片观察到在肾脏、肝脏、脾脏等器官均有结节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从肾脏等组织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细菌,经回归感染能在健康鱼体内复制出典型的结节症状。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菌株为鰤诺卡氏菌。故革胡子鲶的结节病由鰤诺卡氏菌感染所致,这是该菌感染革胡子鲶的首次报道,或与其养殖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四川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流行一种以体表溃疡、内脏器官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病症的疫病。本研究对其病因及病理损伤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理化特性分析和16S rDNA与hsp65基因(65-ku heat shock protein gene)序列分析,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与病理损伤观察。【结果】从病鱼内脏分离到3株具有弱抗酸性的G~+丝状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了分离菌的病原性,其理化特性与鰤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 ATCC43993一致;在以16S rDNA序列与hsp65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分离菌与鰤诺卡菌聚为一族,3株分离菌都被鉴定为鰤诺卡菌。3株分离菌对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噻呋均耐药,但在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与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上存在一定差异。鰤诺卡菌感染大口黑鲈的组织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全身多组织器官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慢性肉芽肿结节,尤以鳃、肝、脾、心、肾和头肾损伤严重,且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显示肉芽肿中有大量病原菌分布。【结论】鰤诺卡菌感染是此次大口黑鲈发病的病因,造成大口黑鲈多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结节,且结节内有大量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流水养殖的死亡罗非鱼采样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并进一步研究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危害性及对各组织器官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切片制作,H·E染色,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该病暂定名为罗非鱼"腹水病",病理解剖学观察显示:各组织器官均有病变,其中尤以肝、肾、脾为严重,肝脏肿大,质地极度柔软,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小叶中央带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消失,肾皮质部大面积出血;脾脏生发中心变性坏死、出血。【结论】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经病原分离鉴定,确定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mromonas hydrophila),该病为嗜水气单胞菌导致的全身败血性变化。研究为罗非鱼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牛蛙(Rana catesbeiana)腐皮红腿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牛蛙腐皮红腿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发生腐皮红腿症的牛蛙自然病例进行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结果】剖检发现病蛙头、背部皮肤腐烂,露出肌肉,腹部及腿部皮肤出血发红;肝肿大,严重充出血,呈花瓣状;脾、肾出血肿大,颜色加深;胃肠道黏膜出血发红,内充满大量淡黄色黏液。镜检以全身多组织器官充出血、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以皮肤肌肉、肝、脾、肾和胃肠道的变化最为明显。胃肠道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胃肠黏膜上皮严重坏死、脱落;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并出现大面积坏死,肝间质充满大量炎症细胞;脾脏淋巴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严重坏死;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充血。【结论】头背部体表皮肤溃烂,腹部及四肢出血,肝、脾、肾、胃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炎性病变是本病的示病症状。机体多器官组织严重病变是引起病蛙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了解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方法]以患病乌鳢为研究材料,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性质 通过基本生理生化特性、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对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典型结节的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内含坏死的组织细胞和白细胞,其间有大量呈长杆状或分枝状菌丝 从病鱼的肾脏、肝脏等多个组织及腹水中均分离培养出细菌,用分离菌株作回归感染,证实分离菌株为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菌 通过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乌鳢结节病的病原为诺卡氏菌属的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结论]该研究为乌鳢结节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病的一例死亡海南牛鼻鲼的消化道、脾、肝、肾等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脾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红髓充血、出血严重,白髓几乎完全消失;肝呈现弥漫性坏死,组织结构被破坏;肾的病变以肾小球严重肿大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为特征。心肌和骨骼肌也发生轻微病变。以上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海南牛鼻鲼的脾、肝和肾的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兔出血症病毒贵州分离株人工感染家兔,观察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被毛蓬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肝,心、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出血或淤血,其中肝和肾有部分坏死;组织病理变化表现: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充满红细胞、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贵州毒株具有高致病潜力。  相似文献   

8.
对临床呈现腹泻,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21例自然死亡犊牛进行了病原学和病理学的研究。结果有6例在肝,脾,胃肠,心,肾,肺,脑,脊髓中分离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氏念珠菌各1例。由于病原毒力,侵害倍位及机体抵抗力不同,其病理损害不尽一致。主要呈现血管变性坏死,实质器官变性坏死,淋巴组织萎缩,变性,肉芽肿形成,胃肠粘膜凝固性坏死,溃疡,以及脑膜脑炎等病理损害。病原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具有典型溶血性病征的染病鲤鱼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鉴定,并研究其对寄主感染的解剖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划线方法从染病鲤鱼肝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FAH5,使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其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然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FAH5人工感染健康鲤鱼,并通过解剖分析其器官病变情况。【结果】感染嗜水气单胞菌FAH5后,鲤鱼体表粘液增加,分泌物增多,鳍部和腹部泛红,鳃部出现腐烂现象,并充血发黑。解剖后腹腔和内脏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病理变化以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扩张为主,严重感染时这些器官有充血、出血和溶血现象,活性细胞经感染病变至弥散性坏死。【结论】有溶血性病征的染病鲤鱼分离纯化得到了嗜水气单胞菌FAH5,人工感染健康鲤鱼后出现相同症状,解剖病理学特征为腹腔和内脏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病变以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扩张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剖和HE染色观察患红皮病半滑舌鳎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病鱼体表充血、出血,无眼侧皮肤溃烂、淤血,鳃丝溃烂、有大量粘液;肝胰脏和脾脏肿大、淤血出血;小肠充血、出血.皮肤变性坏死以及粘膜下层出血,肌纤维间有血红细胞的渗透和淤积,腮小腺上皮变性坏死,出鳃动脉充血.心肌纤维结构松散、出现大面积断裂,肝脏细胞水肿、细胞变性、细胞核集中.肾脏间质出现局灶性的大面积组织崩解和坏死小肠粘膜下层坏死脱落、出血.结果显示:患红皮病的半滑舌鳎多个组织器官表现为充血、出血和坏死.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一例因原发性肝癌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的大熊猫全身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大熊猫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大熊猫“盼盼”年龄31岁,雄性,于2016年12月28日死亡。对其进行系统解剖,取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心脏、肺脏、肾脏、膀胱、脾脏、甲状腺、颌下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肢肌、后肢肌,以及全身肿块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尸检发现,其腹腔积液,肝脏表面结节性增生,直肠后端可见大量出血点,脾脏下半段肿大,肛周皮肤散在小结节,右阴囊皮肤内侧散在结节,并且其右侧腋下、肝脏左叶、膈肌、腹膜及肠系膜上均可见明显肿块。HE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可见多灶性脓肿,细胞坏死,肝细胞呈多角形,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排列,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肾组织中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心脏、肺脏、胰腺、十二指肠、直肠、脾脏、膀胱、甲状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后肢肌均出现了病理损伤。结果提示,该大熊猫疑似由于原发性肝癌大面积迅速邻近转移,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小鼠实验性小花棘豆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千克体重1、5、1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63 d后采集小鼠心、肾、肝、脾、肺、脑等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小鼠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和肺脏系数增大,脑系数、心脏系数和脾脏系数降低,部分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镜检发现小花棘豆中毒小鼠大脑、小脑、肾脏、肝脏、脾脏等组织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神经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化,且HE染色变淡。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小鼠组织器官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中毒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广泛性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剖取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副伤寒病猪的心脏、肺脏、胃肠、肝脏、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材料,冰冻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副伤寒病猪各内脏器官均表现为败血症和急性卡他性胃肠炎,亚急性和慢性副伤寒特征性病变为大肠的坏死性肠炎和肝脏的副伤寒结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两起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暴发性体表出血溃疡症的发病病因和病理特征。【方法】利用湿片法对鳃组织和体表黏液进行压片,观察寄生虫寄生情况。从发病鱼的肝脏、脾脏和肾脏中分离病原菌,检测细菌感染情况;利用PCR法检测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肝、脾、肾混合组织匀浆中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的携带情况。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病鱼的病理损伤特点,综合分析并推测该病的致病原因。【结果】该出血溃疡症的靶器官主要为脾脏、肾脏、肝胰脏、肠道以及皮肤肌肉。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血管反应,实质细胞可见肿胀、变性、坏死;而胃、脑和心脏病变较轻,仅有轻微的炎症;鳃丝、眼球和鳔等未见明显病变。所有的患病个体均出现中度至重度出血性坏死性脾炎、中度肾炎、轻度至中度坏死性肝胰腺炎和肠炎。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未检测到寄生虫、细菌以及CCV。【结论】综合病理学、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测结果,推测此次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疾病由某种非CCV的病毒感染所致,温度应激可能是引发该病的条件诱因。  相似文献   

15.
选择民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异速生长式分析两个品种1~8月龄组织器官的早熟顺序。结果表明,民猪脂肪沉积较早,在2.5~6月龄间沉积大量的脂肪,生长发育全期腹内脂肪的沉积能力突出,而长白猪在6月龄后沉积脂肪速度加快;两个品种各脂肪组织占胴体比率在6~8月龄维持不变。民猪肉、脂、骨、皮早熟性顺序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而长白猪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两品种猪脂肪组织早熟性顺序均为: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民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胰>肝>脾>肺>心>胃>大肠;长白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肝>胰>心>脾>胃>肺>大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正常小鼠器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7)的表达.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C57BL/6J小鼠心、肝、脾、肺、肾、肠、胸腺、阴道中IGFBP7表达.结果 心、肝、脾、肺、肾、...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鄱阳湖乌鳢脾脏、肌肉、心脏、肝脏和肾脏5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EST同工酶共检测到10条酶带,9种同工酶在肝脏中均有表达,在心脏中只检测到5种同工酶;LDH同工酶共检测到6条酶带,有5种同工酶在心脏表达,而在肝脏中只表达1种且色带较浅。可见乌鳢2种同工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8月份以来,一种疑似鸭新型病毒病在山东迅速流行,给山东养鸭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解本病在山东的流行状况,对临床典型病例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山东商品蛋鸭、肉种鸭和商品肉鸭均有发病,许多区域的鸭群发病率达100%;流行广、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病程长(2~3周)及死淘率(6%~10%)不是很高是该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临诊主要表现发热、拉稀、采食迅速减少、产蛋严重下降及神经症状;回肠中部黏膜卵圆形肿胀、脾脏灶状坏死、卵泡及输卵管萎缩、肝变性肿胀或出血及心内外膜出血为其主要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及局部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心、肝、肾、胰腺变性坏死或出血,脾脏、法氏囊淋巴组织坏死,以及轻度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19.
铁是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它的缺少或过多,在临床上均可引起不同的疾病。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临床送诊病仔猪的淋巴结、脾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等器官进行了解剖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与研究。仔猪铁中毒时,大量的铁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广泛沉积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一些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内皮中,使脾脏、肝脏、肺脏、肾脏和全身的淋巴结发生组织损伤。结果表明,过量的补铁可造成仔猪的铁中毒,过剩的铁可以造成仔猪免疫系统和肝脏、肺脏和肾脏等器官的严重损伤,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并导致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