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蔬菜》2021,(10):60-60
正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辛秀芳课题组题综述了植物叶际微生物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参与叶际微生物组的组装和平衡维持的因素以及叶际微生物组对宿主植物的功能等。主要包括,(1)叶际微生物组的来源:叶际微生物组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壤,种子和空气等。植物的根际和叶际微生物组都可能来自土壤,并且这两个群落在自然环境中可能相互影响和进行微生物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叶菜类蔬菜叶际微生物菌落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菜、菠菜、芹菜为试材,采用平板计数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了3种叶菜类蔬菜叶际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利用平板计数法对供试蔬菜进行了叶际可培养微生物特征的描述和数量的统计。牛肉膏蛋白胨培养的主要是细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的主要是真菌,相应的蔬菜汁培养的主要也是真菌,同时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也是最少。利用PLFA非培养方法分析。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3种供试蔬菜总的PFLAs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菜叶际微生物的PLFAs最多。另外,供试的3种蔬菜叶际微生物中,真菌PLFAs含量要多于细菌,这与平板计数法中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3.
植物类胡萝卜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类胡萝卜素是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一类色素,对于植物的外观色泽、商品性和人类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综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分析方法,以期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葡萄枝干病害是一类复杂的病原性真菌病害,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其与植物免疫力有关的"机会性发病"特点是限制其高效防治的重要因素。植物微生物组与其免疫力息息相关,明确、构建和改造微生物组是实现葡萄枝干病害有效防治的可能途径之一。综述了葡萄枝干病害的发生特点、微生物(组)与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利用微生物组学研究葡萄枝干病害的局限及改进方面,对葡萄枝干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2009年《Nature》和《Science》中,在植物生长物质、光合作用、花器官和植物免疫等方面与植物生理学有关的重要研究论文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菌糠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食用菌是高效降解植物纤维素的微生物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生物质栽培食用菌的废弃培养料——菌糠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菌是指生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不引发植物明显病症的微生物,但在植物衰老或外界刺激条件下,植物自身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出现某些病症;植物内生菌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本文主要综述了柑橘内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内生菌的分离方法、种类及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木美土里微生物有机肥在西洋梨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有机肥是按一定比例,利用动、植物废弃物等材料配以微生物菌群,通过混合、发酵、分解形成的新型肥料,其主要优点是可增进土壤肥力,协助植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病及抗旱能力,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木美土里微生物有机肥是以ETS复合微生物菌群(60余种有益菌)为核心,以天然有机  相似文献   

9.
VA菌根真菌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Mycqrrhizae)是土壤中的一类真菌与宿主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菌根真菌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对氮、磷、钾、锌、铁、铜、硫、钙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抗旱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某些病害的防御能力。因此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生长、繁殖、侵染而改善植物生长的根际环境,达到使植物增产、增效的目的,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6种生防农药和"威代尔"葡萄为试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果粒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这6种生防农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均能有效的抑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50值分别为4.64μL·mL-1和1.21 mg·mL-1;丁子香芹酚(120μL·mL-1)和寡雄腐霉菌(1.8 mg·mL-1)对葡萄灰霉病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治效果和化学农药嘧啶胺(0.2μL·mL-1)防效相当,同时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都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葡萄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涂布平板法和最大或然数法,研究了红花檵木和西洋杜鹃2种校园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和氮素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2种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红花檵木的细菌数量为5.60×105 cfu/g;西洋杜鹃的细菌数量为2.15×105 cfu/g,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氮素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差异依次为硝酸细菌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2种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氨化细菌数量间差异显著;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间差异显著;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芸 《北方园艺》2021,(2):131-136
植物微生物病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可能使真菌毒素残留在农作物中,严重威胁农作物生产。由于运用化学农药防治途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抗药性和残留污染等,广大学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微生物防治植物微生物病害的方法。该研究对拮抗菌的主要种类、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生防菌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构建植物科普推广平台的意义和途径。通过何园植物科普推广平台的建设实践,确定了通过二维码树牌、植物电子资源库、植物导览图以及赏花游览路线4个途径全方位地构建植物科普平台,从而大大提高游览体验,为构建"智慧公园"、"智慧城市"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修复是既经济又环保且天然的一种生态修复措施,其核心是利用植物种植,既充分利用了植物-微生物-土壤的相互作用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的目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该研究主要从土壤修复问题出发,综述了植物种植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关键酶活性、重金属、微生物以及油污问题的影响,并对植物种植修复土壤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该综述旨在为土壤修复的具体实施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以复合植物酵素、农用植物酵素2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植物酵素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菌剂混合使用均可明显增强草莓植株长势,增加草莓结果数,改善草莓果实品质.各处理中复合植物酵素和农用植物酵素2号混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建议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草莓生产中混合使用复...  相似文献   

16.
养乐多植物保健剂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益的微生物活菌制剂。它对植物具有抗病、抗衰老等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探讨养乐多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2002年我们进行了土壤施用和叶片喷施试验。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与植物全纤维素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在已知的生物界中,微生物是一类种类最多、繁殖最快、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的生物群体,而大多数微生物却不像植物那样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营养,必须依赖动植物的残体来生活。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把自然界中的物质由无机态化合成为有机态,之后经由微生物把这种有机态分解还原为无机态。这两种作用的不断重复进行,就使得自然界中有限的无机养料变成无穷无尽的物质源泉,各种生命活动也就得以持续发展。这种物质不断地变换更迭的现象,被称为自然界物质的循环转化,在这过程中,植物是物质转化的主体,而微生物则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在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质中,植物全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重要的分解对象,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植物全纤维素有多种用途,但用量只占全球产量的极少部分。为了有效地开发这一庞大的有机资源,长期以来是工农业科技领域的研究课题,其中微生物对它们的生物降解作用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食用真菌对全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并直接转化为人类的高级食品和动物易于消化吸  相似文献   

18.
有机生产在农药使用方面只允许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及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等.为找到适宜防治蚜虫的植物源杀虫剂,我们进行了苦参碱防治蚜虫试验.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使植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其作用是提高植物的营养元素供应水平,抑制病害,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等矿物营养,使之被植物吸收利用;帮助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加速作物秸秆腐熟,促进有机废物发酵利用。它们本身产生的各类植物生长素对植物还有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0.
涂序涌 《现代园艺》2014,(18):76-76
植物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研究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寻找更好的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挖掘杏花楼更深层次的文化即为本论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