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早稻中早25收割后进行33h 40℃烘干处理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烘干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表现。结果表明:低温烘干能够降低种子遭霉菌感染程度,提高发芽率,但不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也不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势。低温烘干种子在未晒种发芽前湿润处理发芽率为83%,显著高于CK,未晒种发芽前浸泡处理发芽率为81%,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低温烘干种子在晒种后发芽前湿润处理和晒种后发芽前浸泡处理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5%和86%,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晒种后的低温烘干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83.5%和85.5%,发芽势与未晒种相比差异显著,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提出低温烘干种子在播种前宜进行晒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猫爪草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并进行差异检验,以研究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猫爪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差异性,为野生猫爪草的大田栽培提供依据,提高猫爪草的繁殖系数.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猫爪草种子的发芽均有一定的影响.总发芽率:CA3100>GA350>冷藏>GA320>GA310>高锰酸钾>烘干>温汤浸种>CK>冷冻>冷水浸种>超声波>晒干.猫爪革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处理、冷藏处理、高锰酸钾处理和烘干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大田种子繁殖猫爪草可采用先烘干后.冷藏处理与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丝棉木种子对其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妮  张志轩 《种子》2010,29(12)
以丝棉木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结合低温层积,对丝棉木种子发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能极显著提高丝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经过低温处理30 d的丝棉木种子,播种前用赤霉素浓度150mg/L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力;未经低温处理的丝棉木种子,播种前用赤霉素浓度3 000 mg/L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力,从而取代低温层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1,(4)
以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浸种温度(5℃、15℃、25℃、35℃、45℃、55℃、65℃)和不同光照天数(0 d、1 d、2 d、3 d、4 d、5 d)处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检测浸种温度和光照天数对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探究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浸种处理对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5)。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浸种温度的升高,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5℃处理条件下,披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34%、62%和33.71,其中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发芽势与15℃、25℃、35℃、55℃以及65℃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65℃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15℃的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5.33%,44.67%和21.93,均显著低于45℃和5℃处理(p0.05)。研究表明,45℃为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前处理温度。光照处理对披碱草种子萌发也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种子光照天数的增加,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先增大后减小;光照处理3 d后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60.5%和37.37,均达到最高值,其中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芽势仅与光照4 d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5 d光照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及0 d光照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光照5 d后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光照0 d后的种子发芽势与光照2 d、3 d以及4 d处理差异显著(p0.05),0 d光照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仅显著低于光照3 d处理(p0.05)。说明光照处理3 d的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综上可知,不同温度浸种及光照处理对披碱草种子发芽均有影响,光照3 d处理和45℃处理对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二色胡枝子2个种源和3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简易热水浸种和浓硫酸处理对遗传性能不同的二色胡技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寻促进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二色胡枝子种子千粒质量和硬实率存在明显差异,来自华北地区的二色胡枝子种子明显比来自美国的二色胡枝子种子的千粒质量大,硬实率低,其相应的未经过酸、热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好于美国种源的二色胡枝子.经过浓硫酸处理或热水处理,在种子的发芽率方面,2个种源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方面,种源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尽管3个无性系之间在种子硬实率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方面则差异不显著.对供试的5种类型的二色胡枝子,普遍是浓硫酸处理20~30min、95℃热水烫后浸泡1d,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二色胡枝子荚果果皮明显影响种子的萌发,种子用95℃热水烫后浸泡1d,带果皮的二色胡枝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低于不带果皮的种子,但发芽2周时的胚根长度则显著高于不带果皮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猫爪草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并进行差异检验,以研究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猫爪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差异性,为野生猫爪草的大田栽培提供依据,提高猫爪草的繁殖系数。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猫爪草种子的发芽均有一定的影响,总发芽率:GA3100﹥GA350>冷藏>GA320>GA310>高锰酸钾>烘干>温汤浸种>CK>冷冻>冷水浸种>超声波>晒干。猫爪草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处理、冷藏处理、高锰酸钾处理和烘干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大田种子繁殖猫爪草可采用先烘干后,冷藏处理与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培养温度、热激和赤霉素(GA3)3种处理方式探讨对沙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显著影响沙枣种子萌发,其中20℃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25℃环境下发芽势最高;低温下沙枣种子发芽高峰期推迟,发芽周期长;高温处理下沙枣种子发芽高峰期提前,发芽周期缩短,但发芽率低;30℃热激处理下发芽率最高,50℃热激处理下发芽势最高,60℃和70℃热激处理下,胚根发育最好;GA3浓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萌发,50 mg/L GA3浸泡2 d后,沙枣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为83.20%,发芽势为69.40%,50 mg/L GA3浸泡3 d处理下,根长最长。研究表明,25℃的培养条件下,50 mg/L的GA3处理沙枣种子2 d或30~50℃热激可促进沙枣种子快速萌发。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1,(9)
为探究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以有性繁殖获得的菊芋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低温、干湿交替和温汤浸种三种物理方法处理菊芋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菊芋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汤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53.33%,15.56%和1.93;通过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浸泡、赤霉素浸泡两种化学方法处理菊芋种子,30 g·L~(-1)的氢氧化钠浸泡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38.89%、10.00%和1.60;通过不同浓度氯化钠和赤霉素引发回干处理菊芋种子,20 g·L~(-1)氯化钠引发回干处理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44.44%、14.44%和1.40。通过综合对比,温汤浸种为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玉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189-193
为明确橡胶草人工育苗合理播种期和播种技术,设置了不同温度梯度和冷热预处理,研究了其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橡胶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在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9%、14.17及33.87,而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冷热预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对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橡胶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苏州地区主推粳稻品种常优5号、南粳46、常农粳5号和嘉33为材料,研究分析了收获种子进行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后烘干处理对粳稻种子发芽、活力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粳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下降,但不同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对粳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常优5号、常农粳5号和嘉33种子在存放6h烘干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最高,至存放24 h烘干时,活力指数和出苗率下降至最低.同时,通过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出苗率的相关系数分析说明,种子活力是决定发芽和出苗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芽势和发芽率都可以反映种子的出苗情况,但会受到种子活力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温度、光照、GA3处理以及储藏对岩生报春(Primula saxatilis)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岩生报春当年种子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应升高,发芽温度为25℃时发芽率最高(72.22%);照光条件下岩生报春种子的萌发率(71.11%)远高于黑暗条件(32.22%);室温条件下储藏的种子活力下降很快,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储藏前分别降低了18.89%.33.33%,而4℃低温条件下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降幅仅为2.22%、6.55%;500 mg/L的GA,处理能显著提高岩生报春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86.67%和61.11%.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山区野生燕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和30℃,英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高这80%以上;20℃种子萌发条件下,浸泡96 h后5℃低温处理下的种子能达到最佳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为92%、90%.30℃种子萌发条件下,浸泡72 h后5℃低温处理下的种子能达到最佳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为82%、80%.在25℃种子催芽条件下,浸种8h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72%和76%.  相似文献   

13.
珍贵物种顶果木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碧英  周春燕  李金英  潘坚  周鹏 《种子》2020,(2):139-143
为探讨解除顶果木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析了顶果木种子特征、休眠特性及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顶果木种子发芽率为18.00%,硬实率为79.50%;顶果木种皮和种胚含有萌发抑制物,显著抑制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p<0.05)。砂磨处理、热水浸种处理、浓H2SO4处理及GA 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顶果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硬实率(p<0.05)。其中,砂磨时间以70 min为宜,热水浸种以80℃处理效果最佳,浓H2SO4处理以40 min为宜,GA 3处理以浓度200 mg·L^-1为宜,4种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78.00%、84.50%、89.50%和79.00%,发芽势分别为44.00%、71.00%、76.00和63.00%,发芽指数分别为21.52、25.04、26.54和23.05,硬实率分别为19.50%、7.50%、12.50%和15.50%。浓H 2SO 4浸泡40 min和200 mg·L^-1 GA 3浸泡30 min复合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分别达到95.50%、84.00%、28.42和4.00%。  相似文献   

14.
甘草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芳  李金田  杜弢  张延红 《种子》2016,(2):106-109
目的:研究影响甘草种子发芽的因素,为制定甘草种子检验规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打破种皮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处理后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温度和发芽床会显著影响发芽速度和种子活力,光照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整齐度.在25℃纸间黑暗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6.8%,94%扣245.9,在第2天可进行初次计数,第3天末次计数并结束试验.结论: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可以高效打破甘草种子休眠,纸间25℃黑暗条件下发芽,可作为甘草种子质量检验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18,(11)
刀叶金合欢种子种皮透性差,常规处理种子萌发率低。为获得更高的种子发芽率,采用浓硫酸6种不同拌种时间、4种不同水温处理种子,浸种24h后置床催芽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刀叶金合欢种子的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浓硫酸拌种时间长短和浸种水温高低处理关系密切;2)水温是影响刀叶金合欢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主要因子,浸种处理水温越高,其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越大;3)浓硫酸不同拌种时间对提高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起重要作用,经浓硫酸不同拌种时间处理下的种子,其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4)浓硫酸拌种5min+100℃水温烫种处理,其种子膨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14.8%、76.4%和2.55%,在本试验中表现最好,种子发芽势则以浓硫酸拌种1min+100℃水温烫种处理最好,达到66.8%,以上与其它处理相同因子比较,差异性也达到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光照与黑暗等处理对齿果酸模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条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探讨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为92%和78%,然后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达77.5%,浸种6 h与12 h对种子发芽率较低;20℃浸种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达78.5%和73.5%,浸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与黑暗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齿果酸模发芽最适合条件:20℃浸种24 h,1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白颖薹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层积和硝普钠(SNP)处理,测定白颖薹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并对白颖薹草种子休眠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低温层积60,90d和120 d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500 μmol/L SNP处理对白颖薹草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对幼芽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水浸与赤霉素处理对荆条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义强  宋桂龙  郭宇 《种子》2012,31(3):10-13
研究了水浸时间(1、2、3d)及水浸处理后再进行0.8‰赤霉素(2、4、6h)综合处理的方法对提高荆条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处理方式对荆条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水浸3d处理显著提高荆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到70.00%、65.33%和22.01,水浸1d效果不明显;水浸后再进行赤霉素处理对提高荆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作用明显,尤以发芽率变化最显著,表达发芽活力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单纯水浸处理相比变化不明显.综合处理中以水浸2d后赤霉素处理4h的荆条种子发芽效果最理想,发芽率达到最高值,为87.33%,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及单用赤霉素处理,发芽势达到64.67%,发芽指数达到20.00.  相似文献   

19.
谷子十里香的EMS诱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谷子成熟种子用不同浓度的EMS诱变处理下的最佳诱变条件,以期为筛选十里香感锈突变体进行基础研究奠定材料基础。以优异抗锈谷子品种十里香为材料,用不同浓度EMS(0,0.8%,1.0%,1.2%,1.5%)处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的谷子十里香成熟种子16 h,于处理后第3,7天分别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长度。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EMS浓度为1.2%和1.5%时,种子发芽率不受提前浸种与否的影响。除此之外,同一EMS浓度处理下,提前浸种比未浸种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发芽势在EMS浓度1.2%时差异最显著(9.66%),1.0%时次之;发芽率在EMS浓度1.0%时差异最显著(8.66%),1.2%和1.5%时无显著差异。EMS浓度越大,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降幅度越快,EMS浓度由1.2%增加到1.5%时,发芽势与发芽率降幅最大,分别是36.34%~40.33%和44.00%~48.00%;EMS浓度为1.5%时,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均达到最低值。随着EMS浓度的增加,十里香种子的发芽长度随之变短,以EMS浓度1.5%时芽长的变化最显著。EMS能够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以十里香种子发芽率50.00%为标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条件下,1.2%为EMS诱变最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甜菜种子引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的引发剂对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TD802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浓度和3个时间梯度的9个处理,通过对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0.1%6-BA处理甜菜种子在8、12、24 h时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较高于对照种子;0.5%6-BA不同时间处理甜菜种子,处理时间8 h和12 h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高于对照;1%6-BA只有处理甜菜种子12 h时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高于对照。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对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不同,效果也各有不同。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引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