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葫芦象甲的寄主专一性及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葫芦象甲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 d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 d,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物上取食、寄生与产卵.象甲的成虫取食水葫芦叶片的正面叶肉、叶柄上部、匍匐枝与花柄表面形成取食斑,产卵于叶柄上中部;幼虫寄生于叶柄海绵组织内,形成向下的寄生通道,并自叶柄基部钻出在根表面纠集根毛化蛹;高龄幼虫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明显大于成虫和低龄幼虫.象甲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随其群体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低于15,60头/m2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25,190头/m2时,控制作用明显增强;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130,450头/m2时,天敌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达到顶峰,最终可使水葫芦密度比对照减少52.69%,株高下降67.19%,单株叶片数减少29.42%,最大叶直径减少41.33%,生物量减少64.82%.  相似文献   

2.
对水葫芦象甲安全性测定结果发现:在供试的具有代表性的23个科、46种植物中,水葫芦象甲只危害水葫芦,不危害其他任何的当地植物。控制效果实验表明:水葫芦象甲的成虫可大量取食水葫芦叶片和叶柄及茎杆,明显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幼虫则钻蛀茎杆,致使茎杆变黄、植株枯萎,甚至茎杆根部腐烂死亡;水葫芦象甲可十分有效地降低水葫芦植株的繁殖速率(t>0.01,差异显著);还可明显抑制植株个体生长量(t>0.01,差异显著);对水葫芦株高和根长也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水葫芦象甲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2~3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可正常生长发育,高海拔并不影响水葫芦象甲的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3.
水葫芦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测定了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水葫芦提取物能使小菜蛾幼虫取食量、体重增加量减少,幼虫死亡率增加.提取物浓度越高,这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条件下,水葫芦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66.09g/L和293.35 g/L.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是鞍山地区保护地番茄最常见、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雌成虫刺伤叶片,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造成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破坏叶绿素和叶肉细胞,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发育延迟、枯死。此外,幼虫的隧道和成虫取食的刺伤可以促使侵染性病害发生,幼虫和成虫通过取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布奇水葫芦象甲成虫取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 (Mart.)是危害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 ,原产于南美 ,现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大洋州和非洲的很多国家。近年水葫芦在中国南方各省扩散蔓延迅速 ,连片覆盖湖泊 ,堵塞河道 ,对航运、排灌、水产养殖等产生严重危害[1 ] 。目前生物防治是治理水葫芦的主要方法[2~6] 。中国自 1 995年开始引进天敌防治水葫芦[7] 。笔者研究了从泰国引进的水葫芦天敌布奇水葫芦象甲Neo chetinabruchiHustache成虫取食量的温度效应 ,旨在为利用其成虫防治水葫芦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虫源 :布奇水葫芦象甲N .bruchi于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的控制效果,为有效控制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的取食、繁殖及扩散提供借鉴。[方法]研究了利用无纺布旱育秧、薄膜旱育秧、防虫网水育秧、无纺布水育秧、水育秧5种不同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的控制效果。[结果]水育秧处理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和取食斑数最多,分别达5.15头/百株、17.17头/百株、117.21个/百株和1.18头/丛、10.08头/丛、21.48个/丛,而其他4种育秧方式处理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和取食斑数均显著低于水育秧处理。[结论]在稻水象甲发生区,利用无纺布旱育秧、薄膜旱育秧、防虫网水育秧和无纺布水育秧都是控制稻水象甲繁殖、传播与危害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1、芒果切叶象甲 芒果切叶象甲分布较广,成虫取食芒果嫩叶,导致叶片干枯;或雌虫在嫩叶上产卵,并将嫩叶从基部咬断,影响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多于在苍耳上的。所产卵粒大小(体积)不受幼虫取食植物种类、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的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受幼虫取食植物、成虫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等因素互作的显著影响。当在大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在苍耳上产的卵孵化率在幼虫期取食的2种植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豚草上产的卵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于其取食苍耳的卵;而在小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卵孵化率不受幼虫期取食植物以及产卵植物的影响。结论:广聚萤叶甲幼虫发育所取食的植物可能影响其发育到成虫后在这些植物上的产卵行为,而幼虫取食苍耳的成虫仍偏好大株型豚草产卵。  相似文献   

9.
苜蓿叶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以幼虫取食苜蓿叶片而得名。苜蓿叶象甲是苜蓿上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初龄幼虫在茎内蛀食,形成黑色隧道;幼龄幼虫潜食叶芽、花芽,延缓植株生长,造成子房干枯,花蕾脱落;成虫和3龄以上幼虫剥食叶肉,只残留焦枯网络叶脉。严重时,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取食为害,在26℃温度条件下,卵、幼虫、蛹的历期分别为1~3d、4~5d、7~10d,成虫产卵前期为2~3d;在南宁市年发生世代15~17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上午10:00~12:00,有趋黄性。成虫一般不在叶柄、茎蔓、果实上取食、产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烟蚜及被烟蚜茧蜂寄生烟蚜(以下简称寄生蚜)的取食选择和气味反应,为合理利用多种天敌昆虫组合防治烟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分别将不同寄生龄期的寄生蚜和等量未被寄生正常烟蚜(以下简称烟蚜)供给瓢虫取食,分别计算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烟蚜及寄生蚜的取食率;以烟蚜的不同虫态作为气味源,利用嗅觉仪测定2种瓢虫对寄生蚜气味的反应.[结果]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均会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及烟蚜,且对二者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瓢虫成虫对3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率显著低于烟蚜(P<0.05,下同),对该龄期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七星瓢虫幼虫对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群体形成僵蚜的比例较高;异色瓢虫幼虫对较高日龄寄生蚜仍表现出明显的捕食,对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选择性与烟蚜均无显著差异,从而使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种群形成的僵蚜比例较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除对烟蚜成蚜气味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外,还分别对僵蚜壳和寄生蚜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结论]2种瓢虫成虫在低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在高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存在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七星瓢虫幼虫在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异色瓢虫幼虫在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与烟蚜间无明显取食选择性.2种瓢虫成虫对烟蚜成蚜气味的趋向作用强于寄生蚜和僵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4种植物95%乙醇提取物及其相关混配物对水稻褐飞虱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毛竹乙醇提取物40mg/mL对褐飞虱若虫的拒食率最好,24h的拒食率可达47.67%;水葫芦乙醇提取物80 mg/mL次之,24h的拒食率为35.67%;胡椒乙醇提取物80 mg/mL第三,24h的拒食率为34.38%。花椒和葱2种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雌成虫取食和产卵忌避作用明显。在80mg/mL的浓度涂抹下,24h的拒食率和产卵忌避率均达到69%以上。在混配实验处理中,花椒80mg/mL和水葫芦80 mg/mL按1∶1混配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忌避作用效果最好,对若虫和雌成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5.4%和61.2%,对雌成虫的产卵忌避率为83.1%。  相似文献   

13.
石斛篓象成虫有其独特的取食行为习性:喜食叶片柄端(0~1/3)、茎干顶端(2/3~1),成虫一般只从叶的背面取食.应加强石斛苗移栽前的处理以及移栽后的监测和管理;可在石斛篓象幼虫、成虫的盛发期,依据特有的危害症状分别对其进行人工防治;可在石斛篓象成虫产卵高峰期后(1月底)采收3年生及以上石斛植株,从而减少田间虫口基数.化学农药防治成虫时,要重点喷施在叶片背面和茎干顶端.  相似文献   

14.
长期观测水葫芦的生长情况,以探明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水葫芦在适宜条件下属无限生长型,每生长1张叶片平均需要有效积温52.0℃,在有效积温达544.4℃时叶片衰老死亡;单株水葫芦的分株生长与叶龄存在n-3的同伸关系,群体分株生长随有效积温的增加呈多项式曲线型增长;水葫芦从幼苗至第1次开花需要至少13张叶片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低于13张叶片时水葫芦不开花,花后植株在经过一段时间营养生长后,条件适宜时会再次开花。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水葫芦生物学特性的多态性,以期为研究生态学特性和合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鱼塘、污水沟、池塘和清水饲养的水葫芦植株,分别观察根、茎、叶的形态、大小,记录数据并拍照。【结果】水葫芦在有根系和不带有根系的情况下都能萌发新根。水葫芦叶片形态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的表现程度应与养殖的水质相关。水葫芦的叶片生长具有多态性,有独立成叶的或是带有包叶等,并且其中部分叶片在生长过程能形成新的根状茎,长出上长下短的新根,从而发育成新株。【结论】水葫芦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其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金属复合作用下水葫芦富集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为期2个月的室内水培模拟试验研究水葫芦对重金属镉、铬长期富集效果。[结果]水葫芦有较强镉转运能力,叶片也是富集镉的主要部位,最高可达根含量的77%以上。水葫芦对铬转运能力较低,叶片铬含量仅为根的10%~22%。镉、铬复合作用下,铬对镉的表现为拮抗作用,尤其是在叶片中。相反,镉对铬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叶中低铬浓度下(1.00 mg/L)抑制铬积累,高铬浓度下(4.00 mg/L)则促进,而该2个浓度下对根均无显著影响,可能主要影响了铬的转运。[结论]水葫芦根系镉和铬最高含量可达6 600 mg/kg和7 300 mg/kg以上,表明其较强镉、铬污染修复能力在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稻水象甲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一般可使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绝收。为了有效控制稻水象甲发生危害,下面对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白茅、稗、芦苇、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杂草及其他植物。成虫啃食叶片,沿水稻叶脉啃食叶肉,一般从正面取食,被取食的叶片仅存透明的下表皮,故在叶片上形成白色长条斑。幼虫咬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点滴法测试了水葫芦乙醇提取物对黄粉虫三龄幼虫和末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水葫芦乙醇提取物对三龄幼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死亡率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当乙醇提取物浓度为50 mg/mL时,三龄幼虫死亡率为73.33%.乙醇提取物对三龄幼虫体重增加量和蜕皮时间的影响在浓度达到50 mg/mL时才与乙醇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对于末龄幼虫,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而羽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水葫芦对加州鲈池塘水质及底泥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葫芦具有良好的净水能力,但并未作为水质改良的途径进行推广。在模拟加州鲈养殖生态的池塘中施放密度为10株/m2的水葫芦,与不作处理的池塘作对比,处理8…d后,通过测定模拟池塘水体pH、氨氮、亚硝酸盐、总氮及总磷浓度等水质指标,底泥有机物及全磷含量等指标及池塘浮游生物量,评价水葫芦对加州鲈高密度精养池塘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对水体pH无明显影响,水体中氨氮最大去除率达60.9%,总氮最大去除率达59%。水葫芦处理后,底泥有机物的最大去除率达65.6%,全磷的最大去除率达46.9%。水葫芦对浮游生物总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绿藻、蓝藻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1分类及危害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水稻,成虫食稻叶,幼虫食稻根。以幼虫危害为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直接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根系被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根系损坏,植株生长受助、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抽穗成熟推迟,造成减产。一般减产在15%~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2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