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提高种猪群的繁殖效率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种公猪、后备母猪、断奶母猪、妊娠母猪、分娩和哺乳母猪,才能提高母猪的实际繁殖力,使猪场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内的生产效率,后备母猪是通过选留下来而没有参加配种的母猪,多以青年母猪为主,是保证猪场母猪良好繁殖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能够及时替补掉因年龄太大、繁殖能力低下以及疾病等淘汰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饲养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业绩和猪场的整体发展,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饲养...  相似文献   

3.
减少非生产性天数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而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非必需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不仅是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重要措施,而且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母猪饲养管理作为猪场核心价值,对于养猪成败与猪场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以大中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做好母猪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母猪生长发育,提出相应饲养措施,以期为相关猪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猪场要想获得好的效益,要从后备母猪抓起,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后备母猪是猪场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所以,后备母猪饲养的好坏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左右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型猪场发展迅速,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点,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生产性能。现将中小型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小群饲养,体型体重相近的关一栏,每栏3~5头,定时、定量,每日3次。后备母猪日常一定要限料饲养(用母猪料),  相似文献   

8.
霍金耀  郑逢梅 《中国猪业》2015,10(10):28-61
在养猪生产中,产房环节中的仔猪培育状况初步决定猪场现阶段的生产效益,而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决定着猪场长期的生产效益,因此,提高产房成绩是提高猪场生产效益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评判产房成绩的主要指标是仔猪成活率、仔猪转出重、转出率,附加的评判指标是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发情率及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加强猪场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养猪业跌入低谷,养猪户几乎无利可图。本文介绍的张江猪场科学养猪,提高经济效益的经验,也许对一些养猪户有所补益。其特点是根据母猪、仔猪、商品猪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配料,合理饲喂,提高母猪繁殖率和商品肉猪的出栏率,降低饲养成本,使该场在养猪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场管理措施作如下介绍:l猪场概况张江猪场占地面积20余亩,员工5人,包括场长。饲养瘦肉型生产母猪150头,公猪5头,空地上插种青饲料。年供商品肉猪240O头,产值达140余万元,利润达ZO余万元。2科学饲养管理技术2.1对母猪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猪价格的节节攀升,极大的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规模化猪场中产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产房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保证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生长及提升猪场的养殖效益.本文着重对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迟兰 《中国猪业》2021,16(4):27-31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更清楚地了解生产中养猪企业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中如何才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对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进行调研,并研究和分析了母猪的生产记录,统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健仔数、产死胎数、产木乃伊胎数等繁殖性状和仔猪的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从猪场实际出发,针对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部分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规模化猪场对母猪和仔猪的养殖水平仍存在一些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结合该场的饲养管理情况,指出了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及健仔存活率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猪场(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是集约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环境卫生、母猪的免疫、营养、发情鉴定、适时配种、分娩、合理淘汰和档案管理等,最终目的是使母猪能提供一定数量合格的断奶仔猪。笔者在闽南某大型猪场二元母猪(长大、大长等)管理中得出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 母猪环境卫生条件 1.1舍内卫生要求 饲养员每日两次在喂料之前搞好舍内卫生,并及时铲走粪便,冲洗母猪后躯粪便污物。冬季时注意减少冲洗猪栏次数,一般隔日冲洗1次,并选择在下午时进行。注意不要将水直接冲向猪体,以防母猪受凉。1.2 母猪舍消毒 母…  相似文献   

13.
母猪是养猪生产力的最核心因素,规模化猪场效益好坏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1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母猪群非生产天数控制在猪群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猪场生产过程中,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猪场生产中的动力泵,是猪场的心脏,抓好这一环节,就能保持种母猪良好的体况和较高的繁殖率及利用率;管理好母猪群是猪场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如何体现母猪群体管理的好坏,母猪群的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的长短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猪场获利的关键—母猪的繁殖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场能否获利,关键取决于其母猪繁殖率的高低。母猪的繁殖效率涉及发情、排卵、受精、分娩和哺乳几个方面。不同猪场间母猪的繁殖效率差异极大,如以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作为评估繁殖率的指标,其可能的范围在10~20之间。猪场的经济利润是随着每头母猪每年生产仔猪头数增加而增加的。无生产能力的母猪会消耗饲料、浪费人工和猪场的饲养设备。以一个万头猪场生产所需的母猪数为例,如每头母猪每年生产20头断奶仔猪,则该猪场所需的母猪数为500头,但如每头母猪每年只生产16头断奶仔猪,其需要的母猪则为625头。2个猪场间相差125头母猪。一…  相似文献   

17.
正规模猪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母猪的生产绩效和使用年限,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率。规模猪场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养好哺乳母猪是关键。现就我场如何养好哺乳母猪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1产房管理1.1产房温度猪场的环境因素包括栏舍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状况以及环境卫生。温度是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温度不适宜是猪场疾病发生的根源所在。哺乳  相似文献   

18.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猪场的效益从后备母猪开始。所以,不论您从事的是生产管理、猪场保健还是饲养工作,都请关注好未来"伟大母亲"的健康,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成本最低、实现收益最大化。如何养好后备母猪,笔者将从生产指标设定、选留途径、驯化和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1生产指标设定要想把猪养好,首先要设立一个生产指标,生产指标不统一就难以评估后备猪养得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要获得养猪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健康仔猪,确保商品猪正常生产和发展。要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必须加强和完善母猪的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笔者在规模猪场指导生产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