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亚麻品种阿里安在秋播条件下的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可控栽培因子与原茎产量之间的效应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获取相应的农艺措施;优选出最佳农艺措施密度2008株/666.7m2、尿素24.05kg/666.7m2、普钙39.3kg/666.7m2、硫酸钾2.7kg/666.7m2、尿素施用适期是底肥5%、枞形前期25%、枞形末期70%.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时建立的产量度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以明确影响莆大麦7号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5个因素中,对莆大麦7号的影响为施氮总量〉基本苗〉K20〉P205〉施N比例;要获得300~350kg/666.7m^2的产量和385元/666.7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4.92万~16.12万/666.7m^2,施纯N16.19~17.04kg/666.7m^2,其中基施纯N比例为58.1%~61.3%,P2O5 3.43~4.10kg/666.7m^2,K2O 6.67~7.75kg/666.7m^2.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N肥用量度NPK比例与亚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冬季亚麻原茎产量的因素从主到次为:播种密度、施肥量、N:P:K;多数产区播种密度应达到220万粒/666.7m^2;少数出苗率和成苗率较高的产区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土壤水解氮140mg/kg左右、有效磷10mg/kg左右、有效钾100ms/kg左右的田块。尿素施用量应控制在15kg/666.7m^2左右,N、P、K的施肥比例应采用2:1:1或1:1:2。  相似文献   

4.
甘薯氮磷钾肥施用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甘薯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当季利用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减少,平均为25.1%、29.5%。磷肥当季利用率呈无规律变化,其值在负值~24.3%之间;施氮区和施钾区都比缺氮区和缺钾区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氮、钾肥的增产效果依低、中、高施肥水平分别为:87.4kg、41.6kg、25.5kg和46.3kg、24.4kg、15.1kg。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时磷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有效磷含量高时增产不明显;由回归方程得出最高施肥量为施N9.1~19.4kg/666.7m^2、P2O52.6-4.2kg/666.7m^2、K2O7.4-25.7kg/666.7m^2,最佳施肥量为施N8.4~17.4kg/666.7m^2、P2O52.3-4.2kg/666.7m^2、K206.1-24.2kg/666.7m^2。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坝上地区水浇地种植业结构,在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采取四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用亚麻产量作用效果。油用亚麻从出苗后的整个生长期降水量仅142.5mm,比常年减少50%以上,试验降水条件属于极度干旱。通过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每次13.3m。/666.7m2关键灌水,满足了油用亚麻正常生长。通过优化解析结果表明:播种密度66.8万/666.7m2有效粒,施用氮肥12.8kg/666.7m。,磷肥7.3kg/666.7m2,钾肥6.9kg/666.7m2,油用亚麻产量最高达239.7kg/666.7m2。提出了一种适宜本地区油用亚麻节水、高产、高收益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硫素用量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烤烟进行了不同硫素用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硫7.46mg/kg条件下,每666.7m^2施硫0、2.5、5、7.5、10、12.5及15kg等7个处理中,以每666.7m^2施硫5kg最好,最大叶面积、单叶重、每666.7m^2产量和产值最高,烟碱及烟叶硫含量最适宜,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在硫素较低水平下,适当施硫有利于提高烤烟的田间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育3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分子育种组利用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国内外首个大粒型的花生属区组间杂种品种。在山东省两年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41.65kg/666.6m^2,籽仁产量248.97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6%和9.26%。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1.05kg/666.6m^2,籽仁产量243.68kg/666.6m^2,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7.19%和11.78%。2009年3月2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浙江冬闲田亚麻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浙江冬闲田种植亚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选种高产抗寒品种阿里安,晚稻收割后,及时早播,一般在12月上中旬播种;做好杂草防治工作,芽前封土处理以72%都尔乳油的效果较好,持效期长,施用量为130ml/666.7m^2。苗后防治的药剂可选择10.8%高效盖草能乳油、5%禾草杀星、17.5%快刀乳油,用药量为60ml/666.7m^2,在亚麻出苗20—30天(此时杂草约在2—3叶期)兑水50kg喷雾;肥料(复合肥)施用总量为30kg/666.7m^2,合理分配基追肥的比例,可为2:1;后期要防止倒伏,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炭化稻壳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稻壳经炭化处理后可用作肥料。水稻本田施用50kg/667m^2 1000kg农家肥作底肥配施二铵10kg/667m^2,尿素7.5k,返青期、分蘖期各提前1d,可提高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产16.7%。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氧化镁不同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氧化镁不同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不同水平进行试验,经过各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60.04mg/kg条件下,施镁与否对烟株的大田生育期没有影响,田间也未出现明显的缺镁症状,每666.7m^2施3kg氧化镁处理烟株农艺性状较优;随氧化镁施用量的增加,平均单叶重有变轻的趋势,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经济性状方面差异不显著,以每666.7m^2施氧化镁3kg处理最优,表现为较高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其次是每666.7m^2施氧化镁5kg和10kg处理,以不旖镁的处理经济效益最差。可见烟株大田未出现明显缺镁症状,但适量施用镁肥还是有利提高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芝麻种植机械调研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芝麻机械种植存在的技术难点,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开展我国芝麻机械种植信息收集,并引进、筛选和改制了适于芝麻种植的中小型实用机械设备7台(套),提出了芝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机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芝麻机播适宜行距为33.3~40cm,适宜播种量为0.3kg/666.7m2;播后苗前适宜除草剂为99%乙草胺;秸秆还田免耕机播基施复合肥25kg/666.7m2+追施尿素5kg/6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51.0 kg/666.7m2,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增产16.25%;化学间定苗虽与人工间定苗处理产量相近,但比人工间定苗节省劳动力成本100元/666.7m2以上,并能有效控制苗期杂草和苗荒。2009-2012年,开展了9点次芝麻机械种植高产示范,平均产量116.3kg/666.7m2,比非示范区增产34.2%。  相似文献   

12.
“安粳698”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安粳698"的优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安粳698"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548.21-12.83X1-20.21X2+4.29X3+8.75X4+3.80X12-13.64X22-6.32X32-0.20X42-0.56X1X2+3.50X1X3+1.94X1X4+2.13X2X3-4.19X2X4-0.88X3X4,提出了"安粳698"获得535.55kg/667 m2产量以上的优化方案,即栽插密度为1.823 4万~1.880 2万穴/667 m2,N施用量5.845~6.930 kg/667 m2,P2O5施用量8.239 5~9.760 5 kg/667 m2,K2O施用量11.605~13.21 kg/667 m2。各因素对安粳698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施氮量>栽插密度>施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13.
辽粳534生育期155~156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直立上耸。株高105~110cm,单株分蘖8~12个,穗长16~20cm,每穗120~200粒,穗形为半紧穗,千粒重25~26g,米质优良,产量650~720kg/667m~2。栽培技术要点是适当晚育晚插,施足底肥,总施肥量(以硫铵计算)60~65kg/667m~2为宜。插秧规格30cm×15cm,注意N、P、K合理配合及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晚粳新品种武运粳30号为材料,探讨在机插条件下不同密肥管理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株距为29.7 cm×9.9 cm、每丛5.3株苗规格下武运粳30号产量最高。建议在今后的机插生产中,尽量调小株距、加大抓苗量,达到适宜的群体关系,促早够苗,以获得足够多的有效穗数;在穗肥施用方面,在中期及时搁田、及早落黄的基础上,分2次(倒4叶期和倒2叶期)施穗肥,每667 m~2用量为10 kg尿素或9 kg尿素+9 kg复合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5.
胡景平 《北方水稻》2008,38(1):19-23
通过对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施N13.16kg、P2O514.3kg、K2O30kg、保苗2.2万穴,产量可达526.2kg/667m2。优化栽培方案为每667m2施N13.16kg、P2O514.19kg、K2O20.63kg,保苗3.0万株,可以获毛收益1583.6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中红麻10号(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4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303.85kg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248.20kg增产22.4%(春播);在1994-1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13.2%;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248.58kg,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8%;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5.4%,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6和1.42个百分点,也高于粤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垦育8号生育期160~170d,剑叶宽厚上举,穗实粒数120粒以上,结实率93%,千粒重26g左右,米质优良,产量600~750kg/667m2。栽培技术要点是旱育稀植,秧田播种量120~125kg/667m2,插秧规格30cm×15cm,施肥量较其他品种增加尿素15kg/667m2。注意N、P、K合理配合及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施N 13.16kg、P_2O_5 14.3kg、K_2O 30kg、保苗2.2万穴,产量可达526.2kg/667m^2。优化栽培方案为每667m^2施N 13.16kg、P_2O_5 14.19kg、K_2O 20.63kg,保苗3.0万株,可以获毛收益1583.6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