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均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生长.全市水果生产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栽培面积5.53万hm2,其中荔枝3.8万hm2、龙眼1.39万hm2、香蕉0.12万hm2、其它水果0.23万hm2,已具备了年产15万t鲜果的能力.产量构成大致为:荔枝9万t、龙眼3万t、香蕉2万t、其它水果1万t.2002年投产面积3.7万hm2,总产量11.35万t,其中荔枝6.88万t、龙眼2.18万t,水果总产值10.85亿元(不变价计),全市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02元.  相似文献   

2.
发展香蕉绿色食品生产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世界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香蕉的生产发展极其迅猛,备受世界香蕉界瞩目。2004年全国香蕉面积为28.57万公顷,总产量62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香蕉产业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平均亩产1.7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些产业升级项目示范点及其辐射区亩产更是达到了3吨以上。国产香蕉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出口量逐年上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归功于国家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扶持以绿色食品为标志的无公害生产方式。香蕉绿色食品事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广东省徐闻县以广东海洋大学为技术依托,在建立香蕉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香蕉绿色食品品牌,推广绿色食品香蕉生产技术方面,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香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 2006年全世界香蕉种植面积达到418万公顷,产量达到7076万吨.我国是香蕉重要生产国之一,2006年栽培面积达到28万公顷,年产量超过600万吨,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但是,由于病虫害日益严重,使蕉农遭受惨重的损失;此外,台风及冷害的频繁发生也严重威胁香蕉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是我国香蕉产业发展优势区域之一,2003年全省香蕉种植面积2.92万公顷,产量83.8万吨,分别占全国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12.43%和14.83%,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南部一带的漳州市,其中又以漳州市九龙江西、北两溪沿岸栽培较多.2003年漳州市香蕉种植面积2.43万公顷,产量77.7万吨,分别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83.22%和92.7%,因此漳州市堪称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香蕉产区.以“天宝牌“注册商标为代表的漳州市天宝香蕉,以其果个适中、皮薄、肉质软滑细腻、果肉无心、清甜爽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不仅远销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目前香蕉产业已成为漳州市水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其年产量居漳州市各类水果之首.福建省发展香蕉生产的主要经验是:立足香蕉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香蕉是我国南方主要果树种类,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粤、桂、琼、闽、滇等省区有集中产区和商品生产,川、黔、湘、赣等省有零星种植。2002年种植面积24.8万公顷,产量556万吨,产值100多亿元,总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近几年来根据全国调整水果业结构的部署,香蕉产业发展很快。1995—2002年间香蕉产量从327万吨增至556万吨,平均每年增长约  相似文献   

6.
香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各省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香蕉长期生长在高温的条件下,形成了对温度的一个特定的要求,喜高温、忌霜冻。龙州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 1°C ,年无霜期352天,年降雨量1348mm ,年平均日照时数1695 2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07 5千卡/cm2,非常适合香蕉的种植,是崇左市香蕉生产的重要产区。2000、2001年承担农业部《南宁地区10万亩香蕉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龙州区4万亩的任务,获2002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目前,龙州县栽培香蕉主要采用组培苗,品种为巴西和威廉斯,以春季种植为主,当年冬…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是中国南方的水果生产大省,全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果3000多种,柑橘、龙眼、荔枝、香蕉、菠萝、枇杷、橄榄、杨梅、锥栗、桃、李、奈、柿等特色水果年产近500万t,人均水果占有量全国第一。提高水果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水平,对于增加水果的价值、提高果农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研究了福建省南方水果贮藏保鲜与加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别名长瓜、扁蒲、蒲瓜、夜开花等,其嫩瓜供食,为南方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冬春季瓠瓜早熟栽培是浙江嘉善地区农民重要创收来源之一,在地区效益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年大棚瓠瓜栽培面积达0.7万多hm2,以冬春季栽培为主,主要栽培方式为多层覆盖爬地栽培,产品可于春节前后上市,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高的可达5 000kg,平均收入5 000元以上,高的可达8 000~9 000元.多层覆盖爬地早熟栽培是嘉善地区瓠瓜种植户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具有显著的地区特色,为促进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瓠瓜产业的发展,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流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适宜栽培荔枝、龙眼、香蕉等南亚热带水果的良好自然条件.改革开放后,北流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开发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到2 004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83万亩,其中荔枝56.5万亩,龙眼21.6万亩,香蕉1.64万亩,其它水果3.26万亩.但随着投产面积和总产量的逐年提高,经济效益并未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1生产情况及分析中国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宗水果,也是华南四大名果之一。主要种植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四川、贵州也有少量栽培。2004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为28.5万公顷,产量达6  相似文献   

11.
荷兰迷你黄瓜又称水果黄瓜,因其瓜条直溜,翠绿无刺,脆甜,腔小无籽,适于生食而得名,由于清洗方便,商品性好,而深受欢迎.目前做为高档礼品菜或包装进入超市销售,做为水果鲜食居多.秋冬茬8月中旬-9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10月上旬定植,国庆节开始上市,一直可以采到元旦、春节.这一茬黄瓜是"三大节日"礼品菜的主要货源品种,需在加温日光温室中生产,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3℃,春茬在2月上旬-3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4月上旬定植,在连栋温室或日光温室中生产,供"五一"至6月春夏之交作淡季水果补充.我园区所采用的基质箱式无土栽培无连作病害之忧,在同一温室可以连作,年产黄瓜可达8 000~9 000千克,平均售价4元/千克,667米2产值可达3.2万~3.6万元,纯效益2万~2.4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东莞优质香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东莞市香蕉种植历史已有600多年.20世纪50年代,我国香蕉市场基本上以东莞香蕉为主,尤以麻涌"芝麻"香蕉最有名气.1987年,东莞香蕉种植面积1.06万 hm2,总产达22.28万 t,创历史最高纪录.近几年尽管香蕉面积有所缩减,但全市种植面积仍有0.53~0.67万hm2.香蕉也是东莞主要出口水果品种之一,1978年全市香蕉出口量达8 649 t,创汇1 568.00万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东莞传统香蕉管理比较粗放,生产上不太重视质量,从20世纪80年代起菲律宾等地香蕉基本垄断了香蕉市场,东莞香蕉出口逐渐减少,至1987年出口量仅为1 518 t 、创汇40.21万美元.为增强东莞香蕉的竞争力,重振东莞香蕉雄风,我市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优质香蕉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香蕉产业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香蕉生产在世界水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几年香蕉产量迅速增长,2003年世界香蕉产量在世界水果产量排名从1999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二位.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的最大宗水果.我国香蕉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分别居第五、三、三位,中国的香蕉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香蕉真菌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项目于2001年2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通过对广东省和海南省香蕉真菌病害的普查、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新杀菌剂筛选及果园、采后防治技术等综合研究,查明了广东省香蕉真菌病害发生、分布和为害情况,发现国际新病害1种、国内新病害11种,鉴定黑疫病菌和炭疽病菌青蕉菌系为国际新记录、叶瘟病等16个病原菌为国内新记录,弄清了香蕉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侵染特性,在国内率先鉴定出高抗尾孢霉叶斑病香蕉品种1个、中抗或抗炭疽病香蕉品种8个,筛选出高效内吸性新杀菌剂5个和低毒新杀菌剂4个以及无毒保鲜薄膜1种,并对6个新杀菌剂进行安全评价,制订出相关药种合理使用技术和安全准则,提出香蕉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经省内外香蕉产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15.3万hm2,创社会经济效益11.9亿元。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黑疫病和炭疽病菌青蕉菌系等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强该成果在国内蕉区的推广力度,加大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研究的投入,尽快提供防治技术措施,以利我国香蕉业的顺利发展。 (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处梁镜财)  相似文献   

15.
蓬勃发展的广西香蕉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是香蕉经济栽培适宜区,也是我国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香蕉主产区。广西香蕉栽培历史悠久,随着蕉农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香蕉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香蕉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2.98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111.04万亩,产量也从1980年的1.61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121.43万吨,平均单产从1980年的332公斤/亩提高到2003年的1600公斤/亩。2003年产量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26.01%,实现产值17.79亿元,占当年全区水果总产值的18.57%,香蕉生产在广西农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该项目以我国丰富的柑橘、红薯资源为原料,采用酶处理技术,果汁饱囊技术,超声波干燥、灭菌工艺,以及压注成型等现代科学技术及加工工艺,将各原料按特定的比例组配后加工成具有良好结构和风味的新型食品。主要产品有柑橘果汁饱囊粉、橘薯片、橘薯饴、柑橘膳食纤维。这些产品的面市,既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新产品,也为柑橘、红薯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该系列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纯天然,不需添加任何人工化学成份。营养全面、丰富,保留了原料物质所有的营养成份,克服了其它任何工艺所造成的营养损失和浪费。产品风味独特。这些产品特性,完全符合当今消费者追求天然、营养、新口味的消费心理。此外,果汁饱囊粉、膳食纤维等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在国际市场正方兴未艾。因此,该系列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开发价值。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 500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 经济效益:年销售收入4 000万元,税金386万元,纯利润800万元。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地址:武汉武昌小洪山 联系人:胡佐正 电话:(027)87883749 邮编: 430071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1996年发生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以来,病害以几何级数在我国主要的香蕉产区扩展,使传统的香牙蕉种植区域严重衰退,我国适宜种植香蕉的地方逐渐减少。本文通过大蕉、广粉1号粉蕉、粉杂1号粉蕉、贡蕉、海贡蕉等有市场开发潜力的香蕉栽培品种与传统巴西香牙蕉的生产与效益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每公顷投入3.0万~7.5万元条件下,种植香蕉获利1.5万~7.5万元。通过商品价值链以及经济特性的反馈,揭示香蕉各品种生产优势以及市场开发潜力,以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香蕉品种多样性生产,提出栽培技术以及研发改良建议,从而使我国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漳州热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农业与生态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现有农业人口368万人,耕地面积230.6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49亩,山地1238万亩,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素有“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之美誉。热区种植的南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包括香蕉、荔枝、龙眼、柚子、菠萝等。现重点将2009年漳州热区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的生产情况及2010年生产形势预测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省漳州热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农业与生态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现有农业人口368万人,耕地面积230.6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49亩,山地1238万亩,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素有"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之美誉。热区种植的南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包括香蕉、荔枝、龙眼、柚子、菠萝等。现重点将2009年漳州热区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的生产情况及  相似文献   

20.
香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各省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产量高,投产快,效益好.香蕉长期生长在高温的条件下,形成了对温度的一个特定的要求,喜高温、忌霜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