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葎草又名拉拉秧或拉拉藤,是一种常见杂草,一般生于地边渠道旁。但近年来华北局部地区由于管理粗放,葎草已侵入农田、果园及芦苇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据北京市农林局调查,严重受葎草危害地块小麦千粒重可减少一半左右(无葎草处小麦千粒重为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在1993年第1期《农村新技术》介绍治疗肺结核的中医方药。10年来收到许多农村读者来信,要求介绍葎草的炮制、性能和药用范围。葎草又名勒草、黑草、老虎藤、拉拉藤,系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长达数米,有倒钩刺。叶对生,掌状5深  相似文献   

3.
<正> 猪多喂些青绿饲料,不但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还锻炼猪胃肠,增加食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健胃。在种类繁多的青绿饲料中,有3种草喂猪效果较好。 1.葎草。也叫做勤草、拉拉藤、拉拉秧、五爪龙等。此草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和生长,多生长于荒野、田边、路旁、村  相似文献   

4.
<正>在猪的饲料中适当搭配下列中草药,可以节约粮食,降低成本,有利于猪增进食欲,增重快,疾病少。葎草。又叫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味甘、微  相似文献   

5.
葎草又名拉拉秧,属桑科鲜生草本植物,常生长在山沟、路旁、田边、地头及树林间.适应性强,生长快,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有害杂草,没被开发利用.经测定5~9月份葎草干物质中的养分含量分别为:消化能2.26~12.3 MJ/kg,粗蛋白质12.8%~19.1%,粗纤维15.4%~23.2%,粗灰分7.1%~9.8%,无氮浸出物33.4%~41.8%,钙0.84%~1.46%,磷0.26%~0.32%.  相似文献   

6.
王鹏 《河南农业》2011,(2):23-23
近年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田间地头、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凡有空闲的地方。常生长着一种具有密生倒刺的藤蔓植物,名叫葎草。老百姓管他叫涩罗身、拉拉秧、五爪龙、拉拉刺等,这是一种恶性杂草,它不但为害庄稼、树木,还排挤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妨碍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生态灾害。  相似文献   

7.
用0~ 2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葎草幼苗,研究盐胁迫对葎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浓度<50 mmol/L时,盐胁迫对葎草生理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NaCl浓度≥100 mmol/L时,盐胁迫对葎草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值增大.说明NaCl浓度100 mmol/L 是葎草的耐盐阈值;葎草自身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适度的渗透调节,以适应NaCl的胁迫.  相似文献   

8.
葎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政权  孟春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82-9984
综述葎草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情况。主要对葎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学分布、营养价值的开发、药用价值的开发,葎草在水土保持、生态绿化效应、葎草作为工业原料、葎草的生态危害和治理以及葎草作为变态反应原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葎草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葎草中舍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介绍了葎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开发利用葎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葎草生长旺盛,产量高,但葎草危害农作物和其他草类的生长,各地普遍视之为害草,而葎草含有丰富的N、P、K元素,把葎草加工制作成葎草沤肥,使葎草变废为宝,这样以来既有利于农作物生产,又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起着保护作用。1葎草沤肥加工制作技术1.1沤肥池制作。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周围不遮挡阳光的开阔空地或田间地头建沤肥池,选址处要有路相通,便于沤肥运输。在选择的场地上开挖沤肥池,一般挖长3~4 m、宽2~2.5 m、深1.5~2 m的土坑,  相似文献   

11.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葎草中的总黄酮,并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编码参数,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葎草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单一和交瓦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葎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22.810W、提取时间25.890min、液料比20.82:1,此时葎草总黄酮的得率达1.83%.  相似文献   

12.
皖西大别山区大麻食心虫生活史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食心虫在安徽六安年发生不完整4代,完成一代需33~50 d,以老熟幼虫主要在留种麻杆和葎草茎内结茧越冬.种植感虫品种寒麻,麻地葎草多,麻株生长嫩绿加重为害.及时处理麻杆,清除麻地葎草,初孵幼虫盛发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或乐果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波法.以7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葎草中总黄酮,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HNO3-HClO4湿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律草中铁、铜、锌、锰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葎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野生葎草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纯化葎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了大孔树脂对葎草总黄酮的纯化工艺,选用AB-8、NKA-9、D4020等3种大孔吸附树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它对葎草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量和解析率,筛选出最佳的树脂吸附剂,然后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4020型树脂有较好的吸附量和解析率.确定了D4020纯化葎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浓度1.46 mg/ml,上样流速1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速度0.5 BV/h.经D4020纯化后葎草总黄酮含量为32.8%,比未纯化之前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葎草研究文献进行年统计分析,然后,基于葎草的文献学分析,以潜山市第2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基点,连续开展了16年葎草分布动态调查。在2003年~2018年的16年间,葎草沿着潜山市、县、乡公路逐渐向山区扩散,主要分布在县、乡主干公路两侧,乡村公路两侧分布较少,先传入的乡镇四旁也有少量分布。尽管葎草风险分析结果为中度危险性杂草,但对潜山而言,总体危害不大,而且治理容易,治理措施建议以人工割除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葎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葎草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葎草中多酚,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的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采集的鲜叶中多酚含量最高,达到0.371±0.006 mg/g.提取的多酚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69.75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65.790%.[结论]葎草地上部各部位多酚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叶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葎草种植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律草是工程措施后的优良先锋草种.适宜播期和合理的密度是提高葎草种植利用的关键.适播期为冬末初春,密度平台埂上1~2株/m,隔坡带埂下1株/m,鱼鳞坑每坑1株为宜.律草生长快,产草量高,病虫害少,是优质兼用型牧草.  相似文献   

18.
葎草总黄酮对大鼠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内皮完整的SD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和舒张功能,探讨葎草黄酮对高糖孵育血管系统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酮(0.1、0.3、1.0 mg·L-1)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收缩功能下降,低浓度葎草总黄酮(0.1、1.0 mg·L-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下降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带了很多生态问题。通过样方法,对许昌市郊区葎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许昌市东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大,高达(93.4±14.8)%,西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小,仅为(46.6±18.6)%;公路旁、农田路旁、林地、废弃地、河流(湖泊/池塘)两岸5种生境中,河流(湖泊/池塘)两岸生境中的葎草分布频度明显较小(33.3%~66.7%);此外,葎草密度对其伴生种的数量和长势也具有显著影响,在葎草密度为2株/25 m2的样方内,伴生种密度高达73株/25 m2,且长势良好;在葎草密度为17株/25 m2并呈成群分布的样方中,其伴生种的密度仅为28株/25 m2,且多表现出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采用D101、HPD300、HPD400、AB-8大孔吸附树脂时葎草总黄酮进行吸附纯化.以总黄酮的收率、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洗脱参数.其动态饱和吸附-洗脱量达42.3mg/g,5倍体积蒸馏水、6倍体积50%乙醇依次洗脱,总黄酮收率为90%,质量分数为85%.结论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葎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