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滨海盐土盐分高、肥力低和结构差等问题,通过施用沸石和腐殖酸等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滨海盐土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腐殖酸和沸石-腐殖酸调理剂的施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值,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促进水稻增产。其中,施用沸石30 t·hm-2处理土壤pH下降0.31个单位,EC值下降22.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2.21百分点,水稻增产36.4%。因此,施用沸石可作为滨海盐土改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我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①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 ②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 ③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和④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应永庆  傅庆林  郭彬  刘琛  林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21-123,131
在滨海盐土中,通过在水稻上开展腐殖酸5个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腐殖酸对滨海盐土改良机理和效应,以期为滨海盐土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不仅显著降低了滨海盐土的土壤pH值、盐分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饱和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当腐殖酸施用量为1200kg·hm-2时,滨海盐土的土壤降盐、降碱和稻谷增产等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腐殖酸在滨海盐土改良上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德芳  王智华 《农业科技通讯》2013,(12):158-160,258
滨海盐土改良利用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干旱少雨使开发的部分盐土地重新荒芜,以洗盐为核心的传统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盐土“三水”(淡水、海水和雨水)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即淡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海咸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雨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三水”区域化盐土改良利用技术能够准确地解释建国后盐土改良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能找到盐土改良利用的方向,同时根据不同“三水”资源条件研究出了多项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石膏与肥料配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沿海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田间试验,作物种植方式为油菜玉米轮作。采取两因素三水平组合设计,3个石膏施用量和3种肥料(无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单独施用无机肥为对照,研究不同肥料与石膏配施下土壤盐碱指标的变化状况,综合评价各种施肥措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确定最优的施肥组合。结果表明:石膏施用300 kg·hm-2时,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钠吸附比(SAR)较对照显著降低了57.40%、6.96%、0.44和35.72%,但过量(600 kg·hm-2)施入石膏会导致盐分的升高;不同肥料处理后,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SAR由大到小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肥处理;肥料与石膏交互作用明显,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与石膏配施后,土壤各盐碱指标较单一施用肥料或石膏显著降低,且有机无机复混肥与300 kg·hm-2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最好,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SAR较对照分别降低了70.93%、38.26%、0.49和38.75%。土壤盐分与总碱度、pH值和SAR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盐分的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减弱,土壤降盐和抑碱同时发生。结论:300 kg·hm-2石膏与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施降盐抑碱效果最好,是适宜于滨海盐土的最优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7.
滨海地区沙质土壤的中低肥力严重影响了啤酒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当地啤酒大麦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选用啤酒大麦品种连啤1号,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氮肥施用水平:0 kg/hm2(N0)、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和4个磷肥用量水平:0 kg/hm2(P0)、45 kg/hm2(P1)、90 kg/hm2(P2)、135 kg/hm2(P3),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上氮磷配施对提高啤酒产量和改善大麦的品质效果显著;增施氮肥对提高啤酒大麦蛋白质和α-氨基态氮含量、增加穗数的效果显著;增施磷肥对提高啤酒大麦α-氨基态氮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效果不显著.综合考虑,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及钾素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生产优质啤酒大麦氮磷配施的最佳方案为:纯N为225 kg/hm2,P2 O5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8.
周才良  林玉娟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244-244,247
开展了外滩沙土区栽培水稻施用磷肥不同用量的效果试验,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相关依据。结果表明:沙质脱盐土上种植水稻,在施用等量氮、钾的基础上,施磷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用磷肥(P2O5)量以90-108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肥力较低的滨海盐土上的试种表明,之豇106抗逆性优于对照之豇28-2;小区(20 m2)产量可达59.0 kg,比对照增产35.9%;品质优良,全生育期99 d,适宜在滨海盐土上种植,唯结荚期应注重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10.
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滨海盐土资源对推动盐渍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浙江省滨海盐土地区5种土壤质地和2种土地利用方式,采集0~20 cm土层土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以期揭示浙江省滨海盐土稻麦轮作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滨海盐土土壤pH在7.80~8.64,且土壤pH荒地高于稻田,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pH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电导率(EC)稻田显著低于荒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EC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的有机碳含量荒地低于稻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稻田明显高于荒地,但土壤速效钾含量稻田明显低于荒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因此,合理稻麦轮作是滨海盐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涂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海岸带北起锈针河口(北纬35°07'),南抵启东咀(北纬31°46'),岸线长1039.7公里。海涂土壤分布于海陆交界的潮间带,属滨海盐土土类。下分三个亚类:原始滨海盐土,面积为5,183,665亩;单甸滨海盐土,面积为656,540亩;沼泽滨海盐土,面积为297,960亩。三者总面积为6,138,165亩。其中已围未垦的面积为67.55万亩,堤外平均高潮线以上未围面积为124.75万亩。从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出发,根据区内类似性、区间差异性的划区原则,把江苏省海涂土壤划分为四个开发利用区,即1.南通原始滨海盐土农、渔区;2.斗南草甸滨海盐土综合农业区;3.斗北沼泽滨海盐土苇、牧、渔区;4.淮北原始滨海盐土盐、渔区。  相似文献   

12.
以沧州粘质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微咸水浇灌结合6种改良剂对粘质滨海盐土全盐质量分数、pH、离子组成、棉花出苗、苗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不同处理0~20cm土层离子组成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T1处理变化最大,与对照相比,土壤pH、全盐质量分数、Na+、K+、Cl-和总碱度(HCO3-+CO32-)分别降低0.43%、0.10%、14.02%、0.30%、22.26%和5.03%;Ca2+、Mg2+和SO42-质量分数分别增加4.40%、0.11%和36.43%;T1处理后的棉花出苗率、苗高及干质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能够促进棉花生长。可见,适宜沧州滨海盐碱土改良最佳的改良剂组合为秸秆+磷石膏+猪粪+腐植酸+FeSO4。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滨海盐土的面积占海岸带土壤总面积的27.45%,在天津、黄河三角洲、江苏东部等地区,盐土面积甚至与当地耕地面积相当,像黄河口,每年都在淤出新增的滨海盐土资源。针对滨海盐土含盐高、地下水位埋藏浅、矿化度高、土质粘重等特点,该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运用COMSOL-1D软件对Warrick经典田间试验和含粘土夹层的粉砂壤土柱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了两种一维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华北和苏北滨海盐土上采用盐土原地改造不换种植土、排水排成、伏雨洗盐、快速培肥等不破坏耕地、节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滨海盐土改良与绿化创新技术,并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土综合改良措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天津滨海盐土综合改良措施及其改良效果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过近1.5年的综合改良,0~60cm土壤平均脱盐率达71.78%,表层土壤含盐量降低79.54%;且表层土壤盐分组成由氯化物型向硫酸盐型转变,降低了土壤盐分对植物的毒害效应;排水系统良好的条件下,灌溉淋洗有很好的脱盐效果;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耐盐植物种植对滨海盐土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滨海盐土环境下,以种植耐盐植物费菜(Sedum aizoon L.)、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oir.)、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样地和未种植植物的裸地土壤(CK)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技术和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对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裸地比较,种植植物样地土壤电导率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20.26%~57.21%和23.42%~37.80%;而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9.16%~53.01%和106.48%~259.92%。种植植物样地土壤中PLFA种类明显增加,微生物群落也有所改变,3个植物样地土壤中总PFLAs含量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AM真菌、真核生物、真菌PFL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1.53%~103.32%、4.96%~63.37%、82.91%~222.72%、50.00%~160.25%、32.05%~268.59%、19.39%~454.77%;真菌/细菌(F/B)PFLA含量也显著升高1.00~6.50倍,而革兰氏阳性菌PFLA含量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PFLA含量却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48.06%~57.78%和59.77%~68.68%。此外,种植植物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也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种植费菜和蒲公英可以降低滨海盐土土壤电导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同时其促进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可有效改善滨海盐土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滨海盐土是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增补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棚莴笋为对象,研究灌溉和氮肥有机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有机肥替代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其中灌溉+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增产23.88%,灌溉+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5.77%。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莴笋茎粗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土壤pH和盐分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因此,灌溉+氮肥有机替代可以明显缓解滨海盐碱土的土壤盐渍化,显著增加莴笋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江苏滨海盐土脱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滨海盐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盐平衡指数的概念,归纳出滨海盐土的三大脱盐技术,即雨水/微咸水淋洗脱盐技术、阻止毛管水上升减少根区聚盐技术和生物脱盐技术.在具体的滩涂脱盐改土实践中江苏省通过这3种技术的集成,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滩涂脱盐改土技术体系,包括养鱼改...  相似文献   

19.
啤酒大麦专用肥施用量对甘啤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年对啤酒大麦专用肥施用量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啤酒大麦专用肥施用量对啤酒大麦产量、蛋白质、筛选率、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应适当控制肥料的施用量,以啤酒大麦专用肥600kg/hm2为宜,不超过750kg/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通过沸石、有机肥的单施和混施,并结合泡田洗盐措施,研究其对滨海盐土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沸石粉250 kg和有机肥500 kg,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下降0.49个单位,土壤全盐含量降低42.2%,水稻实产增加11%。同时,施用该调理剂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三磷酸腺苷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