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灰泥田上开展莴苣“3414”肥效试验,研究灰泥田土壤供肥能力、莴苣氮磷钾施肥效应、莴苣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并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推荐施肥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对莴苣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25%,与土壤肥力呈正比。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为60.34%、 7.17%和16.39%,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当地莴苣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莴苣低产的土壤养分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175 mg/kg、有效磷含量12 mg/kg和速效钾含量67 mg/kg,高产的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252 mg/kg、有效磷含量34 mg/kg和速效钾含量230 mg/kg。莴苣最高产量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350.75 kg/hm2、100.97 kg/hm2和377.0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9∶1.08;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46.25 kg/hm2、98.86 kg/hm2和361.77 kg/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地调研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铜陵生姜产区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陵生姜产区农户氮素投入量偏低,磷素投入量过高,钾素投入量偏低,N∶P_2O_5∶K_2O平均为1∶1.05∶0.98,氮、磷、钾投入比例失衡;铜陵生姜产区土壤pH在4.1~7.6,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1.4 g/kg、1.3 g/kg、46.0 mg/kg、68.4 mg/kg和114.0 mg/kg,土壤酸化程度较为严重,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属中等水平,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应适当提高,在今后铜陵生姜产区养分管理中,应采取平衡施肥技术,适当增施氮、钾肥,减施磷肥,适当施用碱性调理剂并注意缩小区域间土壤养分差异的养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招远市6个乡镇进行了冬小麦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达到20mg/kg,磷素属高肥力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施肥增产效果越显著,土壤有效钾含量〈80 mg/kg,施用钾肥的经济效益最高。不同土壤肥力对产量和氮磷钾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产麦田全肥区的产量最高,并且全肥区的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高出缺素区,因此,要提高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必须氮磷钾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4.
南安市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安市花生主产区土壤养分条件下,研究氮磷钾对花生的增产效应以及推荐施肥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增产效果为NPK,施肥效益为NKP,氮磷钾产投比分别为6.2、3.8和4.0。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相应肥料利用率呈现负相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低肥力等级临界指标含量分别为65mg.kg-1、14.8 mg.kg-1、36 m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高肥力等级临界指标分别为120 mg.kg-1、52.6 mg.kg-1、133 mg.kg-1。氮磷钾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少,花生平均最高产量施N量为96.3±17.5 kg.hm-2,N∶P2O5∶K2O为1∶0.53∶1.29,经济施N量85.9±19.6 kg.hm-2,N∶P2O5∶K2O为1∶0.51∶1.25。  相似文献   

5.
农作制度对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期种植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特点及其与农作制度的关系,在浙江省范围内采集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的代表性设施草莓土壤,比较分析了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及p H值、电导率等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浙江省设施草莓土壤盐分积累不明显,电导率较低,但土壤酸化显著;土壤有机质以中低等水平为主,平均为23.9 g/kg;全氮处于中高水平,平均为1.5 g/kg;土壤有效磷积累显著,平均高达142.1 mg/kg;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为122.9 mg/kg;交换性钙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1235.5 mg/kg;交换性镁处于较低水平,平均为72.0 mg/kg。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后者低106.5μS/m、3.4 g/kg、0.6 g/kg、128.7 mg/kg和137.0 mg/kg;但土壤p H前者比后者高0.1个单位。研究认为,草莓-水稻种植制度下有利于缓解设施草莓土壤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减免氮、磷等养分的过度积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多年连续种植草莓、土壤养分含量极度丰富的地块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EN)、氮减量施肥(PK)和氮磷钾减量施肥(CK)3个处理,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草莓连续种植多年后,土壤养分含量极度丰富,化肥减量施用后,土壤中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不大,草莓累计成熟果数、总产量和商品果产品没有显著差异,但表现出PK和CK处理大于EN处理的趋势。EN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总酸含量最高,固酸比最低,口感最差。在土壤养分含量极丰富地块,氮肥减少23.5%,磷肥减少80.0%,钾肥减少63.6%后,草莓产量变化不大,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设施蔬菜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云港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棚土壤实行高氮、极高磷和高钾的施肥模式,致使养分投入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设施栽培土壤p H值逐年降低,平均由7.55降低到7.22,土壤养分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加12.86 g/kg,全氮增加0.28 g/kg,速效氮增加121.35 mg/kg,有效磷增加2.05 mg/kg,速效钾增加99.81 mg/kg,缓效钾增加152.12 mg/kg,且各养分的增加与棚龄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养分的迅速增加,说明设施栽培下施肥量过大而未被作物吸收,积累在土壤中。养分的过分积累,使部分设施出现了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土壤结构被破坏,养分含量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种植障碍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花椒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测定渭北旱塬花椒主产区4县(市)18个花椒园11个土壤理化指标研究花椒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其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旱塬花椒产区大部分花椒园土壤存在低有机质低氮高磷高钾低微(微量元素)现象,有机质含量为17.63g/kg,全氮和速效氮分别为0.89g/kg和38.37mg/kg,全磷和速效磷分别为0.78g/kg和26.18mg/kg,速效钾为152.2mg/kg,有效锌铁锰均为低水平,土壤为碱性。低氮程度最为严重,低微次之,土壤磷钾有不同程度富集,16.7%的土壤磷素极高,土壤养分失调,土壤肥力质量整体较低。建议:调查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氮磷钾配合,增施有机肥和氮肥,补充微量元素,控制磷素,稳定钾素等施肥。花椒实现目标产量158kg/667m~2,适宜养分N∶P∶K为15∶8∶9,一季需要施精制有机肥(猪粪)550kg/667m~2,尿素32.4kg/667m~2,普钙71.6kg/667m~2,硫酸钾13.2kg/667m~2。即每株施精制有机肥10~20kg,纯氮276g,磷(P_2O_5)208g,钾(K_2O)120g,折合尿素0.6kg/株,磷肥1.3kg/株,硫酸钾0.4kg/株,以叶面喷施补充锌、铁、锰元素。  相似文献   

9.
为花椒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测定渭北旱塬花椒主产区4县(市)18个花椒园11个土壤理化指标研究花椒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其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旱塬花椒产区大部分椒园土壤存在低有机质低氮高磷高钾低微现象,有机质含量为17.63g/kg,全氮和速效氮分别为0.89 g/kg和38.37 mg/kg,全磷和速效磷分别为0.78 g/kg和26.18mg/kg,速效钾为152.2 mg/kg,有效锌/铁/锰均为低水平,土壤pH为碱性。低氮程度最为严重,低微次之,土壤磷钾有不同程度富集,16.7%的土壤磷素极高,土壤养分失调,土壤肥力质量整体较低。建议:调查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氮磷钾配合,增施有机肥和氮肥,补充微量元素,控制磷素,稳定钾素等施肥。花椒实现目标产量158 kg/667m2,适宜养分N∶P∶K为15∶8∶9,一季需要施精制有机肥(猪粪)550 kg/667m2,尿素32.4kg/667m2,普钙71.6kg/667m2,硫酸钾13.2kg/667m2。即每株施精制有机肥10~20 kg,纯氮276g,磷 (P2O5) 208g,钾(K2O)120g,折合尿素0.6 kg/株,磷肥1.3 kg/株,硫酸钾0.4 kg/株,以叶面喷施补充锌、铁、锰元素。  相似文献   

10.
建德市不同农作系统肥料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樟良 《农学学报》2015,5(7):81-86
调查农田施肥现状可为深入了解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建德市31块定位农田连续5年的肥料结构跟踪监测,比较分析了8类农作系统农田的氮、磷、钾施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市农田肥料的投入量因种植方式、农户等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氮、磷、钾纯量的年总投入量在219.45~1526.55 kg/hm2之间变化,平均为734.70 kg/hm2;部分农田存在超量施用肥料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呈现增加趋势,其对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贡献平均约为10.89%;投入肥料中氮:磷:钾平均比例大致为1:0.6:0.6。经济作物的肥料施用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且有机肥及磷、钾肥被优先施于经济作物中。目前建德市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氮磷钾施用比例方面还不尽合理,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推广施用有机肥,增加粮食作物农田中磷、钾肥及有机肥的施用,以全面提升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11.
新乡市郊土壤养分分析与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城市郊区土壤养分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对新乡市郊区1 500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抽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郊区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34.61g/kg、全氮2.08g/kg、有效磷21.95 mg/kg、速效钾211.69 mg/kg,均属于高水平,但分布不均衡,其中,28.55%地块磷素含量偏低。同时,根据土壤肥力现状,提出了秸秆还田、稳氮、增磷、控钾、补微的施肥指导方针及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新平县果园氮磷钾投入现状,对新平县70个冰糖橙果园采用实地走访调研与土壤/果实样品采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县域不同冰糖橙果园施肥情况、土壤养分利用状况、果实养分携出状况,并根据产量进行果园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新平县果园全年施肥2~4次,以施肥3次为主,主要集中在2-3月、5月和12月,全县氮(N)、磷(P2O5)、钾(K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444.43、407.07、507.35 kg/hm2,投入比为1∶0.92∶1.14。土壤pH值和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6.08、17.97 g/kg,整体处于适宜水平;果园碱解氮平均含量为74.43 mg/kg,整体处于缺乏水平,78.26%的果园碱解氮含量较低;果园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1.57、245.05 mg/kg,整体处于高量水平,超50%的果园土壤有效磷/钾含量过高。新平县冰糖橙果园氮磷钾减施潜力分别为8.53%~70.31%、56.95%~87.35%和33.64%~78.69%。根据果园养分携出与养分利用效率,新平县不同产能冰糖橙果园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分别为82.39~386.80、33.89~163.59和69.20~299.25 kg/hm2。以上结果表明,新平县冰糖橙果园肥料投入量较大,引起土壤营养盈余,应针对不同产能的果园进行针对性施肥,增加有机肥投入,优化肥料施用结构。  相似文献   

13.
贵州有机茶园土壤肥力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有机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对贵州兴义市有机茶园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对土壤肥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兴义市有机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5.31,适宜茶树生长。有机质及全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平均含量为43.29 g/kg,全氮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98 g/kg和174.67 mg/kg,达到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Ⅰ级。但缺乏有效养分磷和钾,特别是速效钾含量少。其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4.00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51.67 mg/kg,最小值为20 mg/kg,处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Ⅵ级很缺乏型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异系数高达45.55%,速效钾含量变异系数36.51%,表明茶园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养分含量分布极不均衡。在高海拔有机茶园施肥管理时,应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注重科学平衡施肥,以提高有机茶园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玉米种植与土壤氮磷钾平衡间的关系,对2017~2020年吉林省松原市玉米种植土壤氮磷钾变化及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2019年,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均值变化不明显;2020年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均值急剧下降;2017年的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均值含量均值最高,分别为48·64,198·89 mg/kg;2018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最低,为164·86 mg/kg;2020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与2019年差异不大,为177·12 mg/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水平下,草莓一个生育期内土壤中pH值、电导率值、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EC值、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在草莓生育前期大幅下降且生长结束期后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幼苗期水平,其中不同配比施肥对生育期前后土壤酸碱性无显著影响(P0.05);0~20、20~60 cm土层EC值、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施肥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但在施肥量水平达到S-F (N 270 kg/hm~2、P_2O_5 180 kg/hm~2、K_2O 240 kg/hm~2)时,0~20 cm土层土壤EC值达到1.255 mS/cm,硝态氮含量达到532.5 mg/kg,此水平下造成硝态氮在生长结束期的累积,加大土壤盐渍化的产生风险;综合考虑,施肥水平为S-E (N 180 kg/hm~2、P_2O_5 120 kg/hm~2、K_2O 160 kg/hm~2)时,既能满足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可以避免硝态氮的累积,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农田养分平衡状况,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优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较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7.6%和6.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水稻肥料当季回收率分别提高6.8和8.4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9 kg/kg和3.1 kg/kg,偏生产力分别提高5.6 kg/kg和5.4kg/kg,养分收获指数分别提高4.4和4.5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氮、磷、钾最大吸收速率,并可提高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养分积累量。与试验起始时相比,传统施肥处理0~90cm土壤无机氮与0~3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3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试验起始时变化幅度较小。水稻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的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7.6%和93.5%,磷盈余量分别下降87.7%和77.4%,钾亏缺量分别下降23.6%和23.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大棚辣椒施肥技术 1.施肥比例 亩产3500~4500kg的大棚辣椒生产,整个生育期需吸收利用纯氮25.0kg、纯磷7.0kg和纯钾37kg,综合考虑当季施肥利用率和土壤供肥等因素,我县种植大棚辣椒的施肥比例要求为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500~4000kg,化肥施用纯氮52kg、纯磷20kg、纯钾45kg。  相似文献   

18.
油-稻轮作制中供氮水平对作物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条件下探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90、180、270、360 kg/hm2)对油(华油杂9号)-稻(丰两优香1号)轮作下作物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生育前期氮磷钾积累量无显著变化,120 d后氮磷钾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差异显著。磷素积累量在直播180 d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180 kg/hm2处理积累量变化最大,与270、360 kg/hm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27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磷钾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磷素积累量以270 kg/hm2处理最大,180、270、360 kg/hm2处理下,钾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油菜季施用较高氮肥来保证油菜对氮磷钾吸收基础上,后季水稻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便可保证其对氮磷钾的吸收;从整个轮作周期农田氮磷钾平衡状况看,除不施氮肥外,其他处理农田土壤氮素均处于盈余状态,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在投入相同磷钾肥情况下,土壤磷素盈余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70、360 kg/hm2时,磷素出现亏缺,不同氮处理的农田钾素均处亏缺状态,且亏缺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苹果园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苹果园化肥投入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状况。[方法]对25个农户苹果园化肥投入进行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为839.6、520.4、899.7 kg/hm2,氮磷钾养分的投入比为1.00∶0.62∶1.07。0~60 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53.49、70.73、180.10 mg/kg,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比例为1.00∶1.32∶3.37。[结论]苹果园化肥投入总体水平比较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总体偏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大棚苦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棚苦瓜施肥技术 1.施肥比例亩产5000kg以上的大棚苦瓜生产,应综合考虑当季施肥利用率和土壤供肥等因素。种植大棚苦瓜的施肥比例要求为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6000kg,化肥施用纯氮85~100kg、纯磷30—35kg、纯钾70~75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