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百农207是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欧行奇教授主持育成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0。经过连续三年多地示范表现突出,是当前黄淮南部麦区最受关注的品种之一。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百农207表现七大优点1.1产量三要素协调,高产潜力大一般亩穗数41万~42万、穗粒数38~39粒、千粒重41~42 g,亩产550~650 kg,最高亩产可超750 kg。1.2春季生长发育稳健,抗倒春寒能力强春季生长发育受温度波动影响小,抽穗期相对稳定,倒春寒发生概率低、危害轻,花粉量大、结实性好、穗粒数多。  相似文献   

2.
<正>品种名称:百农207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0选育单位: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16/百农64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宽大,叶深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早春发育较快,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3.
<正>豫麦13号(原名郑州891)系以广泛适应性品种百农3217为母本改良育成。在1989、1991年分别由河南省和全国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较百农3217耐肥、抗病、抗寒、耐穗发芽,抗干热风,千粒重与成穗数均较百农3217高而且稳定,因而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泛。目前,在河南、安(转封三)(接封四)徽、江苏、山东等省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并仍在迅速扩大种植,成为接替百农3217、西安8号等品种的主要接班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豫麦13号属半冬性、字穗型、半矮杆  相似文献   

4.
2013年,连麦8号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秋播引进在新沂市唐店镇龙河村种植。经田间观察记载,连麦8号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穗层整齐,穗型中等,抗寒性强,抗倒伏,产量高,熟相好,优势比较明显。2015—2017年连续4年在新沂市推广种植,大田表现较突出。本文重点介绍了连麦8号在新沂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百农3217、郑麦9023、周麦18、矮抗58、百农207为材料,采用20%PEG 6000营养液培养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贮藏物质转运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萌发12 d的小麦种子相比,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籽粒质量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下降;根长度、根数量、幼苗和根系生物量随着水培天数延长而增加,轻度干旱能够促进根的伸长,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小麦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受到抑制。干旱胁迫抑制了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从20世纪80年代审定的百农3217到2013年审定的百农207,小麦品种间发芽势、发芽率表现为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趋势;干旱胁迫对周麦18、矮抗58发芽势、发芽率影响较大;百农207在干旱胁迫下一直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及根冠比;百农3217的籽粒利用效率较高。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0世纪80、90年代的品种抗旱性高于现代品种。  相似文献   

6.
秀优5号(秀水110Ax秀恢6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三系密穗型杂交中熟晚粳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审稻2006058)。该组合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索小麦品种百农207在河南中部地区最佳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组合,建立百农20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种植密度的4个水平和施肥量的4个水平,共16种组合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产量、株高、每穗粒数性状影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穗数、千粒重、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影响显著,百农207在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施肥量为750 kg·hm-2组合条件下产量表现最佳,为7 359.0 kg·hm-2。  相似文献   

8.
豫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连续降雨后,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程度,结果表明:在14个供试品种中,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正常种子比率较高,周麦18、淮麦33、华育116和周麦22的正常种子比率较低;百农219、济麦22、华育198和百农207的萌动种子比率较低,周麦22、淮麦33、矮抗58和华育116的萌动种子比率较高;百农207、济麦22、百农219和15-319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低;华育116、周麦18、西农979和周麦22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高。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抗穗发芽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9.
正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浚麦K8是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以开麦18为母本,以百农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麦2012002。该品种适合在河南省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中早茬地块种植。一、特征特性浚麦K8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24.7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晚熟0.2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好,叶色浓绿,分蘖成穗率中等;春季发育慢,抽穗晚。成株期旗叶较宽大,株型半紧凑,穗下节短,株高75~80厘米,茎秆较粗。  相似文献   

10.
春优84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晚粳稻,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4年该品种作为连作晚稻在婺城区种植,表现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耐寒性好、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总结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H优518     
《中国农业信息》2013,(14):43-4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20品种名称:H优518选育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H28A×51084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9天,比对照金优207短0.5天。株高96.2cm,穗长22.3cm,穗顶部分  相似文献   

12.
小麦百农207特征特性及高产攻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高产示范和高产攻关技术研究,总结了小麦百农207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精选种子与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18品种名称:淦两优602选育单位: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安湘S×淦恢3号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1天,比对照金优207长3.9天。株高106.7cm,穗长23.5cm,每667m2有效穗数18.8万穗,每穗总粒数161.6粒,结实率  相似文献   

14.
正百农207是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教授主持育成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证书编号:国审麦2013010;品种权号:CNA20100464.3。经过连续多年多地种植表现突出,推广面积迅速上升,2015年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是目前河南省及黄淮南部  相似文献   

15.
抗白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南农9918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本所育成的高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表6VS/6AL易位系与丰产适应性好的扬麦158杂交,再用扬麦158回交,通过连续多代抗白粉病鉴定、外源易位染色体分子、细胞遗传学追踪和农艺性状鉴定,选育出高抗白粉病的高产新品系南农99-18。经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该品系均表现高抗白粉病,具有穗大,粒重的特点,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1.88%-2.20%。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南农9918。该品种较好地综合了簇毛麦高抗白粉病及扬表158的丰产适应性,适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市属于亚热带季风的气候,气温较高且湿润多雨,这种气候有利于杂交水稻的生长和成熟。中浙优8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属于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交籼稻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浙审稻2006002,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2013年引进建瓯市小松镇经三年种植,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米质优。适合在我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浙糯优1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杂交晚糯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302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糯性佳的优点,适宜在浙江省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品种全生育期152.4 d。1.2植株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剑叶细长略披,分蘖力较强,穗颈节较长,弯穗形,粒大,着粒较稀,谷壳黄亮,谷粒椭圆形,稃尖无色,偶有短芒。  相似文献   

18.
正大999是广西区种子公司从襄樊正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区各地推广,2004年种植面积已达3300多hm^2。在南宁、河池、百色、柳州、贺州、桂林等地推广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果穗硕大、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区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瑞麦618(审定编号:皖审麦2017006)为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占经营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亲本来源为烟农19/连麦2号,经常规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瑞麦618兼顾了高产优质两大优势,经过了四年的市场考验,已经成为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各县、市用种者热评的好品种。本文通过对2019-2021年连续三年瑞麦618产量要素和2020年9个繁殖基地籽粒样品的品质参数的分析,同时针对该品种进行配套的良种良法探索,结果表明:(1)瑞麦618的穗粒数是影响和制约其产量的关键因素;(2)瑞麦618的品质分析,其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稳定时间、吸水率等参数,均达到国家标准中强筋水平;(3)瑞麦618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在整地、播种、施肥、化控几个环节做到更加精细。  相似文献   

20.
洛麦21号是洛阳市农科院最新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06年4月顺利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11)。该品种2006年引入偃师市小面积试验示范种植,产量表现突出,如高龙镇大屯村种植50亩实收平均亩产达649kg,刷新了洛阳市小麦单产记录。2007年又经多点试种成功后,2008年作为小麦良种补贴品种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