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正是防灾减灾关键时期。据中国气象局预计,6月19日起,江南、华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在35-39℃之间,局部可达40~41℃;高温天气将持续10d以上。持续高温天气,可能使处于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的早稻遭受高温热害。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高温热害防范工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据气象局预报,6月19日起江南、华南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5℃-39℃,并持续10天以上。持续高温不利于早稻授粉和灌浆,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针对当前早稻长势和气象条件,农业部提出加强后期田间管理、避免和减轻高温热害的指导意见。以水调温,加强水分管理。在抽穗扬花期,出现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要及时灌深水,使田间保持水层4-5厘米,有效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调节群体小气候,提高结实率。在灌浆结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一般每年从7月下旬开始进入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5~39℃,局部可达40℃,高温天气将持续20天以上。此期间,湖南中稻正处于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一季晚稻处于分蘖及幼穗分化期,双季晚稻正处于返青分蘖期。针对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提出如下水稻高温天气热害防控培管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遭受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证明,在开花期,35℃以上的高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庆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水稻抽穗扬花与灌浆结实两个高温敏感期为切入点,确定了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并划分轻、中、重度3个等级,利用重庆34个气象站48年(1961~2008年)日平均气温与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稻高温热害尤其是重度高温热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水稻抽穗扬花期,重庆东北部、中部、西南部高温热害较重;灌浆结实期,长江河谷地区高温热害重.  相似文献   

6.
2016年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7月22至8月2日、8月10-25日湖北省先后出现两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湖北省中稻抽穗扬花和灌浆造成了一定影响.据调查,湖北省大部中稻都遭遇了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结实率下降明显.部分中稻灌浆期再度遭遇高温热害,千粒重也有所下降,2016年夏季高温热害对湖北省中稻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除了高温热害,前期的梅雨期暴雨洪涝也对中稻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分蘖期受淹.有效穗减少,也是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遭受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证明,在开花期,35℃以上的高温持续I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高度不育,其中已开放的花受害最大。一般要损失10%左右。严重的可达20%以上,是影响水稻高产优质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气象局预计,未来10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持续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在35~39℃的高温天气,局地超过40℃,高温日数5~8天。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易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造成热害。为此,农业部紧急部署高温热害防范工作。一是广泛动员战高温。二是及  相似文献   

9.
<正>一、高温伏旱对水稻的危害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因高温危害,造成减产,高温对这一时期的危害主要是在两个阶段:一是扬花前后,使花粉的生活力减弱,使授粉不良,空秕粒增加而降低结实率。二是灌浆时期,使灌浆速度减缓乃至停止,造成秕粒增加,粒重下降,使之早衰早熟,称之为高温逼熟现象。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早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长沙地区(2012~2014年)为例,结合田间试验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探讨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段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春季返青拔节时的阴雨寡照天气;夏季抽穗—成熟阶段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受返青拔节期阴雨寡照影响,早稻植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都降低。抽穗—成熟期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减缓了作物灌浆速度,降低了千粒重,但这些气象灾害对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影响。长沙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营养阶段的阴雨寡照和生殖阶段的高温热害,尤其是前者对最终产量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自贡地区水稻生长经常遭受高温热害的影响。介绍了自贡市水稻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其结实的危害机理,初步分析了2017、2018年自贡稻区高温热害对该区域水稻生产影响特点。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应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高温逼熟的危害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若遇高温,往往会受害而造成减产。高温对这一时期的危害主要是在两个阶段:一是扬花前后,使花粉的生活力减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四川省4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0—2012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逐日气象资料,选取早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四川省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评估模型,并利用1994—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站代表点的水稻千粒质量、四川灾害大典对灾害记录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高温持续日数是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温热害评估计算模型,其准确率较高,可以用来定量评价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据此确定的高温热害评价指标:高温热害指数Y0.35时,发生重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率10%;在0.25Y≤0.35时,发生中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10%;0.1≤Y≤0.25时,发生轻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  相似文献   

14.
<正>早稻从抽穗到蜡熟,正值"小暑南风十八朝"的高温季节。在此期间,35℃以上的高温连续出现,对早稻尤其是杂交早稻高产极为不利。如果此时再遇上空气干燥,则对早稻生产的影响就会更大。高温热害对产量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早稻抽穗前后各10天对温度敏感,日平均温度达35℃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度以上持续高温,水稻根系早衰,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11):37-37,39
夏季天气温度高,经常出现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情况,而水稻在夏季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稻米产量、质量形成时期,那么夏季水稻种植如何防控高温热害?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何防控高温热害,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水稻在开花和抽穗结实期遭遇高温危害,是出现授粉不良、灌浆停止、秕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利用海南省2005—2016年早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计算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与早稻结实率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高温热害规律及其对海南早稻结实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确定35℃为海南早稻高温热害积温的界限温度最合适,36℃为海南早稻高温热害时数界限温度最合适;海南早稻抽穗乳熟期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对结实率的影响规律均可由一元二次函数来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61和0.60,且结实率随着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的气温观测数据,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模拟中稻生长季内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发生几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中稻遭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几率较小的抽穗扬花适宜期时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州市一季中稻抽穗扬花适宜期持续时间呈现增加趋势,每10年平均增加2 d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6月中旬至7月,都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早稻的正常开花灌浆,农谚"高温逼熟"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早稻灌浆的适宜温度是25~28℃,高于32℃就会受到影响,35℃以上的高温就有明显的影响。在生产上观察发现,在早稻盛花期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高于35℃,敏感期35℃以上的高温持续1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高度不育,其中已开放的花受害最大。危害主要发生在白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在开花及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5~28℃,日最高气温34℃。当持续数小时的高温极易导致水稻开花期颖花败育,造成空壳率大幅增加。灌浆期的高温也对产量形成不利,35℃以上的高温加快籽粒灌浆,引起秕粒和早衰,缩短灌浆期,对水稻的千粒重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水稻最终的经济产量。因此,开展水稻的高温热害分析迫在眉睫,也是做好水稻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1.以水调温,降低冠层温度。当早稻灌浆结实期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时,田间可灌深水,保持5~6厘米水层,增加田间湿度,改善稻田"小气候";也可日灌夜排,加快水稻叶片蒸腾,降低冠层温度。切忌后期断水过早,防止出现高温逼熟。2.追施粒肥,促进恢复生长。高温天气过后,对于受害较轻田块,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