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桩盆景爱好者在创作盆景作品中,若能正确把握树桩盆景艺术的某些特性,对指导实践,提高创作水平大为有益。一、桩坯自然美的发现性桩坯自然美的发现,在盆景创作中相当重要。发现一个好的桩坯,往往是一个好的盆景作品成功  相似文献   

2.
盆景——顾名思义,是用盆作栽体,养植经艺术加工后成观赏性植物的泛称。一树二盆三几架,好的盆景作品离不开合适的配盆,不同的地方流派和使用习惯,对盆都有不同的爱好和要求,因而促进了各式盆景用盆的创作发展,各式形状多种规格、材质的盆景盆使盆景人士在创作时能因景因势选用,丰富了盆景的艺术内涵。盆景创作高手对用盆相当考究,个别配盆还专门量身订造,以提升盆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遐思。要使作品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原料,使作品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中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相似文献   

4.
秦翥翊     
秦翥翊,1947年7月生于广西阳朔,1966年开始从事园艺工作,1970年起迷上了盆景艺术。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之滨,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为他创作独特的山水盆景奠定了基础。他常常不辞辛劳,遍访名山,有时冒着生命危险,进深岩,攀高峰,漫山遍野地寻找制作盆景的素材,甚至忍饥受饿、风餐露宿也在所不辞。为了创作出具有美妙意境的作品,他除了向大自然学习外,还深入研究古典文学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构图章法,著有《盆景漫笔》。此文由中国新闻社采用后,先后被香港《文汇报》、《大公报》转载。1978年,在首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中,他的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被作为佳作  相似文献   

5.
周永友,浙江省上虞市人,1943年出生,1964年入伍,大专文化程度,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政委,业余热爱盆景艺术,重视盆景艺术发展,20余年来培育、创作各类盆景近百盆。其作品在河北省盆景精品展览评比中多次获奖,在第二届全国盆景博览会获得佳  相似文献   

6.
从历届全国及省级盆展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盆景艺术从形式到格局都具有新的突破。不少作品都以较强的艺术内涵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立意布局上,已不满足于靠简单规范的形式表现景物,而以明确的主题喻示其艺术底蕴,向更高层次的意境深度开拓。如上海段子敏的《丛林狮吼》,以“狮吼”为鲜明主题,用太湖石为素材,“狮尾”部栽植小叶虎刺,点出丛林景观效果。该作品大胆采用艺术的奇特手段,既体现出“雄狮”猛健的壮观神韵,又具有浓郁的山水风情,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布局独特,立意新奇,使人顿足留连,耳目一新。盆景和中国画异曲同工,讲究“意在笔先”,但创作所采用的材料不同,能表现的意境深度也各有差异。中国画是平面构图,而盆景创作则是利用具体材料表  相似文献   

7.
在2007辽宁盆景艺术研讨会上,盆友林川带来一件用当地产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还有一些作品照图。赏阅之余,倍感林川多年的心血和历炼、作品终有成就。在制作中,对当地产石材的运用和掌握表现比较充分。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创作心路和从艺历程及他的文化涵养。诸多爱好,在盆景艺术创作中使他受益。他的作品突出意  相似文献   

8.
罗汉松,竹柏科常绿乔木,喜暖畏寒好湿,是园林绿化盆景造型的好材料。笔者在多年的盆景创作中,对悬崖型盆景尤为喜好。现结合悬崖型罗汉松盆景作品《流云滴翠》的创作和管理谈几点体会。悬崖型盆景的制作,首先要进行选材,然后根据  相似文献   

9.
朱宝祥是江苏南通工人文化宫园艺师,是著名通派盆景艺术创始人之一。他今年73岁,已从事盆景创作50多年。他的作品《巍然屹立》在1978年全国盆景展览中获一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首届花博会于2002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在南昌举办,展示出近20年来革命老区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花卉产业的发展、文化艺术的普及、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展地共分室外园林人文景观和室内花卉、盆景、根艺、赏石、科技等两大展区。为了给首届花博会增添光彩和展示江西盆景艺术发展水平,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江西籍会员,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参展人数与作品均居省级历届展会之首。作品亮丽多彩,风格各异,品位较高,表现出赣鄱大地的盆景艺术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作品均以园培树材和中、小型为主,表达出协会会员在新时代的创作理念和对中国盆景艺术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以实实在在的范典,表达出他们对“老、大、  相似文献   

11.
吕坚     
吕坚,1952年生于江苏南通。1979年开始业余从事微型盆景创作。1984年转入专业盆景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是近年来颇有成就的年轻盆景艺术家之一。他曾遍游黄山、峨嵋山,到过世界屋脊西藏,饱览祖国名山大川,为盆景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大奖,被人们誉为“指尖上的园艺”、“掌中诗画”。 1985年7月,吕坚赴西藏参加拉萨饭店的建设。他创作的大型山  相似文献   

12.
有人提出盆景工厂化生产,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盆景创作是一种个体的艺术活动,作品往往反映个体的审美情趣、艺术造诣、技术水平。一个兰图,大家照做,千佛一面,把盆景艺术搞成印刷品一样,这样会大大降低盆景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欣赏趣味。如法泡制的设想,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沈水泉先生1950年出生,酷爱盆景艺术,潜心钻研三十余年之久,造诣精湛,创作的盆景作品格调高雅,在历届全同及省级展览上获得多次金奖。  相似文献   

14.
盆景创作中(主要指树木盆景)枯荣对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及创作技法,也是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汲取借鉴而来的,它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比较早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在盆景创作中仍普遍在用。其艺术特点是利用素材已有的受自然风霜雨雪磨砺和兽虫践踏而形成的枯干枝部分,巧妙雕刻修饰;也可利用造型中必须去掉的部分活的枝干,依据作品整体构图布局的需要,用作点缀,以枯衬荣,与树木的枝繁叶茂、鲜花硕果  相似文献   

15.
沈水泉先生1950年出生,酷爱盆景艺术,潜心钻研三十余年之久,造诣精湛,创作的盆景作品格调高雅,在历届全国及省级展览上获得多次金奖.其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展示了杭州盆景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传承了前人长处,发扬了自我  相似文献   

16.
百年树木     
《中国花卉盆景》2010,(2):47-47
在首届厦门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上,认识了盆艺多冠王、《阅历雄姿》的主人柯成昆先生,被其作品富有的高雅与禅意所撼动。然而直到探访他那陈列着各种盆景的偌大院落,才切实了解到柯先生对盆景艺术乃至厦门花卉盆景发展的热忱与用心。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中国盆景艺术是一座殿堂,那么,地方特色就是构筑殿堂的砖瓦。地方特色奠定了中国盆景的基调,是中国盆景独有的亮点。中国盆景艺术之所以能异彩纷呈,青春常在,领军世界盆景艺术,皆为地方特色之功。没有地方特色就没有中国盆景艺术昨日的精彩和今日的辉煌。地方特色是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形成的基础。盆景是最受环境、土壤、气候、素材、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人们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盆景创作,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由上述因素造就的规律行事,创作出风格相近的盆景作品来,这种因地域而产生的相近风格就被称为地方特色。而随着地  相似文献   

18.
悲剧意识与盆景创作初看起来,似乎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当我们探讨了盆景艺术所表现的壮美和崇高,以及在创作中刻意追求这种壮美和崇高的途径时,我们就不难发现,盆景创作中悲剧意识的存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台北著名盆景艺术家梁悦美教授从10月初起对桂林进行短期访问。梁教授系台北市盆栽树石会创始人,现为台北市盆栽树石会永久名誉会长。多年来,她凭着对盆景艺术的热爱,创作了大量优秀盆景作品,并对盆景艺术理论苦心研究,著有《盆栽艺术》。为了让盆景艺术推广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她经常飞往美国各州进行讲学,并任美  相似文献   

20.
今年94岁高龄,早在28年前倡导岭南盆景艺术风格并出版《文农盆景》一书的伍宜孙博士,1994年获得“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之后,虽年迈体弱,仍时刻不忘祖国盆景事业的发展,并身体力行,不断创作出新作品。如1998年为庆祝香港永隆银行创办65年而出版的年历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伍宜孙先生盆景作品的雄伟苍劲、自然古朴的画面,也从这些画面中欣赏到作者气度不凡的艺术个性。如果说,中国盆景显著的艺术特征是极富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