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操作规程 1.秧床准备 秧床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秧床要整平整细.颗粒不能超过直径2厘米.秧床宽度6.4厘米、长度30米左右为宜,每667平方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5千克. 2.床土准备  相似文献   

2.
一、操作规程 1.秧床准备 秧床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秧床要整平整细.颗粒不能超过直径2厘米,秧床宽度6.4厘米、长度30米左右为宜,每667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5千克。  相似文献   

3.
一、秧床准备 秧床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菜地,整平整细,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厘米。秧床的宽度根据地形而定,以6.4米为佳,棚长一般在30米左右为宜,每667米^2秧床上撒二铵10千克、尿素5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一、育秧管理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米2,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米2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5.
一、育秧管理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平方米,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平方米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6.
一、育秧管理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平方米,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平方米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乌苏市百泉镇小农场种植无壳南瓜18.6公顷,品种为金苹果无壳南瓜。此品种秧长仅30厘米,自然授粉,生育期100天左右,籽需20~40天后熟方可饱满,667米2产瓜籽130~160千克,并产老熟瓜肉3 000千克左右,瓜肉是牲畜的优质饲料。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沙质壤土。二、施足底肥结合秋翻,667米2施优质农家肥3 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南瓜专用肥20千克、硫酸钾5千克。有条件还可667米2施入100千克腐熟油渣。  相似文献   

8.
一、培育旱地壮秧: 1 科学施肥,精整秧床.选择土壤肥活疏松、排水方便的旱地作秧床,冬季667米2(1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播种前7天,每667米2秧床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100~200公斤、氯化钾25公斤.床土浅旋耕或耖耙3次以上,使肥料均匀拌入15厘米土层中,然后开沟做秧板,精整板面,达到面平土碎.  相似文献   

9.
畦床的准备 选择封行的桃园,在距桃树40~50厘米的地方,向外挖南北向的畦床,宽1.2米左右,长8~10米,并且挖筑与畦等长的丰产埂。 原料配制 原料有棉籽壳9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膏粉2千克,生石灰3千克,另外用多菌灵100克,水130~140千克。把原料充分搅拌均匀,覆膜堆制5~7天,此期间翻堆1~2次,然后散堆凉至常温,即可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5号。2.肥料用量常规施肥:667米2基施磷酸二铵15千克、三料10千克、硫酸钾5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40千克,667米2滴施滴灌肥35千克。配方施肥:667米2基施三料15千克、硫酸钾15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53千克、硫酸钾10千克。3.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处理,随机排列,无重复设计,每个  相似文献   

11.
温室西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播种 1.1做床 苗床选在温室中部,床长5-7米,宽1.2米,四周土埂高20厘米。 1.2营养土配制采用前几年未种过棉花、茄子、葫芦科作物的肥沃土壤表土6份,农家肥4份,再按每米3加入磷酸二铵1千克、草木灰7-8千克(或撒优质复合肥撒可富1-1.5千克,50名多菌灵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12.
<正> 响水县在小尖、响南等乡镇推广应用“大棚浅水藕—青菜秧—秋延后番茄—冬芹莱”丰产高效栽培模式,一般每667米~2产浅水藕1300~1500千克,青菜1200~1500千克,番茄4500~5000千克,芹菜5000~6000千克,合计收入达1.8万元左右,且实现了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的目的。大棚浅水藕栽培 1.精整藕池。3月上旬,选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田块,每  相似文献   

13.
孙亮 《农村科技》2011,(4):26-27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①硫酸钾镁肥最佳用量试验设K0、K1、K2、K3和K4不同钾肥用量处理,其中K2为理想处理(K2O:5千克/667米2),硫酸钾镁肥667米2用量梯度为:0千克、11.4千克、22.7千克、34.1千克、45.5千克,各处理统一667米2施用尿素37.42千克、磷酸二铵36.1千克,3次重复,小区面积33.6米2。  相似文献   

14.
一、苗圃地准备 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日照好、稍有坡度的倾斜地.土层选择深度0.9米以上,地下水位1.4米以下,pH值在6.5 ~7.5之间的中性壤土、沙壤土和微粘壤土.翻耕在秋冬季完成,翻耕深度在30厘米以上.翌年早春圃地消毒,每667米2用辛硫磷(50%)1.5~3.0千克加入细土配成毒土30千克,均匀撒于土壤中.作床时,每667米2用50%多菌灵4~6千克或用75%甲基托布津配成毒土,均匀撒于苗床上. 二、施基肥  相似文献   

15.
一、苗床准备 每个水稻育秧棚长80米、宽6米,在5月底~6月初水稻秧苗出棚后,晒棚,旋地,平整秧棚苗床,将长80米的秧棚分成4段20米×2.7米的小苗床,便于苗床土地平整,并在中间留长80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的过道.秧棚平整完后,盖遮阳网,并用50%多菌灵、20%络胺酮或500倍液高锰酸钾溶液在傍晚20:00时喷洒于地面消毒,1天后铺膜. 二、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选用丹麦基质,按基质、蛭石3:1比例配制,将粉碎后的磷酸二铵1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拌入1米3营养土中,拌匀后洒水,要洒透营养土,用薄膜盖上,堆闷6~8小时后,使营养土达到手握成团、手松落地即散程度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试验设计1.供试作物棉花30-8。2.供试肥料常规施肥:底肥667米2施尿素25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硫酸钾5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分4次施,每次5千克。配方施肥:667米2施复混配方肥70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前4水,每次667米2施用尿素5千克;空白地不施肥。  相似文献   

17.
一、栽培条件 1.土壤条件 选土地乎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有机质含量》10克千克、碱解氮含量≥40毫克/千克、速效磷≥16-10毫克/千克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为宜. 2.灌溉条件 采用节水灌溉,保证滴灌系统配套且有良好水源,全生育期667米2灌溉定额300-350米3,生育期灌水10-14次. 3.施肥条件 番茄根系发达,为喜肥作物.施肥应当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为指导.667米2施厩肥2000千克做基肥.667米2施化肥总量80千克以上,其中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培育好后专田,育秧后可种植蔬菜等,不宜再栽种水稻。二、秧床施肥秧床要施用酸性肥料,农肥以猪粪为好,而且必须腐熟捣细,禁施生粪和尿素、氯化钾、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每平方米秧田施入腐熟猪粪10千克,纯氮10~18克,纯磷25~40克,纯钾20~30克。如床土质地粘重、板结,应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主要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量700~750千克。收获穗数40万~50万穗/667米~2,每穗70~80粒,千粒重24~26克。2.化肥施用指标化肥使用总量为50~60千克/667米~2,其中三料磷或磷酸一铵、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35~4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20.
一、北疆皮棉200千克/667米2高产情况 2003年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北疆皮棉200千克/667米2以上高产棉田出现在农5师81团和农6师共青团农场.其中农5师81团10连1#-南2条田,每667米2收获密度1.74×104株,总铃数9.38×104个,单铃重5.2克,衣分42%,创造单产皮棉209千克的高产记录.该条田播种前每667米2基施羊粪1.5吨、油渣20千克、尿素2千克、磷酸二铵12千克及1:50的尿素增效剂,整地前每667米2地用100克的禾耐斯除草剂处理.采用膜下滴灌"小三膜十二行"播种方式,20+40+20+60厘米宽窄行覆膜栽培,株距9.2厘米,实行精量点播,栽培品种为该团自选品系81-3.生育期膜下滴水11次,滴水总量为312米3,滴施尿素33千克和滴灌专用肥9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