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柠条豆象是柠条种子的主要害虫,在三北地区柠条林中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柠条种子的产量和质量。2002年~2004年,据陕西省米脂县森防站调查,柠条豆象危害种子达9%~20%。2004年,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柠条豆象被列为第75位。随着柠条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全国各地对柠条种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陕北是柠条种子的主要产区,种子调出量不断增加,因此对柠条豆象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柠条开发利用及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介绍了防风固沙灌木柠条的开发利用方式与管理技术。柠条后续产业开发利用包括加工成饲料、作为造纸和纤维板的原料、薪炭材用途、医药用品、栽培基质,为柠条林的经营利用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措施,可以提高柠条林的经营收益和提高群众对柠条林的管理维护意识,进而加强柠条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提高柠条林的生长周期,进而提高生态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3.
柠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防沙治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解该地区柠条资源的现状,对张家口康保、沽源、张北和尚义4县柠条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康保、沽源、张北和尚义4县柠条总面积73660hm~2,康保县最多,占总面积的51.6%;人工林多,天然林少,主要栽植于退耕还林地,主要为带状和块状造林模式,中幼龄居多,近熟林和成熟林少;柠条人工林生物质年均产量达5085.7t;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滩涂和退耕地等较好土壤条件适宜柠条生长,平茬能促进柠条更新复壮。随着林龄的增加,柠条林相继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死等现象,其生态效益显著下降,经济利用率较低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进行更新复壮,科学进行管理和经营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4.
柠条种实害虫的种类、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特性,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灌木树种。目前,在我县是主要的栽培灌木。近几年来,由于柠条种实害虫的为害,致使种子产量、质量显著降低。一般为害荚果达14.5~46.3%,为害种子达22.5~28.5%,成为柠条种子经营上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场从1966~1978年,先后对为害柠条种子的害虫种类、生活史、习性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所得资料整理如后。一、柠条种实害虫的种类调查根据我场几年的调查研究,现已发现为害柠条种子的害虫主要有5种:  相似文献   

5.
柠条是晋西黄土高原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亦是畜牧业的良好饲料资源。分析了管涔山林柠条资源状况,探讨了开发柠条资源、致富林区群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柠条是一个优良的耐寒、耐旱灌木树种,过去在营林生产上只强调乔木树种,因而一度时期曾被忽视。本文介绍了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对于人们重新认识柠条、大力营造柠条林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柠条以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风沙等强大的生态适应性,特别适宜河北坝上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和沙质土壤条件,是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然而随着柠条林龄的增加,在坝上地区种植较早的柠条相继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死等现象,生态效益显著下降。该研究通过柠条平茬试验及分析,旨在达到规范柠条平茬作业、促进柠条生长、加速衰退柠条更新、减少因柠条平茬而造成的风蚀沙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可促进柠条生长和新梢萌生,平茬后地上部生长量显著增加,以距地表5cm处平茬效果较好,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柠条生长、更新,同时也可减少风蚀的发生。11a生中龄柠条平茬后效果最佳。从有利于更新复壮的角度考虑,柠条最适平茬时期是10~15a;从促进生长和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平茬也可在6~10a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沙柳、柠条、紫穗槐3种沙区植物的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沙柳的主要害虫为沙柳木蠢蛾;危害柠条的主要害虫有柠条豆象、柠条种子小蜂、灰斑古毒蛾;危害紫穗槐的主要害虫为紫穗槐豆象、枣大球蚧。并描述了这些害虫的习性和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柠条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元芳 《中国林业》2010,(10):53-53
柠条为豆科锦鸡儿属几种灌木饲用植物的俗称。主要栽培种是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柠条耐高温、干旱和瘠薄,抗严寒,造林极易成活,是青海省民和县重要的灌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姚爱荣 《中国林业》2009,(20):47-47
柠条因其抗逆性强、极耐干旱成为山西省河曲县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栽植树种。但由于造林模式单一、管理粗放等原因,近年来随着柠条面积的不断增加,柠条豆象的发生也逐年严重,极大影响了柠条种子收获和林木自然更新。为此,笔者研究探索了山西省河曲县柠条豆象的危害特点及成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勤绿洲治沙造林以梭梭、柠条、沙拐枣为主要树种,经多年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梭梭、柠条、沙拐枣在民勤地区均能实现一定量的自然更新,更新量与当年降水量及降水的理想分布呈正相关;梭梭更新一般发生在春季,但春夏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秋季也有少量更新,而柠条、沙拐枣的更新以秋季为主,翌年春季也有更新;3树种自然更新对林木盖度增加几无影响,6年间梭梭、柠条、沙拐枣每hm2株数分别增加了16.7%、8.0%、37.2%;3树种自然更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个例调查,沙拐枣良好更新具有普遍性,柠条次之,而梭梭只能为个例;更新能力沙拐枣柠条梭梭。  相似文献   

12.
柠条的优良特性及生态效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柠条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灌木树种之一,具有抗逆性强,枝的萌蘖力、再生能力极强,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等优良特性;柠条林和柠条林带防风固沙、拦泥蓄水、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柠条的繁殖体及其在荒漠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条是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中选择的主要树种。本文就柠条的种子雨、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和营养繁殖体及其在荒漠植被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柠条的繁殖生物学和荒漠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柠条的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 ,特别对覆膜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并总结了柠条造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柠条产业化的现状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具有抗旱、耐高温、耐盐碱,易种植、易成活、易管理、耐牧等特点。柠条作为优良的防风固沙和优良牧草,在乌审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白榆,柠条造林土壤水分临界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榆、柠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经实验,白榆和柠条造林成活的水分临界值分别为8%和13%。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合在吕梁市范围推广的油松(侧柏)、刺槐混交,油松(落叶松、侧柏)、柠条(沙棘)混交,刺槐、柠条混交和山杏(山桃)、柠条混交5种混交造林模式,对于提高吕梁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适合在吕梁市范围推广的油松(侧柏)、刺槐混交,油松(落叶松、侧柏)、柠条(沙棘)混交,刺槐、柠条混交和山杏(山桃)、柠条混交5种混交造林模式,对于提高吕梁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现火烧迹地上柠条萌蘖暴发,长势茁壮,认为柠条具有浴火重生的特性。利用野火选择与生态系统适应理论,解释了柠条萌蘖力强、易燃特性的起源及其生态学意义;利用细胞分裂素阈值假说解释了柠条平茬复壮机制,以及火烧平茬的生物学意义。经受野火,柠条焕然一新,生机茁壮。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市北山九州台主要造林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35℃、40℃和45℃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分析其叶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S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叶片MDA含量持续增加,说明高温胁迫使柠条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S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可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来清除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但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胁迫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ASA和脯氨酸对增强柠条叶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柠条适应高温逆境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