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2,(4):249-249
一、中华高僧携茶西域我国唐代赴西域求法的高僧中 ,除玄奘外 ,义净 ( 6 35- 71 3)可算最为著名的一位。他不仅在印度游学二十余年 ,翻译了不少佛教经典 ,自己还写了不少著作 ,其中留传于今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特别是《南海寄归内法传》 ,它是义净自己游历印度与南海二十余年起居生活和所见所闻的实际记录 ,弥足珍贵。正是在这部著作中 ,提到了茶。义净在该书第 2 8节“进药方法”一节中 ,写到当地人遇有病起 ,必先饿身 ,然后常用当地出产的诃黎勒皮、干姜等服治。而他自己则用中医方法辩证调…  相似文献   

2.
西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交通要道,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西域的开发与经营,而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水利建设又休戚相关,因而历代王朝都在西域大力发展水利建设,而以水为主线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历代政权巩固西域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塔里木大学西域文献是集西域文化、边疆经济和民族发展等多方面的地方特色文献库,实现西域文献资料数字化,是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西域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传播与融汇的重要见证,相关研究为揭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提供史料支撑。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西域历史文化类资源进而构建数据库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对国内8个西域历史文化类数据库建设现状与用户体验的调查,探讨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塔里木大学数字西域平台的建设情况,提出若干建设策略,以期为西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唐代西域边塞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绽放的一朵奇葩,诗中不仅描绘了西域自然风光、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也抒发了作者从中原来到西域后产生的独特心理情感。按照一般的观念,唐代士人的时代精神与西域边塞特异的地理风貌相碰撞而创作出的诗歌是以理想、激情、豪迈为情感基调,而事实上,唐代西域边塞诗却有着一种浓郁的边愁情绪。本文主要探讨唐代西域边塞诗中表现了怎样的边愁情绪,并从作者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疆屯田历代均有,其间时兴时衰历经两千余年,两千余年的屯垦历史充分说明了"屯田兴则西域盛,屯田废则西域乱"的历史周期律。追溯历代屯垦戍边的经验,以史为鉴,不断推进当代屯垦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意义重大。一、新疆古代屯田治理的成功经验1.屯田兴则西域治,屯田衰则西域乱。汉统一西域前,西域数十个邦国长期在匈奴的势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斯 《农业考古》2005,(1):230-235
笔者所言的西域,是狭义上的西域。是指汉、唐王朝中央政府管辖、己纳入中国版图的西域。《汉书》以其名列传:“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之西、乌孙之南。”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在轮台和渠犁设立了使者校尉,这是中原王朝在西域设官之始。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都护府,统一了西域“三十”多个“城郭”国,统辖范围西边包括葱岭及费尔干纳盆地、  相似文献   

8.
西域文献库是该馆特色馆藏之一。文章以该馆西域文献库地方文献为例,结合工作实践,就地方文献的分类与著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西交通发展的视野下,中古时期西域食物的东传大概可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阶段。丝路初兴的汉代是西域食物的初传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西域的农林作物在北方推广种植,饮食结构与烹饪方法也受到内迁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特点。唐代海陆交通发达,品种繁多的西域食物不仅从陆路输入长安,也从海上传入广州,胡食的兴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胡风文化影响,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西域研究文献馆藏与利用现状。针对西域研究文献利用率低的现象,提出了基于长尾理论提高西域研究文献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关于西域史地的著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农业资料。本文以物产、土壤和气候为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目,对此做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简单考证了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整体农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是宋代淮河流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也是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中的一个亮点。本文从区域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宋代淮河流域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被认为是“一宗宋儒”,但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内涵除了坚持宋儒的德性修养之外,还进一步拓展了其“周知庶物”的智性与刚直明强的血性方面。应该肯定,曾国藩的人格理念充分表达了他对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兼容并蓄,也体现出明清以来价值观念变革的时代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屈章彬  孙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84-5787,5799
利用历史资料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西汉以来黄河下游河南境河段在堤防控制下的河床形态和河床堆积形态。复原了故道河流平面形态与滩地纵剖面,初步建立典型的滑澶段及开归段的堆积模式和桃花峪沉积剖面,认识到西汉末、宋金、明清加积时段的存在和加积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床砂粒径的变化与加积、河道变徙的联系,加积与下游丰水多沙时段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湘西山区粮食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湘西山区粮食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与粮食主产区进行对比,从地理、地形以及气候、历史等方面多角度地阐述湘西山区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产.然后探讨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湘西山区应该走非粮食生产的道路,以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长白山地区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3种不同针阔比的云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碳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值为38.84g·kg^-1、有机碳密度均值为13.89kg·m^-2;两者的剖面分布特征一致,均具有表聚性,即表层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逐渐下降;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也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土壤密度和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全钾质量分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显运 《农业考古》2012,(1):356-362
御马是用以皇帝骑乘和宫廷礼仪的马匹。宋代由于地域狭小和传统畜牧业基地的丧失,牧马业与前代和周边民族相比相形见绌。牧马业的衰落无疑对其宫廷御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宋代御马的来源有哪些,它是如何管理的,与前代相比有哪些特点?目前学界尚无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1)故笔者不揣谫陋,试对此略加讨论,以期对宋代马政与畜牧业的研究有所补益。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编制馆藏西域文献目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域文献目录是全面反映塔里木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的图书目录,可为研究者揭示馆藏西域文献种类,搭建方便快捷的文献检索平台,推进西域文献资源收集、开发和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科研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在编制目录过程中必须从地域范围、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印刷文种、学科范围等方面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蝗灾社会反应机制定型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燕鹏  吴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75-17777
概述了南宋以前各代应对蝗灾的措施,从积极和消极2方面探讨了南宋蝗灾的社会反映机制,指出了蝗灾反应机制在南宋最终定型,并成为南宋以后各代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