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田间运行稳定性差和后轮轮距调整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了万向节动力转向机构、可伸缩车架及后轮转向机构等部件组成的微型高地隙喷药机。对机架进行了仿真模型建立、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和响应曲面拟合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在满足性能和强度要求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整机各个机构匹配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且车体运行平稳,后轮轮距调整方便,有利于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三轮自走式喷药机运行平稳性和操作高效性,设计了以万向节转向机构和可调式车架等组成的小型自走式喷药机,并对喷药机物理样机进行了喷头施药量、施药幅宽、喷头防滴性能及田间运行恒速/加速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型自走式喷药机后轮桁架调整高效、方便,田间运行稳定,未发生转弯侧翻等危险事故,施药性能和田间运行性能均满足小规模农田施药作业要求。本研究对指导农民实际生产和提高植物保护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市场还没有一款性能相对成熟、适合农民家庭使用的高地隙施药机械产品。通过以三轮高地隙喷药机为研究对象,在喷药机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适应最大高度1.7 m的高秆作物农药喷施的喷药机。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高地隙水田液压行走底盘,目的是解决喷药机在田间行走时对秧苗的损伤大、传动复杂、转向半径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设计了一款符合水稻农艺的专用底盘,选择了传动简单的液压传动方式和优化了转向机构的高地隙喷药机,样机试制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喷药机在田间行走时水稻秧苗的损伤率小于3%,最小转向半径为3.12m。  相似文献   

5.
因田间地表起伏,高地隙施药机在作业过程中车体极易发生横滚方向的倾斜,同车体刚性连接的喷杆同时倾斜,甚至与作物、地面碰触,影响喷药均匀性和作业安全性.为此基于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方法,设计了高地隙施药机喷杆自动调平系统.设计电控液压调平机构,使喷杆与车体柔性联接,实现在横滚方向上喷杆与车体的相对转动.采用姿态测量方法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我国农业机械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对国内外高地隙喷药机进行对比分析,简要阐述了小型高地隙喷药机发展现状,并对小型高地隙喷药机的前景做了展望,对小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植保机械使用维护成本较高、驾驶员易出现农药中毒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遥控式小型高地隙植保喷药机。喷药机主要由具备四轮转向、四轮驱动的高地隙行走系统和精量喷药系统组成;高地隙底盘行走系统由底盘框架、驱动总成、转向总成组成,用以固定安装控制装置、蓄电池和精量喷药装置,前桥采用铰接式悬浮机构使底盘具备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和田间通过性。精量喷药系统由精量控制器、测速模块、药箱、液泵、喷杆和喷头组成,能够根据作业行驶速度实时调节液泵流量,保证喷药量的均匀一致。测试结果表明:该高地隙植保喷药机能够在人工遥控模式下沿直线路径和田间道路自动行走,横向偏差小于20cm,行驶速度能够根据作业需要实时调节,喷杆喷幅为6.5m,喷药量调节范围为4.2~18 L/min。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棉田里,棉农正在使用高地隙喷药机防治棉花病虫害。目前,正是该团种植的0.67万hm2棉花成熟在望的关键时期,棉花植株高大,田间密闭,中、晚期病虫害及化控药剂的喷洒作业难度大。该团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棉农科学用药,选用高地隙喷药机对棉花进行全程喷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药生产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传统的喷雾施药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需研发一批高效、环保和可靠的喷雾机械。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喷雾施药机械,目前在国内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的发展现状,指出影响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性能关键技术,提出未来国产化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发展方向,对提升我国喷雾施药机械化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新型高地隙自走式喷药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田间管理中,喷药、除草、施肥、中耕是管理中重要的环节,针对目前植保技术相对其他机械化作业落后的情况,为满足玉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市场急需一种相对结构简单、技术先进、便于操作、成本低廉、效果优良、科学环保的新型高地隙自走式喷药机.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各种喷药机,都不适合我省目前的玉米田间管理生产机械化.我省农业生产急需的喷药机,是一种高地隙、能自走、垄距可调、高效率、价格低、安全环保、低耗的新型高地隙自走式喷药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迅速,高地隙喷雾机因其高效节能、省时省力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仍需要大量劳动力来驾驶喷雾机,驾驶期间也并未将人与机器分离,导致农药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不可小觑。自动导航驾驶不需要人为驾驶,将人与喷雾机分离,节省了劳动力又保障了人身安全。为此,研究了一种高地隙喷雾机自动导航驾驶人机交互管理系统,旨在实现上位机软件与下位机实时通信,控制下位机实现自动导航,同时协助下位机实现喷药作业。高地隙喷雾机自动导航驾驶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备份车辆配置和作业记录的功能,能够在喷药结束后查看作业数据,以方便后期导航控制算法的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现有农田喷药机的定量施药方式,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PI控制的变量施药系统。该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实时采集喷药机车速、流量、压力等参数,并以此为控制依据,通过改变比例阀开度实时调整管道内药液流量,同时控制多组喷头的开闭。该系统采用主路流量调节方案,5组开关电磁阀控制多组喷头。喷药机喷头流量控制试验与田间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喷头流量误差<2.5%,模糊PI控制优于传统PI控制,田间喷药误差<2.2%。   相似文献   

13.
高地隙植保机作为一类面向田间管理的农业机械,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和作业幅宽,用以完成施肥施药等作业任务。由于喷药过程中存在雾滴漂移现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以降低作业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远程遥控和自动导航等智能控制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地隙植保机,而喷杆自动控制是实现高地隙植保机智能控制的前提。为此,以雷沃ARBOS高地隙植保机为试验平台,研制了具备串口通信功能的喷杆自动控制装置,主要由自动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继电器模组、遥控器与接收机组成。数据处理单元用以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操作信号,通过串口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接收和解析控制指令,向继电器模组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喷杆的伸展和高度调节及液泵的起停。试验结果表明:喷杆自动控制装置能够按照遥控器操作指令完成喷杆和液泵的控制,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高地隙植保机智能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高地隙喷雾机普遍存在喷杆工作喷辐相对固定、不能够根据实地工作条件进行灵活调节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伸缩式喷杆,喷辐可调,且在设定喷辐后分别固定在内外框架上的喷管可以利用管内药液的压力进行自动对接,并可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喷幅进行施药工作。同时,利用三维软件建立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对喷杆进行有限元分析,搭建简易的喷架模型,针对对接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行误差测量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喷架力学结构合理,喷辐可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准确的改变,为解决目前高地隙喷雾机喷杆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车载式施药机逐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推广使用,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在施药过程中普遍存在喷施不均、漂移、蒸发、污染和施药者中毒等问题。为此,在车载施药机桁架结构的设计分析过程中,引入了UG三维建模和仿真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以期在车载式施药机行走速度不同的情况下保证相同的施药量,并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采用UG软件创建了桁架结构两中心线不相重合的轴的联轴器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成功实现车载施药机机械零部件的运动仿真,且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运动规律,对于车载施药类机械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喷药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喷雾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对喷药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分析。该喷药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驱动模块、药液管理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电气控制模块。通过对喷药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包括采用混合投影方式确定目标位置及利用RBF神经网络方式对采集的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提高了喷药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验证喷药机的性能,对其进行控制性能和喷雾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喷药机控制性能良好,喷雾均匀性和喷雾效果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稻麦高效植保的要求,规范基于农机操作与农药植保相互融合条件下,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田间作业条件、作业前准备、机具操作及施药后处理等技术,形成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缺乏水稻、小麦等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作业机具的现状,研制开发一种经济、适用的高地隙自走式田间作物管理机。该机集成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喷杆喷雾及撒肥系统、机电液控制系统于一体,前后轮距可实现无级调节,采用四轮驱动、四轮转向,转向灵活,满足了水旱田作物施药、撒肥的作业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围绕升降式喷药机结构设计、喷药机模型建立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减少劳动者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改进传统的小型喷药机结构,使其能适用于高杆农作物田间作业中,通过进行升降式喷药机结构优化设计,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安装在高地隙喷药机上,可在不改变原有高地隙喷药机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去雄的新功能,并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去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提高去雄作业的机械化和作业效率。设计的新型玉米去雄装置主要由切顶器和四杆仿形机构组成。为此,对四杆仿形机构、旋转轴及分禾器进行设计,对液压马达、联轴器进行选择,并对旋转轴进行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去雄率为91.0%,满足农艺对机械化玉米去雄的要求,能有效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