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永革 《河北农机》2023,(22):73-75
本文以春播大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播期对春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和机制,以期为春播大豆的高产高质栽培提供参考。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播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措施。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播期的春播大豆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了播期对春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显示,较早播期的大豆生育期长、株高高、分枝数多、结荚数多、单株产量高、千粒重大;而较晚播期的大豆则相反。这与播期对大豆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有关。因此,为了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春播大豆的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文水县东临汾河,西伴吕梁山,每年无霜期160~180d,夏大豆播种面积0.4万hm2。受多种原因影响,夏大豆产量水平始终不高,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多年的实践,夏大豆栽培应注重以下几点技术。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丹阳市夏大豆种植以7月白、8月白为主,连年的种植使得品种繁杂、老化、退化,影响品质和产量,商品率极低。为了改善夏大豆品质,提高产量,2004年丹阳市农林局引进了攀吨、科丰988、黑珍珠3个夏大豆新品种,在丹阳市横塘天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地区,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技术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实验与研究。2009年,主要是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得出了其最佳的灌水量为3600m3·hm-2,全部的生育期一共灌水七次。2010年,又在此基础上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体系进行了研究,之后对不同的施肥状况的生育生长状况、大豆的植株性状与产量以及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最后总结出了滴灌小麦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主要为尿素+三料磷肥+磷酸二氢钾,使用这种施肥方式的大豆产量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本文主要从选择品种、播前准备、适时播期、大豆施肥、田间管理等五方面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处理的产量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5.8%、32.5%,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1%、14.2%。在不同的播种方式下,地膜穴播、露地沟播和露地条播的最适宜密度分别为13.9、22.9和2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50%乙苹胺水乳剂是新型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施药剂量50%乙草胺水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乙草胺水乳剂80-160g/0.067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9%-5.7%,且对夏玉米安全,说明该药剂是防除夏玉米田主要杂草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淮河以北夏大豆种植区播种在6月初,种植制度为小麦、大豆轮作。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传统生产方式小麦秸秆就地焚烧,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大量的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对下茬作物大豆的种植产生影响,机具作业难度增加,播种质量难以保证。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缺苗断垄问题,使得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秸秆覆盖和播前灌水量对夏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和播前灌水量对成熟期夏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2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和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为小麦秸秆覆盖0.6 kg/m~2)和3种播前灌水量(低灌溉量30 mm、中灌溉量70 mm和高灌溉量110 mm),测定了成熟期夏玉米茎秆主要物理性状参数、倒数第3节间茎秆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与不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增加了夏玉米穗位高、重心高度和茎秆抗折力,提高了玉米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2017年增产7.6%)。播前灌水量显著影响夏玉米成熟期穗位高系数和倒数第3节间茎长、长粗比和茎秆机械强度,播前灌水量越高籽粒产量越高。秸秆覆盖下播前灌水70 mm玉米抗倒伏能力最优,不覆盖处理播前灌水70 mm玉米抗倒伏能力最差。茎秆长粗比和茎秆抗折力与玉米抗倒伏指数相关系数(r)2016年分别为:-0.458 7、0.434 6,2017年分别为:-0.315 7、0.375,穗位高系数不能作为评价玉米抗倒伏特性的指标。【结论】秸秆覆盖+播前灌水70 mm是实现抗倒高产的最优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大豆两茬平作是泽州县传统的耕作模式。由于大豆对土壤墒情、复播时间要求较高,在收获小麦后的地里,农民总要采用焚烧麦秸而后复播大豆的作法,却不知这种作法既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又污染了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泽州泽州县农机局针对这一问题,引进旋耕、施肥播种技术,并于2003年夏季在县原种场收获小麦后的地里,进行了机械化大豆伏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旋播技术,农较多的田间作业时,旋播机通过性能良好,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充分。困绕小麦、大豆两茬平作的关键技术———大豆机械化复播技术终于在泽州试验成功。泽州县麦茬…  相似文献   

11.
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4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大豆关键生育时期的耕层土壤昼夜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大豆苗期覆膜沟播能够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间温度过度下降,耕层平均温度比露地平播提高3.3℃;在不同降水年型,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膜沟播最高,干旱年份分别提高48.7%和35.4%,平水年份提高33.4%和24.5%。覆膜沟播能够明显改善旱作区土壤水温条件,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利用夏闲期降水,提高旱地麦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产增收。【方法】通过3 a田间试验,研究了夏闲期秸秆残膜二元覆盖+垄膜沟播(JCLG)、夏闲期黑网膜覆盖+露地条播(HWLT)与夏闲期秸秆覆盖+露地条播(JLT)3种栽培措施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JCLG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生物量、降水生产效率,较JLT处理分别提高9.5%~35.1%,13.2%~42.2%,8.8%~35.6%。同时JCLG处理具有良好的休闲期蓄水效率,较JLT处理平均提高29.5%,平水年二者差异显著。HWLT处理也具有良好的水分休闲效率和增产效果,较JLT处理平均提高22.5%和18%。播前2 m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产量、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根据播前土壤贮水量来预测当地冬小麦产量。【结论】JCLG处理和HWLT处理2种覆盖种植方式均适宜在黄土旱塬乃至我国旱地麦区推广应用,且以夏闲期秸秆残膜二元覆盖+垄膜沟播(JCLG)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种植连作现象严重,造成生长不利、产量降低,初步诊断主要障碍因子是孢囊线虫增加,根腐病加剧,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另外,农民施肥不科学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建立了大豆连作障碍诊断系统,找出了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4.
夏季高温多雨,气候多变,病虫危害严重.一般蔬菜抗灾力弱.很易受害。大部分春播蔬菜,七八月已收获结束.而夏播蔬菜因气候影响产量偏低,所以九、十月间常易出现间歇性的缺菜现象,造成菜缺价高的蔬菜供应淡季。因此.提高露地蔬菜的夏淡季生产技术,对增加蔬菜产量.改善蔬菜淡季供应,增加经济收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覆膜方式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种集覆盖抑蒸、垄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目的】明确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大豆在不同生态区产量的差异。【方法】于2014—2016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露地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了3种覆膜方式,分别为全膜微垄沟播(T1)、全膜双垄沟播(T2)、全膜覆土穴播(T3),研究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3种不同生态区地膜覆盖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在3个生态区均以T1处理产量最高,T2处理次之,T3处理最低;其中全膜微垄沟播不同生态区比较: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分别较露地无覆盖CK增产58.5%、78.1%和95.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65.9%、57.6%和56.1%。尤其在年降雨量500~600 mm生态区全膜微垄沟播增产效应最明显,平均产量达到4 318.2 kg/hm2,最高达到4 353.3 kg/hm2,较CK增产58.5%。【结论】大豆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增产效果明显,其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该区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旱作雨养区大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介休市为了解决麦收后农民大量焚烧麦茬进行复播的问题 ,在引进和改进现有高茬复播机具的基础上 ,对提前播种日期、简化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及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出4种小麦高茬复播玉米、大豆的模式。1.人工撒子高茬旋耕覆盖人工先将收割机吐出的麦草撒匀 ,把复播用的玉米或大豆种子按预定的行距撒在地表 ,随后用上海—50型拖拉机配挂旋耕机完成旋耕、覆土作业。若底墒较差 ,难以保证出苗 ,应先浇水 ,适墒后再进行上述作业。这种模式简便易行 ,只需机械旋耕1道工序 ,但易造成种子伤损和部分种子裸露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1.80~3.00kg/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1%~2.0%,且对夏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播种作业是大豆种植最重要的环节,播种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大豆质量和产量。传统大豆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漏播、播种间距不均匀,以及对播种过程不可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产质量和产量。为解决这一难题,引入嵌入式技术,将电子监控器应用在大豆播种机上,在深入研究分析大豆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嵌入式电子监控器的大豆播种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对嵌入式系统中的单片机进行模块选型和功能设计,完成了测速模块、电缸驱动模块和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分析;对大豆播种机播种过程的运行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大豆播种机的播种精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嵌入式电子监控器的大豆播种机有较高的播种精度,漏播率较低,且通过电子监控器可以对大豆播种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播种过程的安全可控,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保护性耕作的实践需要出发,论述了冬小麦收获之后,夏大豆的播种方法和植保技术,为大豆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产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