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胚根切剪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丰 11黄瓜为试材 ,研究了切剪不同长度胚根对黄瓜幼苗根系、茎叶形态结构及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切剪黄瓜胚根后 ,幼苗在 1叶 1心期前 (播后 2 0 d)其株高、叶面积、根系吸收面积及地上、地下部干重均低于对照 ,但到 3叶 1心期 (播后 30 d)时 ,除株高外 ,其余指标均接近或超过对照 ,其中以切剪 2 / 3胚根的处理表现好。分析认为 ,黄瓜切剪 2 / 3胚根处理后 ,可有效抑制幼苗下胚轴伸长 ,改变根系形态结构 ,增加地上、地下部干重 ,增强幼苗根系活力 ,增大叶面积和根冠比 ,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增施不同浓度CO_2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兴海7号"黄瓜为材料,通过对温室隔间进行4个不同浓度CO_2施肥处理,观测其对黄瓜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冬春季设施黄瓜的栽培,随着增施CO_2浓度的升高,黄瓜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鲜重、果实发育及产量有明显的增长,且增施CO_2能够显著提升黄瓜净光合速率;整体来看,CO_2施肥浓度为800μmol·mol-1最为合适,株高较CK(400μmol·mol-1)的增长36.8%;茎粗增长26.7%;叶面积增长16.2%,地上部鲜重增加57.47%,干重增加40.08%;Amax增长70.05%;产量增长43.3%;差异较CK显著(P0.05),与增施高浓度1 200μmol·mol-1和1 600μmol·mol-1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CO_2施肥能有效提高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促进黄瓜的生长及产量形成,但过多的增施CO_2并不能有效提高产量,反而会增加施用CO_2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CO_2增施对弱光区设施黄瓜叶片光系统II、光系统I、跨膜质子梯度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川翠3号’黄瓜为材料,利用吊袋式CO_2气肥进行黄瓜的CO_2增施处理,采用分光光度计、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Dual-PAM-100双通道荧光测定仪分别测定处理和对照黄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II和光系统I荧光参数及跨膜质子梯度的550~515 nm差示信号等参数;此外,测定黄瓜叶片的叶面积、单果重、单株结果数、株高及产量等指标。【结果】CO_2增施使黄瓜叶片叶面积、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AQE)增高,而叶绿素a/b下降;PSII和PSI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跨膜电位(Δψ)增高导致pmf增高。此外,CO_2增施使得黄瓜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及株高均有增加,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3.8%。由此可见,叶片接受的光能更多的用于CO_2同化作用,同时提高了黄瓜叶片的弱光利用率和抗光氧化的能力,最终通过增加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导致其产量的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弱光区黄瓜光合系统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还为四川弱光地区春季黄瓜促成栽培中应用吊袋式CO_2施肥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福施壮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鲁黄瓜8号为试材,在苗期对黄瓜进行不同浓度的福施壮处理。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福施壮对黄瓜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影响较小,但可明显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根系活力、根冠比,增强光合能力。在各浓度处理中,以2000倍浓度最佳;对黄瓜幼苗叶片干重的影响效果以500倍浓度最好,2000倍略差。  相似文献   

5.
EM对黄瓜根系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EM菌肥合理的使用方法及施用浓度,以黄瓜品种龙杂黄七号为材料,采用苗床表面喷施和均匀拌入土壤2种方式研究不同浓度EM菌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根系的发育,EM菌肥采用均匀拌入土壤的方式优于苗床表面喷施方式.施用一定浓度的EM菌肥能有效地促进黄瓜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根系重量、根冠比、侧根数;能显著增加黄瓜幼苗的叶面积、株高和茎粗.其中以0.5%的EM菌肥采用均匀拌入土壤的方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内蒙古中部地区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和增施CO_2对温室光温性能以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普通日光温室(A)及内保温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并设置4个试验处理:AE(普通日光温室A增施CO_2处理)、AN(普通日光温室A不增施CO_2处理)、BE(内保温日光温室B增施CO_2处理)、BN(内保温日光温室B不增施CO_2处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结构温室中增施CO_2对黄瓜生长、光合性能、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及温度均高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比普通日光温室高21.05%。在相同温室结构条件下,增施CO_2处理(AE、BE)黄瓜的株高、茎粗,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增施CO_2处理(AN、BN)。在相同CO_2浓度下,内保温日光温室(BE、BN)中黄瓜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AE、AN)。可见,内保温温室结构的优化在改善光温条件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结合增施CO_2作为该温室的配套应用技术,对于提升温室性能及提高温室蔬菜生产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氮耦合对棉花幼苗根冠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节水灌溉条件下配施氮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可行性,采用分根交替灌溉(APRI)和常规供水(NI)的方式分别培养棉花幼苗,同时配施不同水平氮素(高氮200 kg/hm~2、中氮120 kg/hm~2、低氮80 kg/hm~2),研究了干旱胁迫后棉花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根系形态、根冠生物量、瞬时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WUEb)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作用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蒸腾耗水量和根冠生物量,但显著增加了棉花幼苗的根冠比、根系长度(总根长和直径2 mm的细根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同时干旱处理也显著增大了WUEi和WUEb。与正常施氮(中氮处理)相比,增施氮肥促进了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Pn、Tr、Gs、蒸腾耗水量以及根冠生物量、总根长、根系表面积等的增大,显著降低了WUEi但未改变NI处理的WUEb;减施氮肥则加大了干旱对棉花幼苗生长、光合作用能力和根冠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程度,但在干旱条件下提高了WUEi和WUEb。与NI处理相比,APRI处理的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Pn、Tr、Gs、根冠生物量、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增加,蒸腾耗水量减少,WUEi和WUEb增加。综上,APRI配施氮肥处理可以减轻干旱对棉花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抑制程度,并提高WUE;虽然在干旱条件下APRI配施低氮处理具有最大的WUE,但APRI配施高氮处理棉花幼苗的根冠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钾盐对穿龙薯蓣幼苗生长与部分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钾盐与穿龙薯蓣形态及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以穿龙薯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浇施钾离子浓度为2、4、6、8和10mmol·L~(-1)的KNO_3、K_2SO_4和KCl,研究钾盐对该种幼苗形态、叶片光合产物及丙酮酸含量的影响,分析幼苗形态、生物量与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浇施钾盐时,穿龙薯蓣的株高、叶面积、叶基角及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浇施KNO_3时,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的增幅高于K_2SO_4和KCl。随钾盐浓度升高,穿龙薯蓣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叶基角、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KNO_3和K_2SO_4在8mmol·L~(-1)时最高,KCl在6mmol·L~(-1)时最高。增施钾肥对穿龙薯蓣幼苗叶片的光合产物及丙酮酸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浇施8mmol·L~(-1)的KNO_3,叶片的可溶性糖、丙酮酸及还原糖含量高于浇施相同浓度的K_2SO_4和KCl;浇施K_2SO_4时,葡萄糖含量高于浇施相同浓度的KNO_3和KCl。浇施钾盐时,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形态指标与可溶性糖、还原糖、葡萄糖及丙酮酸等产物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株高和叶面积可用作穿龙薯蓣种质资源筛选时首选的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穿龙薯蓣种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砂培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CO2施肥处理对幼苗根系生育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环境CO2浓度和延长CO2施肥时间均明显促进了黄瓜幼苗根系的发育,CO2施肥黄瓜的主根长度、总根长度、根系鲜重、根系分枝、根系活力及其吸收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系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强。除氮代谢酶活性外,每天上、下午各以950±50 mmol.L-1CO2施肥3 h的效果大于仅在上午施肥。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立枯丝核菌和棘孢木霉菌437配合施用,研究棘孢木霉菌437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棘孢木霉菌437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根系体积、根系鲜重、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的对照)对黄瓜幼苗根系体积、根系鲜重、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促进效果最显著。在立枯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外源乙烯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确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和外源乙烯浓度,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情况以及PA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虽然根径增粗,含水量增加,但根系的总根数、总表面积、总体积、干重和鲜重都有所减少,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PAs含量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外源乙烯使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2.
用α—萘乙酸(α—NAA)(40~100ppm)在1~3真叶期处理黄瓜幼苗,结果表明:在40~80ppm 浓度范围内,均可极显著地降低第一雌花节位(以下简称降节效果),处理时生理苗令愈小,降节效果愈显著,且降节效果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各叶期均以60ppm 和80ppm 最优;15节内雌花数极显著地高于对照(以下简称增雌效果),随着生理苗令的增大,增雌效果最佳的最优浓度也增高。100ppm α—NAA 在1~3真叶期处理黄瓜幼苗,对根系活性产生极显著的影响,1叶和2叶期处理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比表面、根系活跃比表面和根体积极显著的增加,3叶期处理时环境温度较高,对茎叶产生严重药害,使根系生长亦受到抑制,故上述各项指标均极显著的低于对照,这表明处理时的环境温度对α—NAA 的药效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对氮含量影响不大,钾含量反而有所降低,高浓度CO2处理明显增加磷含量.增施CO2极显著地降低番茄体内尤其是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增施CO2不但可大幅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氮素对米槁幼苗叶片CO_2响应特征影响,以1年生米槁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法,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4种不同氮浓度胁迫下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及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光合参数,并运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3种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结果显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可克服直角双曲线模型未考虑曲线凸度缺陷及无法拟合CO_2过饱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缺点,得到光合参数与实测值相近,直接确定CO_2饱和点(CSP)。在控制外界条件下,各氮处理米槁Ci随叶室内CO_2浓度(Ca)升高呈同步直线上升趋势。同一Ca值下,米槁叶片Ci随氮浓度水平增加而增大。各氮处理下米槁叶片Gs随Ci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Tr变化趋势与Gs一致,在同一Ci下,Gs与Tr均随氮浓度增大而增加。米槁叶片Pn随Ci升高逐步升高,但在高Ci阶段Pn略下降,增施氮素可提高米槁叶片C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降低叶片CO_2补偿点(CCP),表明增施氮素能可强米槁叶片光合作用对CO_2适应幅度,提高CO_2利用效率,促进有机物积累。研究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效果最佳,施氮可有效促进米槁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番茄泰科宝石F1为试验材料,设4个CO_2浓度(350±50)、(600±50)、(800±50)、(1 000±50)μL/L,分别对应CK、C1、C2、C3等4个处理探究CO_2施肥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增施CO_2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12. 52%~53. 21%、8. 23%~30. 68%、16. 40%~64. 16%,同时也显著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较CK分别平均提高5. 34%~23. 96%和23. 79%~53. 76%;降低了幼苗叶片气孔导度。随着CO_2浓度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C2 C3 C1 CK,即(800±50)μL/L(C2)为最佳CO_2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后,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比对照增加约30%,干物重增加约20%;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壮苗指数以喷施1.5‰的处理为最好,1.0‰处理次之。说明在苗期喷施水溶性壳聚糖能够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7.
采用4个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处理浙贝母幼苗以及浙贝母常见致病菌黑斑病和灰霉病,研究浙贝母根系分泌物对其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条件下,浙贝母根系分泌物可促进黑斑病和灰霉病的生长,而在8 m L/板时其对致病菌的化感促进作用小于低浓度。浙贝母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叶面积、根长度均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鳞茎和根的质膜透性、O2-含量、H2O2含量和M DA含量均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可见,根系分泌物对浙贝母幼苗生长有显著的化感效应,且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浙贝母根系分泌物通过促进致病菌的生长来抑制连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在开顶式生长箱(OTCs)内,以津美3号和津绿婉美2个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氮条件下CO_2施肥对黄瓜干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对照大气CO_2浓度相比,CO_2施肥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其中施氮时的津美3号产量提高27.0%,不施氮时津绿婉美产量提高123.2%;CO_2施肥更能促进根系生长量小的津绿婉美根系的生长;CO_2施肥与不施氮更能促进津绿婉美黄瓜茎叶中干物质向果实的分配。(2)CO_2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著;CO_2施肥同时提高施氮时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CO_2施肥下较高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与黄瓜产量有显著正相关,正常CO_2供应时土壤铵态氮含量与黄瓜产量无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CO_2施肥对不同设施黄瓜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很大,同时土壤中氮含量对CO_2施肥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外源脯氨酸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黄瓜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采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NaCl,Na2CO3胁迫条件下,外源脯氨酸对黄瓜根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根长、根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吸收面积、过氧化氢酶(CAT)等植物保护酶的活性。适宜浓度的外源脯氨酸可以提高黄瓜幼苗的抗盐能力,减轻和缓解盐伤害。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菌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微生物菌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微生物菌肥对黄瓜幼苗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施用一定稀释倍数的微生物菌肥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显著高于CK,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增大,净光合速率升高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另外,微生物菌肥能提高根系的活力,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其中稀释150倍的效果最为明显。稀释300、600倍的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一定稀释倍数的微生物菌肥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