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微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大豆油中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为试材,研究微波处理时间对其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微波功率为1000W时,在0~40s,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均在处理40s时达到最大值,其中,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比未处理的增加了120.00%和146;88%,随着处理时间的继续增长,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呈下降趋势;泡沫稳定性受微波处理时间的影响最大,处理30s时达到最大值,比未处理的增加了209.38%,随着处理时间的继续增长,泡沫稳定性逐渐下降。[结论]1000W微波处理40S,可明显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祁小丹  周丽丽  周迟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90-4791,4815
[目的]利用微波改性方法对起泡性能进行研究,以改善污泥提取蛋白的功能特性。[方法]以啤酒厂经过脱水压滤后的泥饼为剩余污泥样品,采用微波技术对污泥提取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蛋白质量分数对污泥蛋白起泡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得出微波提高污泥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污泥蛋白起泡性的影响依次为蛋白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提高污泥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540 W、蛋白质量分数5%。在此条件下,污泥提取蛋白的起泡性能和起泡稳定性分别提高53.8%和76%。[结论]改性后的污泥蛋白液在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性炭法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向溶液中通入空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提高溶液pH,增大微波作用功率、延长微波处理时间均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而活性炭用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微波-活性炭联合技术法用来处理氨氮废水有很好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0.5 g,pH=11,微波功率为850 W,处理时间4 min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2.47%。[结论]该研究为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微波-活性炭法。  相似文献   

4.
豇豆籽蛋白的功能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开发利用豇豆籽蛋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大豆分离蛋白作比较,分析豇豆籽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性质。[结果]豇豆籽蛋白和大豆蛋白的等电点在5左右,均具有较高的持水和持油性,起泡性均随自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乳化性两者无差异。豇豆籽蛋白不同pH值下的溶解性、持水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都显著高于大豆蛋白,30、60min后的泡沫稳定性高于大豆蛋白,10min后的乳化稳定性高于大豆蛋白,20、30min后的乳化稳定性低于大豆蛋白。[结论]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豇豆籽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持水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和乳化性,可以应用于饮料、冰激凌、面包、香肠等食品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pH条件下红小豆分离蛋白的加工特性。[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设定不同pH条件,分析红小豆和大豆蛋白主要的加工特性。[结果]在较低pH下,红小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其乳化性、起泡性和吸油性与大豆分离蛋白大致相同,其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比大豆蛋白更优;当浓度为10%时,红小豆蛋白显示出凝胶性。[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小豆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新的加工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花生蛋白酶解条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方法]采用酶解法,从花生饼粕粉中提取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花生饼粕粉中蛋白质的提取情况,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的蛋白质提取率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粉在55℃水热处理6 h,固液比为1∶20,溶液pH为12,加酶量为0.5%,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的提取率为74.62%。[结论]酶解花生蛋白具有较高的提取率。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保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核苷酸废水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技术预处理核苷酸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氧化剂用量及pH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及B/C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复合氧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pH.最佳试验条件为:进水pH =1.0,氧化剂投加量24 g/L,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为3 min.在此条件下,核苷酸废水的COD去除率达78.2%,B/C比由0.005升至0.150,可生化性提高了30倍.[结论]该研究为核苷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波催陈条件对干红葡萄酒颜色和p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微波技术对新葡萄酒进行了瞬时催陈处理,以微波输出功率和处理时间为可变参数,研究不同参数组合的微波催陈过程对干红葡萄酒颜色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提高酒的色度,使酒的颜色更鲜艳,但是对葡萄酒的pH值没有显著影响。分析得到在微波功率420W,处理时间5min,葡萄酒在陈化期间可得到最佳颜色。研究结果可用于加速葡萄酒陈化进程,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波处理后杏鲍菇品质指标的变化,为杏鲍菇的杀菌、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不同方法测定微波处理后杏鲍菇的失重率、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的变化。[结果]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处理时间为0.5 min,粉碎目数为60目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变化最小,最适宜杏鲍菇的保存。[结论]研究可为杏鲍菇生产及深加工工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喷雾干燥制备了鸡蛋的蛋清粉和蛋黄粉。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蛋清粉起泡性和乳化性的影响及蛋黄粉中卵磷脂的提取。结果表明:蛋清粉的质量浓度为20g/100mL、温度为35℃、pH值为6时蛋清粉的起泡性和乳化性最佳;随着蛋黄粉添加量(10%~50%)的增加蛋白粉起泡性呈下降趋势,乳化性呈上升趋势。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0%、氯化钙(CaCl_2)添加量为10%时,蛋黄粉中卵磷脂提取物得率最高,达到33.6%。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池栽试验,将3个小麦品种(强筋:藁麦8901、中筋:豫麦49和弱筋:洛麦1号)分别栽培于粘、壤和砂3种质地的土壤中,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粘土种植条件下洛麦1号和豫麦49的籽粒容重最高(分别为789.07、84.0 g/L),而藁麦8901的籽粒容重最低(791.0 g/L)。3种筋型小麦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在粘土种植条件下均达到最高值,且蛋白含量在粘土和壤土间差异不显著,而沉降值在3种土壤中差异显著,壤土种植时最低;面粉出粉率为粘土种植条件下最高,壤土次之,砂土最低。[结论]不同质地土壤对不同筋型小麦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室温下探讨不同润麦水分和润麦时间对黑小麦新春36号磨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润麦,对不同润麦水分(13%~16%)、不同润麦时间(16 ~ 40 h)下黑小麦新春36号的磨粉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黑小麦新春36号蛋白质含量高达16.4%,具有开发面包专用粉和面条专用粉的潜质,采用Brabender磨粉,润麦水分14%,润麦时间32h,此时,出粉率为56.5%,灰分为0.515%,损伤淀粉含量为16.7 UCD,降落数值为551 s,湿面筋含量31.86%,干面筋含量11.05%,面筋指数89.5,面筋持水率189.1%.[结论]研究可为黑小麦新春36号品种的面粉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SIG)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麦京771和Pm97034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SIG与8个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除膨胀势和蛋白质含量外,SIG值与Zeleny沉淀值、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等性状值都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Zeleny沉淀值的相关系数最大(r=0.783,P<0.01),而与碱性水保持力(AWRC)和籽粒硬度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膨胀势、AWRC、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等6个性状值与SIG值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通径分析表明:Zeleny沉淀值对SIG值的直接影响最大,湿面筋含量和膨胀势对SIG值的间接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沈向磊  沈荟祥  葛昌斌  郭春强  曹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74-15675,15683
[目的]研究不同供肥措施对强筋小麦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找到较理想的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方法]以郑麦366为供试品种,设置5种供肥措施。[结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强筋小麦的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结论]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在5种处理中优化施肥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对春小麦籽粒性状和面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期播种条件下,对河西灌区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性状和面粉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各个品种(系)的千粒重、容重、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均降低,生育期、灌浆期明显缩短,面粉筋力(W)和延伸性(L)均变差,但面团弹性(P)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从平均数看面筋指数受播期的影响小于面筋含量。从播期对10个供试材料品质影响程度看,甘春20号品质受播期影响不大,适合在河西麦区大面积推广。此外,在河西灌区种植小麦,最适宜的播期为每年的3月下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创小麦种质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试验利用SDS-PAGE法对28份新创小麦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进行测定。[结果]试验选出了8个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品种,分别为06予25、06予24、06予22、08-015、08-016、08-202、08-12、09-180,并发现这8个品种在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3个方面均达到了优质种质的标准。[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小麦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 GS)等位变异及其小麦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新疆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68份,在已分析HMW - GS组成的基础上,对其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资源的HMW - GS等位变异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团韧性和形成时间等品质性状影响较小,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面团延伸性、变形功、配置比、弹性指数、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加工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 - Al位点,亚基≥2*亚基;在Glu - Bl位点,7+8亚基>6+8亚基≥22亚基;在Glu - Dl位点,5+10亚基≥2.6+12亚基>2+12亚基.亚基组合/7+ 8/2.6+ 12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性状.[结论]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HMW - GS等位变异及其品质效应能为新疆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肥料运筹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筋品种宁麦9 号、中筋品种扬麦11 和强筋品种中优16 为材料,每个品种进行4 种肥料处理,2 次 重复,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降落值、溶剂保持力、淀粉糊化特性和粉质仪等参数。结 果表明院每种小麦通过2 套品质指标的对比,降低总施肥量有利于小麦弱筋品质的体现,而施用肥料的处理中,基肥 比例高对弱筋小麦品质有利,拔节肥比例越大对弱筋小麦的品质越不利;提高总施肥量能提升中筋小麦的品质,同 时可以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控制好拔节肥的比例;提高总施肥量、扩大拔节肥的比例,能显著提升强筋小麦的品 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添加不同比例的谷朊粉,对冷冻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发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谷朊粉可以优化冷冻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改善冷冻面团的质量,谷朊粉添加量为2%时,冷冻面团的质量最优。谷朊粉还提高了冷冻面团的产气力,改善了冷冻面团的发酵能力,谷朊粉添加量为1%时,冷冻面团的发酵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