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南7号木薯茎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华南7号木薯生长期间6~11月份茎、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华南7号木薯叶粗蛋白含量为21.16%~31.80%,粗脂肪含量为4.17%~8.28%;茎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4.67%~39.6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3.47%~29.74%。木薯叶片、茎秆鲜样、烘干样6月份生长初期氢氰酸含量最高,随着生长月份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木薯茎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为77.74%。结果说明,华南7号木薯茎叶含有较高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浓度Cd2+溶液对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进行不同程度的胁迫处理,以研究镉胁迫对柱花草生长、镉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生长均受到抑制,TPRC2001-18(S.guianensis TPRC2001-18)受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热研10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10),而热研2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受抑制最弱。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均显著增加;镉浓度在1.0~5.0 mg/kg时,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镉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热研2号>热研10号>TPRC2001-18。镉胁迫能干扰柱花草对氮(N)、磷(P)、钾(K)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4份柱花草耐铝胁迫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外源铝的水培和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100 μmol/L Al3+对不同品种柱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营养液培养24 h后,TPRC2001-1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比其它3个柱花草低,西卡柱花草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最高。柱花草的相对根长及根尖苏木精染色均反映出TPRC2001-1受抑制最小且根尖染色程度最浅,TPRC2001-1的细胞膜相对透性最低。土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 μmol/L Al(NO3)3长时间处理3个月后,TPRC2001-1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而热研2号和西卡柱花草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低于50%。TPRC2001对铝的耐性最强,而西卡柱花草对铝敏感,热研2号和热研13号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Cd处理对柱花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外源重金属和土培盆栽法,研究了浓度为0~5.0 mg/kg的镉(Cd)对4个柱花草(热研2号、热研13号、TPRC2001-1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镉胁迫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镉促进4个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浓度分别为0.5、1.0~5.0、0.5~5.0、2.0~5.0 mg/kg。与对照(CK)相比,低浓度Cd(0.5 mg/kg)胁迫,对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TPRC2001-1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而在1.0~5.0 mg/kg处理条件下,脲酶活性无显著变化。0.5~5.0 mg/kg Cd胁迫时,显著抑制了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2.0~5.0 mg/kg Cd胁迫时,TPRC2001-1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种植TPRC2001-1柱花草能缓解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胁迫,土壤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可作为土壤中镉污染的指示酶。  相似文献   

5.
应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种农业废弃物对黑山羊的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3种热带农业废弃物对海南黑山羊的饲用价值,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3种热带农业废弃物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结果表明: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的体外于物质消化率(IVDMD)依次为49.68%、61.86%和79.56%,饲料相对值(RFV)依次为62.65%、77.23%和139.81%.总产气量(GP)、IVDMD与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均呈负相关,RFV与CP和总能量(GE)呈不显著正相关,而与ADF和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对于海南黑山羊均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可作为黑山羊的粗饲料;在3种废弃物中,菠萝叶的饲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高产抗病圭亚那柱花草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8年引进14个柱花草种质品种,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C1480(IRRI)、GC1463(IRRI)和GC1517(IRRI)柱花草的干物质产量达11 377.5、9 360.2、9 296.7 kg/(hm2·a),分别比热研2号的高26.49%、4.06%和3.35%,比热研5号的高72.24%、41.70%和40.74%;且GC1480(IRRI)、GC1463(IRRI)柱花草的旱季干物质产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柱花草炭疽病能力优于热研5号柱花草;在定期刈割条件下,植株存活率分别达77.50%、50.00%和49.1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灰色关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优于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7.
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个多花黑麦草新品种为对象,采用5个刈割高度分别测定2个品种的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干物质体外可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在65 cm时刈割,所获得的鲜、干草产量最高;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2个黑麦草品种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在刈割高度为55 cm时达到最高值;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亦呈现抛物线的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5 cm时达到最高。2个品种的表现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低温胁迫对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II)、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Ⅴ)、西卡柱花草(Stylonsanthes scabra Vog)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质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各项生理指标,可得3种柱花草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热研5号柱花草>热研2号柱花草>西卡柱花草。  相似文献   

9.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海南黑山羊作试验,运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山蚂蝗亚族(SubtribeDesmodiinae)中3个属6个种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间72 h产气量(以0.2 g样品为发酵底物,下同)及干物质降解率变化差异显著(p<0.05),平均最高为糙伏山蚂蝗(分别为24.5 mL、52.5%),产气量最低的是单节假木豆(16.4 mL),干物质降解率最低为假木豆(36.9%);植物在不同生育期的产气量及降解率各不相同,以结荚期营养价值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蚂蝗产气量与干物质降解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单宁含量与产气量及干物质降解率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单宁含量对山蚂蝗营养价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热带牧草资源,研究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为调制高品质的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热研4号王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混合青贮比例分别设置为100∶0(CK)、85∶15(A1)、70∶30(A2)、55∶45(A3)4组,青贮30 d后开封取样检测。结果表明:A2组混合青贮感官评价最佳,随着热研2号柱花草比例的升高,pH和氨态氮/总氮(NH3-N/TN)值逐渐升高,A1、A2、A3组与CK组差异显著(P<0.05);乳酸(LA)含量逐渐降低,A3组显著低于CK组(P<0.05);各试验组乳酸/乙酸(LA/AA)值均大于2.6;且A2组丁酸(BA)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随着热研2号柱花草比例升高,各处理组粗蛋白(CP)、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含量随之升高,且显著高于CK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逐渐降低,且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  相似文献   

11.
1999~2011年,针对云南干热河谷自然生态条件,从国内外收集、引进278份牧草资源。根据牧草种质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开展了137份牧草资源调查,经生育期、营养价值、生产价值及抗逆性评价,筛选出热研4号王草、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多花黑麦草、百喜草、新银合欢、木豆、热研2号柱花草、甘农3号紫花苜蓿、提那罗新诺顿豆等一批适应干热河谷种植、应用在本区生态养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牧草。这些牧草表现出一定的速生性,生长季生物产量高。其中热带牧草抗逆性强,能够抵御干热河谷高温干旱生态环境;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2.
热研7号柱花草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热研7号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选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晚熟的特点。年平均干草产量14879.3kg·hm-2,年平均种子产量424.0kg·hm-2 ,分别比格拉姆柱花草增产84.0%、116.4%,与热研2号柱花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16.86%,粗脂肪含量2.65%,生育期为239d。可用于青饲料、干草粉生产等。适合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柱花草品系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TPRC 2001-47、TPRC 2001-46和TPRC 2001-71的综合表现最好,其中有6个品系优于对照热研2号。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分析结果与柱花草的实际表现一致。不同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不同,7个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干物率>第1分枝日平均生长速度>株高日平均生长速度>刈割时株高>越冬存活率>刈割时第1分枝长>草丛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接种5株根瘤菌对热研5号柱花草含氮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热研5号柱花草植株的生物量和氮含量随着pH值的下降而降低;在3个pH值(pH5.8、pH4.5、pH3.5)条件下接种菌株BS1-1、RJS9-2后,热研5号柱花草的生物量及含氮量均大幅增加;在pH4.5及pH3.5的条件下接种菌株PN13-3对热研5号柱花草均有显著的固氮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柱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苔藓植物中的苔类植物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sandvicensis)为试材,以其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对热研2号、热研5号和热研7号等3个柱花草品种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生长量、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浓度为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5号、热研7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率;在浓度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2号种子发芽指数;在浓度为100 g/L时,可显著降低热研5号的鲜重,浓度为5.0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7号的幼苗干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NaC(l盐)浓度胁迫对1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叶片危害情况、植株生长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生物学指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植株表现的萎蔫程度加强,植株的萎蔫速度加快;受胁迫植株的生长高度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受胁迫植株的生物量(茎叶、根)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12个柱花草品种最终耐盐性排序为:有钩>热研5号>西卡>GC1480>GC1463>Mineiro>热研7号>GC1581>GC1517>热研2号>热研10号>热研13号。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6年龄桉树人工林间作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可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呼吸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及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其中以间作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2号柱花草、GC1581柱花草和Mineirao柱花草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Mineirao和GC1581的呼吸强度高于CK;热研11号黑籽雀稗、热研10号柱花草、GC1581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硝化作用强度强于CK;热研9号坚尼草、杂交臂形草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土壤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