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 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最适宜渭南市玉米 /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的玉米品种,在 2 行玉米 4 行大豆种植模式下,以 9 个玉米品种(郑单 958、陕单 650、陕单 660、西蒙 168、金科玉 3306、中玉 303、东单 1331、陕单 630、黄金粮 MY73),大豆品种齐黄34 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品种的筛选,对 9 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陕单 650、西蒙 168、黄金粮 MY73 综合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宜,产量优势大,每 667m2 产量分别达 564.6kg、560.5kg、563.4kg,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纯经济效益可观,分别为 1395.7 元、1385.6 元、1392.8 元,可以作为陕西省渭南市玉米 /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玉豆带状间作对几个主栽春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5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条件下几个主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间作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实际变幅、变异系数不同,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两种带状间作方式大豆品种中黄30的产量最高。玉豆2:2带状间作模式比3:3带状间作模式公顷产值增617.9元/hm2 。为宁夏引黄灌区玉豆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以及春大豆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豆带状间作对春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5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条件下几个主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间作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实际变幅、变异系数不同,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2种带状间作方式大豆品种中黄30的产量最高。玉豆2∶2带状间作模式比3∶3带状间作模式每hm2产值增617.9元。为宁夏引黄灌区玉豆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以及春大豆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适合间作的大豆品种,用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间作系统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大豆玉米间作的最适模式,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显著,周豆 33 、安豆 109 、周豆 34 、周豆 37 、安豆 203 、周豆 41 在 5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5M2 )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 4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4M2 )模式。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带状种植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S4M2模式下濮豆 5136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安豆 203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适合种植安豆 203 、周豆 37 、周豆 34 ;S4M2 模式下适合种植濮豆 5136 、周豆 41 、安豆 109 。  相似文献   

6.
采用4∶2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当地常用品种齐黄34作对照,选择菏豆33等10个大豆品种,综合考量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筛选出菏豆33、山宁24、祥丰4号、中黄39等4个较为适合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为当地农户选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选择1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山东省主推大豆品种齐黄34为对照,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调查与分析,筛选出菏豆39、菏豆33号、临豆10号、丰豆6号、安豆203等5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的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玉米产能,提升大豆自给率,针对吕梁文水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中品种组合选择问题,在 3 行大豆与 2 行玉米间作的模式下,对 3 个玉米品种、3 个大豆品种共 9 个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比较玉米、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并对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大槐 88+ 东豆 1 号和恒宇 299+ 东豆 1 号 2 个组合的玉米大豆品种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 1,且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这 2 组玉米大豆品种可在今后文水地区用于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国家扩种大豆油料的号召,解决大豆和玉米争地矛盾,本试验开展新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和品种的筛选,选取5个大豆品种和7个玉米品种,设置2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模式1:大豆:玉米=8行:4行;模式2:大豆:玉米=6行:4行),以各作物单作为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大豆品种新大豆25号和NK0906-19,玉米品种垦玉4606和新玉77在两种模式下产量相对较高且差异较小,是适宜间作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品种;(2)间作系统内玉米占群体产量的主导地位,适宜的带宽有利于玉米边际效应的发挥,提高间作系统的土地产出;(3)各作物产量较各自单作均有所降低,但大豆玉米间作系统的土地收益与单作大豆相比增加了1.5~1.8倍,而且模式2的收益较高。综上,筛选出适宜新疆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为新大豆25号和NK0906-19,玉米品种为垦玉4606和新玉77号,间作模式选择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研究可为新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后续的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 85% 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 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 2.27 万 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 万 hm2。2022 年本研究采用 4∶2 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 958,大豆包括齐黄 34、嘉豆 6号、冀豆 23 等黄淮地区 32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综合考量 32 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等因素,筛选出菏豆 41、齐黄 34、郓豆 1 号、华豆 19、临豆 10 号、菏育 10 号、沧豆 16、冀豆 23、嘉豆 16、丰豆 6 号共 10 个品种,为禹城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品种支撑,是提升区域性大豆产能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胡世梅 《种子科技》2022,(21):43-45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同田种植,实现高秆、矮秆作物同田间作,种地养地、农艺农机、生产生态、良种良法相结合,玉米大豆同田共生、一季双收。文章围绕玉米大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施肥整地、播期播法、防病防虫除草、机播机收等环节提出了关键技术要领,对指导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单808(玉米)、丹豆14(大豆)4∶2和4∶4型间作系统在灌浆期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间作群体系统中玉米内部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农艺性状优化,产量显著增加;而间作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随着大豆行比的增加逐渐得到改善。经产量差异比较和经济效应分析,认为4∶4型间作模式群体正负迭加后的优势大于4∶2型间作和清种模式,为发挥玉米高产潜能,提高大豆产量,以玉米大豆4∶4型间作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北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油莎豆行业发展缓慢,但其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新型经济作物。我国耕地面积少,间作不仅有助于增加农田作物多样性,还可以提升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本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油莎豆,单作油莎豆,单作玉米,分析玉米、油莎豆的农艺性状、根系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模式增加了油莎豆的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降低了玉米的株高和SPAD值,提高了玉米和油莎豆根系的分布范围。玉米■油莎豆的土壤当量比LER=1.68>1,该模式模式具有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4.
莫洪雨  李铁 《种子科技》2024,(5):124-12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属于间作模式,有效实施该技术,可以发挥增产增效的优势,强化分类管理,因地因苗施策,从而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生产目标。从2年的实际种植经验出发,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技术要点,以期与相关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玉米间作条件下春红薯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玉米间作的春红薯不同密度试验表明:春红薯不同密度对红薯以及其间作的玉米的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当红薯密度较小(3500株/667m2)时,红薯综合经济性状好,理论产量最高,且间作玉米的综合经济性状和理论产量也较好;随着红薯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下降,而红薯产量在红薯密度3500株/667m2时最高;产值和纯收入以红薯较低密度(3500株/667m2)最高,密度最低时次之。  相似文献   

16.
钼肥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颖  陈顺友  刘丹  唐容  崔远萍 《种子》2005,24(3):18-21,84
本试验运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钼肥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钼量和玉米密度,施钼量和带型配置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时施入钼肥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即在玉米大豆体系中加入钼肥能有效地提高间作玉米的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当玉米密度为43 747.2株/hm2,玉米与大豆带型配置为2∶2,大豆钼酸铵用量为3 750 g/hm2时,间作玉米产量可达到7 452.406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出适宜在长葛市种植的高抗、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对 17 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损率、籽粒杂质率大致成反比,抗病性水平参差不齐,但抗倒性均较好,无倒伏、倒折现象出现,近 1/2 的玉米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其中沃优 313、鼎诺 316、沃优 308 这 3 个品种抗性强、产量高、宜机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长葛市示范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生长、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和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前了花生成熟的时间。玉米间作花生未覆膜条件下,玉米单产为424kg/667m2,比玉米净作少245kg/667m2,但增加了花生81.6kg/667m2,总产值比玉米净作增加489元/667m2。在覆膜间作条件下,花生产量为122.7kg/667m2,总收益比玉米净作多收入1 105.5元/667m2。说明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江苏沿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苏科玉1705’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60000、67500、75000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基本一致。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倒折率、空杆率逐渐提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夹角和产量逐渐降低;在60000株/hm2密度下‘苏科玉1705’和‘江玉877’产量最高分别为:6299、5431 kg/hm2,且倒伏、倒折、空杆率最低;在67500、75000株/hm2密度下,2个品种倒伏、倒折率提高,生产风险加大。品种间比较,相同种植密度下‘苏科玉1705’的叶宽、叶面积、叶片夹角、倒折率、秃尖长较低,穗长和粒重较高,产量显著高于‘江玉877’。综上,在江苏沿海地区,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苏科玉1705’和‘江玉877’在6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可实现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幼龄核桃林下复合间作的大豆生长变化及营养特性,以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5年生的幼龄核桃林下进行带状复合间作,同时单作为对照,记载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测量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后籽粒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核桃林下带状复合间作大豆生育期延长4~8d,抗倒性降低;株高和底荚高度增加,分枝数减少,主茎节数变化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长阶段均比单作有所降低,苗期和花期影响不显著,鼓粒期和成熟期影响显著;粗蛋白含量比单作有所增加,增加量因品种不同而异,晋豆42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含量均比单作降低,晋豆42显著降低;籽粒产量比单作降低显著,生育期最长、株高最高且倒伏的汾豆93减产最多,为59.03%,生育期短的晋豆25减产最少,为49.04%。6个品种中,汾豆78在间作模式下产量最高,为1617.5kg/hm2,其次是汾豆56,为1481.5kg/hm2。幼龄核桃林下复合间作大豆,会延缓成熟,使株高增加,分枝数减少,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大豆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