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AFLP鉴定沙田柚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定沙田柚新种质的遗传分类,为其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4对AFLP引物组合,对12份柚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类研究.[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AFLP引物组合,在12份柚类材料中扩增出399条清晰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5~4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33.25条;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比例为22.8%.供试材料相似系数在0.752~0.956,AFLP鉴定结果显示桂柚1号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56,早熟沙田柚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20;早熟酸柚和福建酸柚两个品种与其他柚类亲缘关系较远;以0.830为相似系数的阈值,可以将12份柚类材料分为5类.[结论]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将12份柚类材料区分开;早熟沙田柚与桂柚1号是不同于沙田柚的变异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云南栽培辣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国内辣木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有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27份云南栽培辣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得到9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94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105条,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6.19%,表明云南栽培辣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27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7 5~0.838 3。UPGMA聚类结果表明:27份材料可分为6类,来自同一栽培区域的材料并没有聚在一起,具有相同性状的材料也没有聚在一起,表明栽培辣木种群内遗传分化较大,遗传背景复杂,相关性状和遗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技术对取自新疆温宿、巩留、和田、若羌、叶城、库车、阿拉尔的122份核桃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对122份核桃种质材料进行选择性扩增,共获得21989条扩增带,其中8810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40.1%。根据AFLP标记的结果,用DPS统计软件分析了核桃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UPGMA聚类,聚类结果将122份核桃种质材料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类群被分为5个亚类,“温81”单独成一个亚类;第二类群被分成2个亚类,叶城的“千年核桃王”和阿拉尔的“阿7”独立成亚类;12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在0.12000—0.93103之间。聚类结果很好地将栽培种质和古老种质分开,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的核桃种质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还揭示了“温81”、“温179”等优良栽培种质及南疆一些古老核桃种质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地区的15份河八王无性系为材料,采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进行分析,计算多态性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并建立分子身份证。25对AFLP引物组合在15份河八王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 2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 914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7.11%。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15份河八王种质资源其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56~0.878,在相似系数为0.706时,可划分为3个类群。结合特征带和不同引物组合方法可有效建立河八王种质资源特异分子身份证,置信概率达到99.99%。所供试河八王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于3对AFLP引物组合104条谱带构建的15份河八王种质分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AFLP标记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河八王种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苹果品种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2对引物共扩增出826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595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69条,多态百分比为72.0%。泰山红星苹果共扩增出55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51条,102条特有带,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沂蒙短枝红星和红星扩增出条带分别为517、497条,多态性条带分别为310、290条,特有带分别为64和55条。金冠共扩增出380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73条,与其它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846?0.7515。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与表型分类吻合,并建立了苹果的AFLP标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银染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的18份番茄青枯病抗病材料和2份感病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稳定、多态性好的5对引物组合分别对20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的条带201条,其中7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6.8%.这一结果表明供试的抗青枯病番茄材料在DNA水平上的酶切位点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用NTSY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76~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88为阈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20份供试材料分成2个复合组和5个独立组.以上结果在DNA水平上为番茄抗青枯病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78份核桃农家品种及栽培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对78份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核桃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培育核桃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6.875个,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1~16个,每个SSR位点的多肽信息含量(PIC)在0.075~0.228,平均为0.151。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05~1.000,当遗传系数为0.704时,可将78份资源分为5部分,分析发现栽培种与农家品种以及不同地理来源的核桃品种界限不明显,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78份材料间遗传距离较小,平均为0.23,遗传相似度高。用Structure 2.2分析群体结构发现最佳亚群体数为2,分别包含25和53份核桃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78份核桃农家品种及栽培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对78份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核桃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培育核桃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6.875个,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1~16个,每个SSR位点的多肽信息含量(PIC)在0.075~0.228,平均为0.151。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05~1.000,当遗传系数为0.704时,可将78份资源分为5部分,分析发现栽培种与农家品种以及不同地理来源的核桃品种界限不明显,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78份材料间遗传距离较小,平均为0.23,遗传相似度高。用Structure 2.2分析群体结构发现最佳亚群体数为2,分别包含25和53份核桃资源。  相似文献   

9.
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国内外35份茶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对引物组合扩增出50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56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89.67%,揭示了茶花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55 9~0.320 3,香农指数范围为0.396 5~0.476 7,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17~0.52;UPGMA聚类分析可将35份茶花种质分为3个大类群。说明AFLP是研究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西兰薹与芥兰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技术是准确评估西兰薹与芥兰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7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条,多态率为53.4%.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在0.3611 ~0.9000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306,表明西兰薹与芥兰遗传变异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3水平上可将10个品种分为3大类群.  相似文献   

11.
17份鱼腥草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鱼腥草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112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所占比例为84.8%,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目为9.3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了Nei's基因距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18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69 9,并用MEGA3.1软件通过UPMG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技术可将17份供试的鱼腥草材料全部分开,在遗传距离系数0.2处可将17份材料划分成三大类,其中多数材料根据ISSR遗传距离系数划分的类群与地理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同时对鱼腥草道地性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几个番茄品种AFLP指纹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优化的AFLP技术体系,构建了7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材料和1份感病材料的指纹图谱。根据所得到的DNA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稳定、多态性好的5对引物组合,分别对8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的条带149条.其中6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1.6%。这一结果表明供试抗感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83—0.95。以遗传相似系数0.89为阈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8份番茄材料分成1个复合组和3个独立组。以上结果在DNA水平上为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50份杭白芷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探求各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2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NTSYS PC软件计算并分析了杭白芷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了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50份杭白芷种质间,相似度均超过70%,总体上亲缘关系都比较接近,相对而言,ZYS002039和ZYS002045种质,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山西主要玉米品系的主要遗传多样性特点.[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4条,多态性条带5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5.7%.应用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分析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5个类群.[结论]为今后山西玉米育种与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95 Chinese upland cottons with Fusarium and/or Verticillium wilts resistance was estimated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Twenty EcoRI-MseI AFLP and 19 SSR primers with polymorphism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the fingerprin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AFLP primer pairs produced a total of 1 480 major bands among 95 genotypes, and 214 were polymorphic bands. The number of total bands per primer pair ranged from 47 to 109, with an average of 74.0.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values for the 20 primer pairs varied from 0.01 (E-ACT/M-CAT) to 0.24 (E-ACA/M-CTA),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0.09. Nineteen SSR primers generated 89 DNA bands, of which 61 were polymorphic. The total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varied from 3 to 8, with an average of 4.7. The average PIC value for the SS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as 0.69. Genetic similarity estimates for the entire data set ranged from 0.978 to 0.998 based on AFLP and SSR band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narrow genetic diversity existed in the tested cultivars. The clustering patterns could not be cor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 origin, the pedigree and common parentage of the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了解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广西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进行SRAP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的22对SRAP引物组合从2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谱带,其中45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带比率为31.81%。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55条和2.05条。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64~1.0000,平均为0.8944。UPGMA聚类结果表明,28份桑树材料可分成3类,Ⅰ类包括20份广西地方种质资源,Ⅱ类包括7份广西选育的种质资源,Ⅲ类包括1份广西种质资源。【结论】广西桑树种质资源品系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桑树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与地域性有密切关系,可为桑树种质资源的分类、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24份优质抗稻瘟病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RAMP(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标记分析。结果表明,80个RAMP引物组合中,有22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这22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08条带,其中80条具有多态性,占74.1%,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带,平均3.6条。RAMP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平均值为0.462(0.138~0.900)以平均GS值0.462为阈值,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6类。表明这24份优质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优质抗源材料对选育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形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其中有4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4.79%,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7.4条.供试古荔枝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1.00,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61.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为0.66处供试的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均来自广西灵山县,类群Ⅱ来自广西桂平市、北流市、玉林市、灵山县和大新县,类群Ⅲ来自广西北流市和灵山县.[结论]24个广西古荔枝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宽,可作为今后荔枝杂交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部分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牡丹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牡丹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30份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共获得1 12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6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6%。揭示了牡丹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这些品种的特异带型对供试牡丹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结论】8对引物能将30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牡丹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