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效唑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凯蒂莎黑麦草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PP333浸种可以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降低成坪前幼苗株高,减少修剪次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分蘖,提早成坪.浸种的最佳时间是24 h,最佳浓度是250~750 mg/kg.  相似文献   

2.
一串红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不同浓度KNO3溶液润湿发芽床对一串红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一串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的指数有极显影响,且以20-25℃处理效果最佳。而浸种时间及不同浓度KNO3溶液润湿发芽床对一串红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茅有明显促进作用,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mg/L和20mg/L,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好。植物激素的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也有明显影响,奈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为24h和50h。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的催芽效果,以及光照、激素对催芽的影响,明确了影响秋莴笋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光照和浸种时间。采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或乙烯利溶液浸种,有利促进种子的发芽。因此,高温期必须采用低温见光催芽或激素见光催芽。  相似文献   

5.
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中华猕猴桃“宜黄2号”、毛花猕猴桃“赣绿1号”和“赣绿2号”4个猕猴桃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梯度的赤霉素浓度和5个浸种时间进行处理,通过统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探讨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均受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的影响,其中“徐香”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赣绿1号”“赣绿2号”和“宜黄2号”。“徐香”“赣绿1号”“赣绿2号”和“宜黄2号”最高的种子发芽率所对应的赤霉素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组合分别为: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4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和0.6 g/L赤霉素+60 min温水浸种。不同猕猴桃品种的发芽时滞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徐香”发芽最早,其次是“宜黄2号”,“赣绿1号”和“赣绿2号”发芽最晚。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低温层积、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和不同浓度浓硫酸(H2SO4)对3个月季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讨打破月季杂交种子休眠、快速催芽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影响月季杂交种子萌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低温层积时间,其最适层积时间为4℃沙藏80~100 d。(2)NAA和浓H2SO4浸种处理能有效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最佳浓度分别为50 mg/L和0.1%。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低温层积、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和不同浓度浓硫酸(H2SO4)对3个月季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讨打破月季杂交种子休眠、快速催芽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影响月季杂交种子萌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低温层积时间,其最适层积时间为4℃沙藏80~100 d。(2)NAA和浓H2SO4浸种处理能有效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最佳浓度分别为50 mg/L和0.1%。  相似文献   

8.
以'红灵'西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催芽温度、浸种时间、浸种溶液对种子发芽时间、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及胚根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温度、浸种时间及不同pH值溶液浸种处理对'红灵'西瓜种子的影响不同,催芽温度32℃、浸种时间20 h对'红灵'西瓜种子发芽较为适宜,其萌发生长的最佳pH值为7.0.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浸种时间、培养温度、GA3(赤霉素)溶液处理,对萝卜芽苗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显著影响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浸种12h萝卜种子发芽率最高,平均发芽率为89.66%,同时,浸种12h的萝卜芽苗菜产量、Vc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温度下培养可显著影响萝卜芽苗菜的苗高和产量,最佳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25℃;在萝卜芽苗菜生长期间,喷施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萝卜芽苗菜的苗高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500mg/LGA3处理产量最高,同时萝卜芽苗菜中Vc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常温储藏的白菜陈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壳聚糖浸种处理对陈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白菜陈种子随着清水浸种时间延长到4 h和6 h,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1 h和2 h有所下降,经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比相同时间的清水浸种(CK)显著提高。因此,在生产中可以用0.01%的壳聚糖溶液对白菜陈种子浸种1 h即可达到提高白菜陈种子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茄子砧木托托斯加种子发芽的影响,用200~1 200 mg/L的赤霉素对托托斯加种子分别浸种24、48、72 h。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托托斯加种子发芽均有促进作用,当赤霉素浓度为1 000 mg/L、浸种时间为48 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7.0%和36.77。  相似文献   

12.
优质红豆芽苗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芽苗菜是一种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芽菜。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以及不同生长介质对红豆芽苗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芽苗菜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时间为26℃、24h;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0—24℃;同时在无纺布作为介质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最好,生物学效率可达116.84%,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瓠瓜突变体库,以瓠瓜材料‘安生葫芦’种子为试材,探索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条件。设置种子开壳和不开壳2种处理,0.8%、1%、1.5%、2%、3%和4.5%共6个不同EMS浓度,2、4、8、12 h共4个不同诱变时间,分析24个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组合对开壳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开壳处理后对EMS诱变浓度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在相同EMS浓度下,诱变时间越长瓠瓜种子相对发芽率越低,8 h为最佳诱变时间;在相同EMS诱变时间下,EMS浓度越大相对发芽率越低;随着EMS诱变时间的增加,不同EMS浓度间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显著性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2%。综合分析,确定EMS诱变最佳条件为:瓠瓜种子开壳后温水浸种4 h,然后用1.5%EMS诱变处理8 h。  相似文献   

14.
殷琳毅 《蔬菜》2022,(11):15-18
摘要:为优化富硒油葵芽苗菜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以氨基酸硒水溶制剂为处理试剂,以富硒油 葵芽苗菜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浓度、浸种时间、播种密 度、喷淋浓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油葵芽苗菜产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生产条件。结果表 明:富硒油葵芽苗菜产量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浸种浓度>播种密度>温度>喷淋浓度>浸种时间。当 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浓度为400倍液(75 mg/L)、浸种时间为14 h、播种密度为110 g/盘、喷淋浓度 为4 000倍液(7.5 mg/L)、温度为26 ℃时,富硒油葵芽苗菜产量达945.2 g/盘,且符合富硒农产品的规 定。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药液对黄瓜浸种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有控制幼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根冠比、防止移栽后败苗等效应;并对黄瓜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浸种浓度为10mg·L-1。  相似文献   

16.
红豆芽苗菜是一种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芽菜。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以及不同生长介质对红豆芽苗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芽苗菜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时间为26℃、24 h;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024℃;同时在无纺布作为介质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最好,生物学效率可达116.84%,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八棱海棠的种子为试材,研究快速打破海棠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最佳处理方式。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以及不同时长的浸泡、温度不同的蒸馏水以及不同时长的浸泡、低温层积等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处理不能完全打破八棱海棠种子的休眠,但处理之后的种子发芽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赤霉素处理对打破休眠的最佳浓度是200 mg/kg,发芽率可达50.25%。总体来说浸泡时长对打破八棱海棠种子休眠结果不明显。而打破八棱海棠种子休眠最佳处理的是低温层积,其打破休眠的时间是60 d,发芽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18.
大麦芽苗菜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大麦种子为试材,测定不同浸种时间和栽培基质条件下大麦芽苗菜株高、产量和颜色等指标,研究浸种时间和基质对大麦芽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大麦芽苗菜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理想栽培基质为蛭石.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2O2、KNO3和H2SO4溶液及不同浸种时间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化学药剂对实葶葱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H2O2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葶葱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照与H2O2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KNO3处理的效果最佳,能明显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以浸种12h、0.5%KNO3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高于对照16.66%,其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H2SO4处理对实葶葱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小油菜"五月慢"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外源水杨酸(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各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其中以1.00 mmol·L-1的SA浸种缓解盐胁迫效果最佳。在同一浸种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均呈减少趋势。POD、SOD活性则在50 mmol·L-1盐胁迫下显著升高,随后降低。说明一定浓度SA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小油菜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