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潜江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潜江龙虾在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小龙虾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评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2.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3.
从小龙虾的生物习性分析入手,结合我地多年的稻虾连作种养实践,4月-6月养虾,6月后退田种稻。对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的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养虾从业者起到抛砖引玉、扬长避短之效。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小龙虾需求市场的日渐火热,小龙虾的养殖水平也逐年提高,安徽省庐江县通过近5年的养殖探索,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稻虾连作成功养殖模式,全县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平均纯收入2 000多元/667 m~2,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全省交流推广,现将此养殖模式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庐江稻虾连作模式主要是一虾一稻,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展种养结合,通过水稻吸收龙虾粪便和剩余的残饵,水稻秸秆还田肥水促  相似文献   

5.
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江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即虾稻连作)的发源地和小龙虾人工繁殖的首创地,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选育、繁育养殖、科研示范、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基地.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在长期养殖小龙虾实践中,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虾-鱼、虾-鳅-稻、鱼-虾-蟹等多样化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万hm2,产量3.8万吨,产值6.08亿元;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3.9%.潜江小龙虾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潜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6.
2009年—2010年在安徽省东至、贵池、怀宁、太湖、全椒等地进行了稻虾连作生态养殖试验,从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小龙虾苗种的选择及放养、饲料的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水稻的栽培与管理、小龙虾的起捕与收获等方面对稻虾连作进行了探索与试验。稻田养殖龙虾的面积合计3714×667m2,投种57949.5kg,总产量262675kg,总投入  相似文献   

7.
<正>潜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充满智慧的潜江农民,就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直至2017年潜江市稻虾连作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养殖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  相似文献   

8.
稻虾连作生态高效技木试验分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椒荒草圩,实施稻虾连作试验田36.9公顷,每亩小龙虾产量91.1kg,产值3649.5元.利润1761.4元;投入产出比l:1.9,利润是单纯种水稻的3.7倍。稻虾连作平均每亩水稻产量541.9kg,比对照田净增加56.9kg,提高11.73%;平均每亩利润176J.4元,比对照田;争增加1284.6元,利润提高269.4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稻虾连作模式实现了“适宜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种稻,水稻空闲季节稻田灌水养殖小龙虾,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来年生产增加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通过不同时间序列对同一稻田实行充分利用”的效果。并且在稻田四周开挖“U形沟”,很好地解决了水稻机械化收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虾稻共作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或克氏螯虾、龙虾、小龙虾、大红虾等。近年来,小龙虾已经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特别年轻一代更是非常喜爱,目前小龙虾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逐渐扩大,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小龙价格也逐年上升,激发了广大养殖户从事小龙虾的养殖热情,形成小龙虾特色产业。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展虾稻综合种养模式,虾稻综合种养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湖北潜江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早在2001年,科技工作者与农户一起成功探索出了"虾稻连作"模式,利用低湖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种虾,种一季稻、养一季虾。为了更好地抵抗自然灾害,规避养殖风险,挖掘养殖潜力,科技人员在此前基础上大胆创新"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大幅减少农药化肥,达到小龙虾、水稻共同生长,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经  相似文献   

11.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逐渐兴起的生态养殖形式,主要分为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两种模式。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养殖小龙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试验在崇明地区实施了上述两种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比较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商品虾产量、苗种产量以及水稻产量,以探究崇明地区合适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稻虾连作微循环水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首选品种。稻虾连作可使稻田少使用农药、化肥,节省劳力,绿色发展,提高稻米和小龙虾品质,增加种养户的经济收入,是可以大力推广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稻虾连作的经济效益,在虾沟内安装增氧设施,推动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提高水体内溶氧,有利于小龙虾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种养户收入。  相似文献   

13.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技术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传统的虾稻连作技术和稻田养鳖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鳖、虾(小龙虾)、鱼、稻在同一稻田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新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2001年,湖北省潜江市农民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生产模式,即在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方式放养小龙虾,稻田每年可收获"一稻一虾"。经过10多年的发展,"虾稻连作"生产模式不断改进和优化,衍生出"稻虾共作"的养殖模式,即将环沟由原来的1~2 m宽、0.8 m深的小沟,改挖成4~5 m宽、1.5 m深的大沟。2016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龙集镇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率先开  相似文献   

15.
稻虾连作共作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效益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本文通过稻田水稻小龙虾连作共作,水稻稳产增产小龙虾丰收,反映稻虾连作共作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稻田内进行良性循环,能量向水稻和小龙虾有利的方向流动,同时产生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盱眙小龙虾稻田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盱眙县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始于2005年,当时是农户自发利用沿湖、河、水库等周边低洼水稻田进行虾稻连作,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不成熟,走了一些弯路。近年来,盱眙龙虾驰名中外,市场需求量剧增,靠天然捕捞和池塘养殖已经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盱眙县稻田养殖小龙虾已初步形成规模。2015年,盱眙县政府在维桥乡永华村发展73.33 hm~2连片稻田养殖小龙虾,2016年初,又在兴隆乡西陡湖建成333.33  相似文献   

17.
稻虾连作种养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镇渔业科技示范户许建祥利用500亩成框连片的稻田进行稻虾连作,种植一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利用冬闲期间繁育虾苗种和养殖商品虾,提高稻田利用率。稻虾连作养殖是适宜于我镇种田大户采用的养殖模式,每亩稻田可增小龙虾100~150千克。稻田养殖小龙虾,宜与中晚稻相结合,水稻育秧一般从4月15日至30日,大田移栽主要集中在5月10日至6月10日,可在移栽前2~3天整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在安徽龙虾第一乡霍邱县三流乡,大批小龙虾正在被清理打包准备发往上海、杭州等地。安徽省霍邱县小龙虾养殖面积61万亩,在全省范围内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为第一,主打生态环保养殖,采用稻虾养殖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新路子,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综合种养实现农民增效、增收。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旌德县养殖户利用低洼稻田开展虾稻连作种养技术示范,即在冬闲时间养殖小龙虾,次年5-6月起捕,再种植一季单晚稻,年获一季虾、一季稻,经济效益较单一种稻提高2~3.5倍。2016年,虾稻连作种养总面积255亩。以其中种养面积100亩为例,亩产小龙虾105.4千克、水稻552.8千克,亩均纯收入2077元,对照田单一种稻面积为2亩、亩产550千克;实现了稻渔综合种养"双千"目标。现将养殖关键技术总  相似文献   

20.
<正>潜江位于湖北中部,气候温和、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小龙虾繁殖和生长。本世纪初,潜江市农民首创了稻虾连作的稻田养虾模式,后经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为稻虾共作模式,与之前相比,养殖技术更成熟,产量效益更好,小龙虾养殖由此在潜江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