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养蚕条件下,选取9户蚕病多发户对防治细菌和僵病的新蚕药“蚕病清”的效果做了同户对比实验调查,与同批添食常规药物氯霉素对照区比较,添食“蚕病清”实验区由于蚕病发生率降低,平均张种下茧量减少33.3%,下茧率降低46.9%、20粒茧壳重增加8.5%,单张产茧量提高11.2%,单张产值增加14.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3.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和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合作研制的“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最近在广州通过了由省高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从养蚕生产中熟蚕上滚环节进行技术改革,经过研究人员4年多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熟蚕上簇使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能使90%左右熟蚕快速、自动上簇,省力省时,比传统的熟蚕上簇方法,提高工效3—4倍,减少窝边茧、死笼茧、污染茧等下茧发生,单张产值提高9—11%,使用后对蚕无毒害,不影响蚕丝质量。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在养蚕生产上推广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使用方法是:每张蚕种用药剂1支,兑0.8公斤清水稀释,均匀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1989年夏蚕期大面积爆发微粒子病,蚕茧损失十分严重。全县夏蚕共发种31690张,平均单张产茧仅10.6公斤比1988年同期单张产茧20.5公斤少9.9公斤,下降93.4%,是历史上夏蚕单产最低的一年。据夏蚕5龄后期全县抽样镜检,微粒子孢子占74.5%,为了避免秋蚕期再  相似文献   

5.
柞蚕软化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类45种抗茵药物中筛选出一种防治柞蚕软化病有效药物SG(磺胺脒),并由它生产出一种液体剂型蚕药一克软威。春蚕小蚕(1—3龄)盛食期添食SG(110mg/mL)2—3次,防治效果达90%以上,增产幅度20%~23%;大蚕期(4—5龄)采用SG(1.0mg/mL)浸蚕20s后移入新场进行饲养,收茧率可提高17%,防治柞蚕软化病的效果明显,增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 我区从1985年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蚕茧产量由原来3500公担增加到1989年5266公担,增长66%。但蚕茧单张产量很不稳定,1989年全区单张产茧量仅达23.7公斤,收入205元,一定程度影响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 1990年以来,根据省蚕桑基地建设会议精神,结合本区的实际,把建设基地、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和科技兴蚕作为工作重点,在抓科技兴蚕工作中又把全面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作为蚕茧单产、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 观太乡: 九六年春、夏、秋三季养蚕7100张,产茧203770公斤,产值241万元,单张产茧量28.7公斤,单张产值340.67元,平均每公斤茧价11.87元,单张产茧量、产值分别比去年增加11.7%、57.7%。通过“公司+农户”二次返利,蚕农获返利金额168587.2元,每公斤鲜正茧平均返利1.37元;其中,最高返利金额3元,平均返利2元以上的占返利样茧的40.6%,主要蚕茧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平均解舒丝长693.49米,上车率90.9%,健蛹率84.2%,解舒率提高20%。 养好蚕、卖好茧,为观太蚕桑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8.
家蚕新品种日_3×中_(5.6)是一对多丝量的春用杂交组合,1988—1989年经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基点试验和在乐至、壁山、绵阳、重庆北碚等地农村进行中间试验,发种20000张,养蚕实践证明,无论从蚕的健康性,单张产茧量,茧丝品质等综合性状、均符  相似文献   

9.
绿芬威叶面肥在广东桑田的应用效果经多年在全省130多个表证点调查,所得充分数据的统计分析确认:桑树喷施绿芬威叶面肥系列中的绿旺SuperK(又称绿旺1号)、绿旺N(又称绿旺2号),及其两者混合液。能促进梢条生长,叶色加绿,叶肉增厚,桑叶产量平均增产13%以上。桑叶质量改善,全氮量和糖类增加。采叶养蚕,病蚕率减少,死蛹率降低,茧壳增厚,产卵量增加。普通蚕种单张产值平均提高14.85%,50公斤桑叶产值平均增加12.97%。原蚕种单张产值平均提高11.2%,单张繁殖系数平均增  相似文献   

10.
<正> 将对人工饲料无菌育与开放育蚕的研究结果,是在感染后下一龄期或再下一龄期,蚕停止摄食,出现吐液、缩小等症状,产生大量的发育迟缓蚕。从4眠时的调查可知:在稚蚕期感染的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10—37%(约2—7天)发育迟缓蚕;4龄期感染的蚕,到就眠止出现10%左右(2天)的发育迟缓蚕。开放育时更显著,在1、2龄感染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30—80%(6—16天)的发育迟缓蚕;3、4龄感染蚕,到4眠止出现12—16%(2—3天)发育迟缓蚕。从开放育、桑叶育蚕比无菌蚕更易感染IFV出现,讨论接种细菌对IFV感染的影  相似文献   

11.
“广蚕三号”是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培育的二化性中系品种。1984年“广蚕三号×7532”一代杂交种参加广东省家蚕新品种评比结果表现较好,全年平均50公斤桑产值15.77元,比生产种“新九×7532”(下同)13.52元增产16.9%;平均单张产值98.36元比生产种83.57元增产17.7%。经省品比小  相似文献   

12.
多丝量新蚕品种“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是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其原种好养,交配性能好,产卵量多,产附好,制种性能高于对照种“芙蓉”和“湘晖”。一代杂交种经多点多批试养结果,比同期对照种“芙蓉×湘晖”单张产茧量增19.30%,单张产值增31.20%,壳重增17.30%。据蚕农普遍反映,该种虽抗高温多湿性能较弱,但蚕儿孵化、发育、眠起、熟蚕均齐一,食桑快,好养,抗氟化物污染性能较强,上簇吐丝埋笼较快,是一对很有希望成为我省春秋兼用的多丝量杂交新种。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原种繁育系数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9,37(3):14-16
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数列)间的相似程度来判别关联程度。运用关联分析这一原理,通过对四川省现行的8个原种蚕品种各数量性状对单张原种制种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及大小排序依次为:单张原种收茧量>克蚁收茧量>单张原种孵化量>健蛹率>公斤茧颗粒数>茧层率>全茧量>公斤茧制种量>茧层量。为原蚕生产提高单张原种制种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木格蚕匾的制作:用1.3—1.5cm 厚、4cm 宽、86cm 长木条二根;1.3—1.5cm厚、4cm宽、63cm 长木条四根,四角相拼成长方形,再两只相叠成8cm 高,加竹或芦竹垫底制成木格蚕匾。每只约5平方尺,每立方米木材可制100只木格蚕匾。木格蚕匾的使用:每张种一龄用2—3只,二龄用5—6只,三龄用11—13只,四龄用20—25只,五龄用60只(增加1/3用量也就等于大蚕期用66只)。饲育方法同普通蚕匾,1—2龄,格与格叠齐,二般叠高16只,3—4龄木格叠放稍错开,同样可堆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应用昆虫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YA_(20))调控家蚕生长发育和对茧丝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龄蚕添食YA_(20)液30—50ppm,三眠蚕诱导率很低;二龄到四龄蚕24小时前任何时间起连续添食48小时(30ppm),均能100%地诱导出三眠蚕,龄期经过当龄延长1—2天,而全龄则缩短2天、3天、4天以上;五龄蚕后期添食YA_(20),全茧量、茧层量可提高。(2)YA_(20)诱导的三眠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依二龄蚕添食>三龄蚕添食>四龄蚕添食而变化。(3)三眠蚕单位饲料转化率高于对照的4%—9%,单位饲料的生产量为对照的75%—90%。(4)三眠茧的解舒优,茧丝纤度偏差小,生丝强力、伸度、抱合力好,可缫制出4A—6A级高品位细纤度生丝。  相似文献   

16.
一、在一般消毒的情况下,高温(90—92℉)干燥(相对湿度60—65%)多湿(95~100%)焗蚕。对南农七乙品种1~5龄任何时期,受焗4~24小时,发病率3.18%±2.1%,不会引起暴发性蚕病。4~5龄连续以焗1—3—6日,则发病率随焗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较严格消毒条件下,二化性蚕种受到高温焗热热亦不会发生蚕病。二、焗蚕、饥饿及不良桑叶等综合不良因子作用下,但蚕期发病率在1.50~5.16%,亦不会导致暴发性蚕病。但高温干燥焗蚕的发病率较高,可能是桑叶萎凋快,造成饥饿的结果。三、蚕儿对焗热的抵抗力因生理状况而异,稚蚕期大于壮蚕,四龄期大于五龄,盛食期大于起蚕。其中以四龄眠五龄蚕起抵抗力最弱。蚕儿受焗后茧层量减少2—7%,四~五龄连续受焗,则可减少26%以上。  相似文献   

17.
应用N·b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捡出微孢效果显著。经西农大蚕桑系蚕病组实验室内和五个示范种场捡出原种的验证:微孢检出率均在82.98%—100%的范围内;检出原种微孢浓度最小是1~5×10~3个/ml,最大是10~4—10~5个/ml,是一种适合捡含微量少的检微好方法。不仅如此,N·b炭凝反应检微的适用范围广,只要微孢的表面抗原与N·b抗血清相同,既能捡母蛾,又能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的微孢,还可进行1~3龄迟蚕,病弱蚕的预知捡微,但以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和1~3龄迟蚕,病弱蚕的捡微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1946—1985年日本共育成指定蚕品种178对,据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统计1946—1975年春蚕3龄起蚕比蛹率从91%提高到96%;夏秋蚕从87%提高到94%左右。春蚕万头收茧量从18公斤提高到21.8公斤;夏秋蚕从14公斤提高到17.5公斤。春蚕茧层率从21.7%提高到24.9%;夏秋蚕从20%提高到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因时因地制宜,积极引繁和推广新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和品质,夺取蚕茧丰收,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我们于1976年夏率先引繁和试养二化白茧种成功,实现了全年白茧化,使单张蚕种产茧从多化的14.5kg提高到24kg,增长65.5%,从1976—1993年止,累计推广夏蚕二化白茧种99.3万张,增  相似文献   

20.
家蚕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朝霞×932)是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的夏蚕良种,它具有抗高温多湿,抗病力强,食叶少,发育期短等优点,该品种单张产茧30—36kg,茧层率19.2%~20.4%,一茧丝长884.4m,解舒率77.4%,出丝率12.2%,可缫制2~3A级生丝.现仍是广西当家品种之一,深受蚕区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