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施药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很多,但从目前国内外的资料看,主要还以化学防治为主,它一直是世界农业防止病虫为害的主要手段,约占防治面积的90%。进行化学防治,除了农药的品质外,施药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施药技术综合了农药、药械、植保等多种学科,它包括对施药方法和施药器械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设计、研制、试验、推广应用工作等,从而达到和提高农药的施用水平。1 当前施药技术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病虫害的防治是苹果生产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份。由于农药的大量施用,设备、劳务、材料不断涨价,环境日益受重视,因此每次用药都应尽可能地有效。用空气喷雾器施药,叶面附着的农药在树冠里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研究影响农药附着的因素,为了改进施药技术,哪么就需要确定农药在叶面和果上的附着量和分布情况。有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研究的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等农药防治二化螟枯心,适宜在卵孵高峰后5d施药,防治3代白穗应在水稻破口5%~10%时施药。施药方法,以手动喷雾和泼浇的效果最好,施药时要适当加大用水量,田间应保持水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设植保防灾展示区、防治技术展示区、防治药剂展示区、施药技术展示区、农药对生态的影响展示区、防治服务创新区、植保技术发展方向区7大区,展示植保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展示各种防治技术、农药品种、稻-灯-鱼、稻田养鸭等农业模式及施药方法、药剂对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农作物的化学防治中.要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所采用的施药方法十分重要。因为,施药方法选择得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农药对病、虫、草、鼠的防治效果。因而必须根据下列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施药方法才能达到较高的防治水平。1、农药剂型:根据农药剂型来确定施药方法,多年来被农民所采用。如对于乳油、水剂.胶悬剂等的在药剂型,多采取常量喷雾的方法;油剂多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喷洒等。一般不可乱用,如可湿性粉剂不能用喷粉法,粉剂不能用喷雾法,触杀剂、胃毒剂不能用涂抹法.内及剂不适合制毒饵等。2、防治对象:防治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6.
近来蔬菜害虫种类多,虫口密度大,且世代重叠,有的农民反映施药后防治效果不理想.据调查,其主要原因:一是选择农药不对口,不区分害虫而乱用药:二是不在防治适期用药,有的等到害虫大量发生时才用药,有的则见虫就打药,2,3 d打1次"保险药";三是不按防治指标施药或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四是使用剧毒农药,既杀死害虫也杀死了天敌;五是单纯依靠药剂防治,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因此,在防治蔬菜害虫时既要考虑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建军 《植物医生》2008,21(3):48-49
我国农业病虫草鼠害年发生面积4亿hm次,年使用农药25万~28万t(折百).80%的防治面积主要由手动喷雾器来完成.由于农药施药机械、施药技术和施药观念落后,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仅30%,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文章分析了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及农药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施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液使用量以及防治效果.为掌握红花岗区现有施药器械类型及存在问题,根据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引进和示范应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以提高精准施药技术和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水稻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防治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等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枯心,适宜在卵孵高峰后5d施药,防治第3代造成的白穗应在水稻破口5%~10%时施药。施药方法,以常规喷雾和泼浇的效果较好,施药时要适当加大用水量,田间应保持水层。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是南昌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呈现暴发为害趋势。作者从虫源基数、栽培制度、农药质量、害虫抗药性、施药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近年二化螟暴发的原因。并就病虫测报、减少虫源、净化农药市场、严格防治标准、注意桥梁田防治、提高施药质量等方面对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推荐几种适用农药。  相似文献   

11.
果园施药把五关在防治果园病虫害时,要合理、正确地使用农药。农药的种类很多,使用的范围也不一样,盲目滥施,后患无穷。具体说来,果园施药要把住以下五个关口:1病虫预测关及时做好果园病虫的预测,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抓住有利时机,把药用在刀刃上。2对症下药关如...  相似文献   

12.
农药药害是指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或未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要求施药或购买假冒伪劣农药而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不正常,造成落叶、落果、灼伤、叶片失绿等生理症状,轻则导致减产和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可使作物绝收。据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组织全省调查结果,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3.
出版说明     
<正>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机具、农药制剂、施药技术3个方面对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不仅体现重大病虫防控能力和效率以及成本,还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虽然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施药机具和技术水平却严重滞后,不仅农药利用率低、施药效果差,还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和操作者中  相似文献   

14.
孙品贤 《植物保护》1980,6(1):25-25
呋喃丹内吸剂农药作为根区施药防治多种农业害虫较之目前常规用法有其许多优点,而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重视。呋喃丹颗粒剂根区施药是把呋喃丹拌泥做药球深施到植株根部,通过根部吸收,再由植株中的输导组织把药剂自下而上输送到植株各部。因此,根区施药至呋喃丹农药出现在褐稻虱取食部位——植株基部叶鞘内,要有一定的时间。为了探索呋喃丹一次根区施药防治连晚二至四代褐稻虱的适期,我们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科健 《江西植保》2004,27(2):67-67
农业病虫草害的施药适期。一般是指病虫草害在整个生育期中最薄弱和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也就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最适当的施药时期。  相似文献   

16.
罗天相  熊国新 《江西植保》2003,26(4):158-160
化学防治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为了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必须针对现阶段施药时常见的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同时达到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纳米农药在新疆地区对棉蚜的防治效果,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开展纳米农药防治棉蚜试验,比较不同处理1次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结果表明:纳米农药对新疆地区棉蚜防效有较大差异,最高防效可达85.0%以上,较常规药剂减少农药使用量11.1%~27.3%,但需根据不同地区(棉田)棉蚜种群的抗性特点进行组合配方施药,从而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防治害虫,适时施药是很重要的,对不同害虫,有不同的施药时间和标准,1982年作者在早稻大田药效考查中,察觉到防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用同一农药同一方法,于迁入主峰(6月20—25日)施药比主害代低龄若虫盛发期(7月2—5日)施药的防治效果好,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33(9):60-62
在使用农药前,应当仔细阅读标签,并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适用农作物、防治对象、使用剂量、施药方法、使用技术、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操作。不合理使用农药,极易引发农药事故。  相似文献   

20.
激健助剂对水稻病虫防治的农药减量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激健助剂与农药混配防治水稻病虫的农药减量实际效果,对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当年水稻病虫发生种类及发生程度,设计常规施药区与加激健助剂的减半施药区示范,示范结果显示:两者防治效果相当,理论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