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的可培养方法研究了猪粪堆肥过程中添加堆肥微生态调节剂和不添加堆肥微生态调节剂(自然堆肥)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接种ZZMZ堆肥微生态调节剂可以使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提高22.52%,氨化细茵数量提高14.95%,氨氧化细茵数量提高15.87%,亚硝酸氧化细茵数量提高38.46%,厌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降低30.56%,反硝化细菌数量降低39.92%.说明接种ZZMZ堆肥微生态调节剂的堆肥处理,可以改善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研究了奶牛粪堆肥过程中添加堆肥微生态调节剂和不添加堆肥微生态调节剂(自然堆肥)微生物生理群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接种ZZMZ堆肥微生态调节剂可以使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提高22.52%,氮化细菌数量提高14.95%,氨氧化细菌数量提高15.87%,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提高38.46%,嫌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降低30.4%,反硝化细菌数量降低40.0%。  相似文献   

3.
两种微生物菌剂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烟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合适比例猪粪进行高温堆肥试验,研究了烟草废弃物堆肥体系中加入两种微生物菌剂(NNY、FB)后的温度、总氮(T-N)、NH4+-N、C/N、种子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烟草废弃物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缩短了烟草废弃物堆肥达到高温的时间,延长了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增加全氮含量,加快物料NH4+-N和C/N比的降低速率,提高种子发芽指数(GI),加快了烟草废弃物堆肥腐熟化进程。纯烟草废弃物单独堆肥,最高温度为43℃,GI最高为78.4%。添加微生物菌剂NNY、FB的堆肥处理都在堆肥2d后进入高温分解阶段(>50℃),高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5、12d,较仅添加合适猪粪比例处理进入高温分解阶段时间提前2d,高温持续时间分别延长5、2d。至堆肥11d,添加微生物菌剂NNY和FB的堆肥处理种子发芽指数较纯烟草废弃物处理分别增加了185.5%和117.7%,较仅添加合适比例猪粪处理分别增加了41.4%和7.6%。添加NNY、FB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烟草废弃物堆肥产品的N、P、K养分含量,降低堆肥容重,提高堆肥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改善了堆肥产品的品质。两种微生物菌...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取好氧堆肥方式,研究添加一定比例鸡粪对牛粪堆肥微生物区系及氮素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鸡粪增加了堆肥微生物数量,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并且改变了堆肥微生物区系组成。全氮较牛粪单独堆肥提高19.07%,并促进氮素形态的转化,速效氮含量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5.
以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添加不同调理剂,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总数呈波浪型的变化,其中细菌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微生物总数的变化;真菌的数量变化呈现一条类似于"W"型曲线;放线菌一直呈下降趋势。牛粪和猪粪处理分别添加果园粘土和炉渣对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影响大,添加果园粘土能够增加微生物总数。堆肥处理中细菌是优势种群,Bacillus sp.和Aspergillus sp.是优势种。家畜粪便的粪大肠菌值在堆肥末期第39天以后达到GB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谷糠和堆肥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堆肥和谷糠代替草炭作为功能性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湖南当地猪粪堆肥、谷糠和草炭等材料作为微生物菌体载体材料,通过制成不同配比的微生物肥料,比较载体中微生物数量以及p H等指标变化。[结果]经过自然风干的堆肥与草炭比较,吸附液体微生物菌剂后无论外观、手感还是微生物数量差异均不大。以75%堆肥添加25%谷糠,载体中微生物数量最高,且载体物理性状、p H、气味均达标。[结论]草炭是一种短期不可再生性的天然矿产资源,而自然风干的堆肥添加适量的谷糠可代替草炭,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猪粪有机肥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业部植物营养与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筛选与保存的微生物菌株,配制成复合型微生物菌剂,应用于猪粪有机肥生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可提前完成猪粪有机肥的腐熟,缩短堆肥生产周期;猪粪中粪大肠菌群数降低了42.67%、蛔虫卵数死亡率提高了7.14%。该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粉剂产品,成本适中,环境适应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阐明土壤中不同营养级动物对不同原料堆肥的响应机制,对于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优化土壤微生态结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0—2011年进行了花生等氮施入水葫芦、猪粪堆肥试验,通过手捡法、干漏斗法分别捕获土壤动物3 608、1 241头。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手捡法捕获的寡毛纲、鞘翅目和缨翅目数量在处理间有差异,其中寡毛纲是优势类群,在猪粪堆肥处理、水葫芦堆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中分别占比59.21%、74.34%和77.81%。干漏斗法捕获的各处理土壤动物数量间差异不明显,蜱螨目和盲蛛目是优势类群,蜱螨目在猪粪堆肥处理、水葫芦堆肥处理和对照中分别占比37.73%、25.61%和26.67%,盲蛛目在猪粪堆肥处理、水葫芦堆肥处理和对照中占比分别为23.00%、12.80%和26.67%。不同处理间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但水葫芦堆肥提高了稀有类群占比,而猪粪堆肥提高了常见类群占比。  相似文献   

9.
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秸秆为载体与猪场废水联合堆肥,进行不同通风方式(鼓风、翻堆、鼓风 翻堆)及添加猪粪水和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对比试验,对堆肥过程中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作了动态监测,同时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相关降解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研究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变化幅度最大,霉菌次之,酵母菌较少,而放线菌很少。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脲酶活性前期较低,在70d后迅速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堆肥条件及添加原料不同,不同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和降解酶活性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堆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趋势和降解酶活性变化都与传统堆肥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废水的不断添加所带来的原料持续供应和高湿条件。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调节剂CHM-2对禽畜粪便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生态调节剂CHM-2对鸡粪、猪粪、牛粪等禽畜粪便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化处理,探讨该制剂对堆肥过程温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该制剂在猪粪、鸡粪、牛粪堆肥化处理中,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1.6℃、65℃、56.5℃,且持续时间达到无害化的要求;在种子发芽指数试验中,猪粪、鸡粪、牛粪堆肥到达GI>50%时间分别为15 d、15 d、10 d,均较EM对照组和空白组提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