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杨华  陈江海  曹隆枢 《食用菌》2009,31(6):57-58
利用冬闲田发展仿生黑木耳生产,接茬种植单季晚稻.既稳定山区粮食生产,又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技术管理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效益高,深受山区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植棉比较效益降低严重挫伤 了群众植棉积极性棉花生产严重滑坡但是棉花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群众植棉效益是当前棉花生产的大事几年来笔者在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综合配套了五种棉菜间作的高产高效模式在棉花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并成为棉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棉花蔬菜间作模式 1.l 大蒜棉花种植模式 1.2 圆葱棉花种植模式 1.3 甘蓝棉花种植模式 1.4 西瓜棉花种植模式 1.5 土豆棉花种植模式 2关键栽培技术 2.大蒜棉…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与花生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由于受干旱影响,梅县城东镇一些水田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出现较大面积晚稻干旱缺水,影响晚稻生产。为此,城东镇大力推广单季早稻——秋花生的生产模式,由于水旱轮作改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入,我镇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种植春马铃薯以后,以春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的搭配方式为主。在高产超级稻品种引进推广的增产作用下。农户的口粮种一季单季稻已能满足;加上双季稻抢收抢种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已逐渐减少,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而春马铃薯一单季稻成为多数农户的种植模式。如何利用单季早稻收后至春马铃薯播种(8月下旬-12月下旬)长达4个多月的空闲时间,是一项提高种植系数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我们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我们成功地摸索出了春马铃薯-单季稻-秋马铃薯这种搭配模式。经近几年的调查测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二茬大蒜高效复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大蒜种植效益。本文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蒜种处理、播种、肥料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玉米—二茬大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慈菇、大蒜、莴笋是江苏东台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泰河村菜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效益超万元,实现了慈菇、大蒜、莴笋提早上市,增加了种植效益。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兴起大蒜套种辣椒的新型栽培模式,实现了作物高矮搭配,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在“两年三熟”地区实现“一年两熟”,使得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最大化。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地膜覆盖越冬大蒜套种辣椒栽培模式,较传统一茬大蒜种植模式每667 m2可增收4 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浙江平湖市利用春季菜心收获后至单季晚稻播种前近2个月的空闲期,抢茬种植矮生四季豆台湾2号,生产中,及时开沟作小高畦,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采取"攻前、补尾"的施肥原则,加强病虫害防治,达到商品采收标准时及时采收,667 m2效益达1 000~1 500元。  相似文献   

9.
蚕豆是粮菜饲肥兼用、用地养地结合的豆科作物,也是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作物之一。贵州省单季晚稻种植面积大,发展蚕豆生产的潜力大,且免耕蚕豆栽培省工节本,一般每667m2产青荚300~  相似文献   

10.
导读:永嘉县蔬菜种植面积大,是温州市的后备蔬菜基地,随着大棚蔬菜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进入,该县蔬菜种植模式和品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菜稻轮作模式由露地蔬菜—晚稻,变为大棚茄子—晚稻、大(小)棚辣椒—晚稻、小拱棚四季豆—晚稻等。  相似文献   

11.
大蒜-花生-甘蓝-西瓜-辣椒栽培模式通过间套种植,可收获多茬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尤其适宜在大蒜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曲沃县露地蔬菜生产优势,满足人们对优质、绿色蔬菜的需求,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总结出了大蒜—豇豆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从种植茬口、大蒜和豇豆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北方地区露地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蒜-玉米菜粮高效种植模式,2016年在射阳县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hm2,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大蒜一般在上年9月中旬播种,5月初采收蒜薹,5月底6月初采收蒜头。宜选择优质丰产、耐贮抗病的  相似文献   

14.
浙江桐庐县农民摸索出香菜—大蒜秋播套种模式,既缓解了土地紧张问题,提高了复种指数,又简化了田间管理,节省了部分用工,可获得较好的效益,667 m2香菜产量达600 kg、产值6 000元,大蒜产量达1 750 kg、产值10 500元,比单一种植模式增加产值5 000元以上,增效4 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蒜农的增产增收,稳定大蒜的生产,将大蒜与其他农作物间作套种的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为大蒜套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旨在减少农民单纯种植大蒜的收入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合理安排茬口,调整蔬菜品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菜农种植效益,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春大棚黄瓜套种豇豆、大蒜周年栽培模式。667m^2可产黄瓜4200kg、豇豆1800kg、大蒜35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蚕豆是粮菜饲肥兼用、用地养地结合的豆科作物,也是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作物之一.贵州省单季晚稻种植面积大,发展蚕豆生产的潜力大,且免耕蚕豆栽培省工节本,一般每667 m2产青荚300~600 kg,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合理安排茬口,调整蔬菜品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菜农种植效益,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春大棚黄瓜套种豇豆、大蒜周年栽培模式.667m2可产黄瓜4200kg、豇豆1800kg、大蒜35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膜大蒜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索陇南地区秋播地膜大蒜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大蒜的产量、品质及效益,我县开展了地膜大蒜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20.
对弥渡县大蒜种植情况,品种布局及种植模式进行论述。针对3种主要模式的茬口安排、成本投入、产值及收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烤烟+速生蔬菜+大蒜模式667m2收益最高为12 420元,667m2收益最低的是玉米+大蒜的模式仅为7 290元。这3种模式中,不同作物产值有所差别,其中以种植大蒜的产值最高为8 600元。并对弥渡县大蒜生产中的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