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中武  王楠 《北方园艺》2010,(19):169-170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为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50%翠贝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33 mL/667m2等,确定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3个种类杀菌剂为目前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建议以上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性的产生,为果农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7天,25%己唑醇SC7500倍液及25%乙嘧酚SC800倍液这两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8%、77.2%。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并掌握最佳使用浓度,我们开展了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防治效果较好,最佳使用浓度为3000~5000倍。  相似文献   

4.
草莓白粉病(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专性寄生菌,在大气温度15~22℃或湿度40%~80%条件下,有利于侵染发病和产生分生孢子,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专用药剂.由于草莓在上海嘉定已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农户一般采用大棚设施连作栽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比露地栽培重;再加上连年使用同一药剂粉锈宁进行防治,该病对粉锈宁已产生明显抗性.基于上述原因,作者就几种较新的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旨在寻求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剂防治月季白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进行了防治月季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试验表明,该药剂2000~4000倍液对月季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显著高于常规药剂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它发病率高、蔓延讯速,如不及时防治,损失严重。目前在生产上也有不少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但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会出现抗性,防治效果下降。为了选择多种防治白粉病的有效农药,由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最新研制的30%翠泽悬浮剂,进行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和使用剂量以及对草莓的安全性等,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章姬"草莓及2种生防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物萃取液)为试材,通过2种菌剂的单独使用及混合使用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探索能高效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防药剂。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物萃取液混合后形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使用5次后防效可达94.0%,且草莓产量和商品果率最高,比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防效86.1%)效果好。综上所述,该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好,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唐中彦 《北方园艺》2007,(6):227-228
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相结合,试验白粉病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处理对白粉病都有防治效果.白粉病发酵液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使用浓度以300~5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0.
温室应用硫磺熏蒸器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温室半封闭式的空间,草莓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不适,以及栽植不抗白粉病品种,是导致温室草莓感染白粉病的主要原因。温室草莓感染白粉病,可导致植株生长滞缓,叶片老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近些年,广大草莓种植户利用硫磺熏蒸器作为防治白粉病的主要措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试验就是调查"福腾"牌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防治早春大棚草莓白粉病和二斑叶螨的适宜药剂及剂量,以大棚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选用氟吡菌酰胺、醚菌酯和四氟醚唑3种白粉病防治药剂,选择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藜芦根茎提取物、阿维菌素+印楝素、阿维菌素+联苯肼酯4组二斑叶螨防治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的为氟吡菌酰胺,第2次药后第7d、10d和14d的防效分别为90.95%、96.70%和89.50%,其次为四氟醚唑;防治二斑叶螨效果最好的为阿维菌素+联苯肼酯组合,第2次药后的第3d和7d防效分别为96.86%和92.74%。  相似文献   

12.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草莓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严重影响着草莓的产量和经济价值。河南省信阳市十三里桥乡草莓主栽品种为丰香,多年的连续种植造成草莓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为筛选高效药剂,笔者选择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在草莓生产基地进行了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氟菌·肟菌酯具有保护、治疗、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为验证其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效果,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14d,42.8%氟菌·肟菌酯SC 2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17%和83.34%,防效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郑州市设施草莓种植面积约333 hm2,草莓白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大棚内高温高湿的小环境很适宜该病发生蔓延。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果、果梗,叶柄也可发病。大棚一旦发生草莓白粉病,如防治不及时,将给草莓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测定了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3000、4000倍液)、30%氟菌唑WP(2000、2400、3000倍液)和50%醚菌酯WG(2000、3500、5000倍液)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效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白粉病的防效为90.8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为85.5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为76.21%。大田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白粉病的防效也最高,分别为98.20%和67.49%;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分别为74.72%和60.7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分别为76.00%和49.01%。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对叶片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果实白粉病害,且试验浓度条件下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中尤为严重。四川省绵阳市近几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草莓保护地栽培,但近年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其提高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因此,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并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技术已成为保护地草莓生产中的迫切需要。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高、敌力脱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macularis)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和品种更新,该病发生普遍,为害加重,目前已成为草莓生产的一大障碍。为寻求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我们于2000年11月下旬~12月份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1997年我县首次试种保护地草莓成功后,至2008年发展到66.67hm2。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保护地大棚的周年使用,草莓的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草莓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在我县发生最重,危害最大,成为主要病害,一般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现将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侵染叶片和果实,条件适宜迅速蔓延成灾,严重影响草莓品质,造成严重损失。2011年用125g/L四氟醚唑水乳剂(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进行了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为山东省新泰市翟镇穆家店村冬暖式塑料大棚,长60m,宽9m。壤土,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防效均为第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