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朋友的感染下,迷上了奇石收藏,看到有特色、喜欢的奇石,不惜高价购买收藏。闲遐之余,便自我欣赏,或和石友们切磋,深感惬意。期间也参加过省、市的奇石大奖赛,并获得奖项。现已收藏黄河石、三峡石、浑河石、戈壁石等32个石种,863方奇石。通过收藏奇石,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平添了生活乐趣,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也增长了文化知识,开阔了文化的视野,期间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生命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2.
对10a生龙王帽杏园地表喷施300倍液Agri-SC土壤调理剂,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杏园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树体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不同程度降低了各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各土层总空隙度、田间持水量,提高了各土层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调理剂显著增加了细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增强了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抑制了脲酶活性。促进各土层细根生长,须根数量在0~30、30~60、60~90cm土层分别是对照的2.10、1.85、1.56倍。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调理剂在0~60cm土层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山地苹果树更新修剪对树体营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常规修剪为对照,探讨更新修剪对盛果期山地苹果树体营养和生长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修剪提高了叶片、枝条中的氮、磷、钾、钙含量,提高了果实中的氮、钾、钙含量,对果实中的磷和根系中的磷、钾无显著影响;降低了根系中的氮、钙含量;显著增加了长枝、中枝的比例,显著降低了短枝、叶丛枝比例,促进了枝条健壮发育。更新修剪增加了叶面积,提高了叶绿素、单果质量、果实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着色面积等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实产量,极显著提高了果园的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结球甘蓝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类型、遗传特性及其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应用,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它促进了农业节水、节本、增产、增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防止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7.
莲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如今更是被广泛种植。重点介绍了莲的分类以及华南地区莲的产业情况,对比了子莲、藕莲、花莲的栽培关键技术,列举了莲的观赏、食用、药用、文化及美容价值,并阐述了莲的主要加工领域,最后结合时代背景与莲的价值描绘了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苹果作为山西省临猗县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影响最深的农村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临猗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县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县,最大的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临猗苹果以其个大、色艳、味美、甜脆、爽口享誉全球。2009年,农业部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在临猗县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减少林地荒芜、缩短收获等待期、提高种植效益的角度出发,选定了核桃—芍药—夏枯草立体间作模式。阐述了核桃、芍药、夏枯草的生活习性、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介绍了该间作模式的营造技术,分析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模式适合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实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具有较高的效益,是发展林下经济的较好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连续2年农家肥、菌渣、缓释肥处理对土壤养分、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家肥更好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0.61%、79.08%、26.00%、41.44%。菌渣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最显著,比对照提高了43.51%。缓释肥将全钾含量提高了10.05%,效果比其它处理显著。农家肥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最为显著,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98%、16.15%、49.39%、27.42%,可溶性酸含量降低了19.39%,果实钙、镁、锌、铁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缓释肥改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效果不显著。3个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单果重,其中菌渣效果最好,增重率为27.45%。缓释肥能显著提高李子产量,单株平均产量达到74.86kg,比对照提高了54.83%。  相似文献   

11.
何烨 《长江蔬菜》2013,(23):54-56
辣椒是金沙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金沙辣椒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生产种植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网络建设落后、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切实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层次分析问题成因,特对全县辣椒的生产、流通、加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温度、薄膜包装、保鲜剂对桑葚糖、酸、乙烯、好果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1~2℃)相比,冰温贮藏(-0.3~-0.6℃)较好地减缓了糖、酸的损耗,保持了桑葚的风味,抑制了乙烯的释放,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很好地保持了桑葚的品质。冰温结合聚乙烯(PE)薄膜自发气调包装能够较好地抑制果实软化,而且有利于桑葚果实风味品质的保持,结合乙烯吸收剂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1韩国食用菌考察概述继2009年5月对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考察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又组织了一次一行40多人对韩国食用菌产业的考察。全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以欧美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时间长、规模大,而除蘑菇外的其他食用菌则以日、韩具有代表性。食用菌生产将育种、育菇、采收、加工等全过程搬入工厂车间内,已被日本证明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韩国有4800万人口,从60年代开始发展经济,1988年韩国奥运会后10年间,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所关注。直至1997年金融危机暴发,韩国才放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韩国的食用菌产业借鉴和学习我国和日本,但目前的产业水平已远远超过我国。20世纪90年代韩国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扩大了自动化栽培的规模,到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设备的国内自主生产。以此为起点,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的自动化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目前只是香菇和蘑菇的生产模式较落后,这两个品种成了我国出口韩国的主要品种。韩国市场畅销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5种。在韩国,我们考察了段木香菇栽培工厂、韩国最大的平菇工厂、全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浙贝母在浙江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为浙江地区药材“浙八味”之首,以鳞茎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浙贝母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但人工、土地成本的提高增加了浙贝母的种植风险,影响了浙贝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介绍了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栽培模式对浙贝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从品种选择、整理田块、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浙贝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家庭楼顶、天台、大面积阳台、家用菜园、小型单体大棚等的蔬菜种植和基质育苗,本文研发了一套简易蔬菜自动浇水系统,实现了种植蔬菜定时自动浇水功能。该系统由电磁阀、定时器、潜水泵、蓄水桶、浮球阀、滴灌或者微喷系统组成,具有省时、省工、省力、成本低、安装简单、浇灌面积广、水流量大、不受水龙头压力所限等诸多优点。该套系统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了蔬菜的正常生长,提高了市民种植蔬菜的兴趣,同时提升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可作为都市化现代农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静宁在‘红富士’苹果管理中,采取了"顺其自然,适当调控"为主的树体管理措施,实现了4年成花、5年挂果、6年丰产的生产目标,盛果期666.7m^2产量保持在4000kg以上,有效地克服了‘红富士’难成花、进入结果期迟、早期产量低的弊端,形成了早果、优质、丰产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红富士’苹果在当地的大发展。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陇东地区苹果园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即采用农业防治、苹果园生草养鸡、物理防治及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苹果园的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和次数,提高了果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韩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卖价不菲、供不应求,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以陕西省韩城市食用菌产业为例,论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气候、区位、原料、劳动力方面的发展优势,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对策。通过对韩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全方位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素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锰肥对苋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2.75×10-4,7.5×10-4,3.75×10-4 mL/L 3个浓度的锰肥对苋菜进行叶面喷施,研究锰肥对苋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锰肥处理促进了苋菜生长,增大了苋菜叶面积、株高、茎粗,提高了根系和地上部干、鲜质量,增加了苋菜叶片叶绿素、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锰肥处理提高了采收期苋菜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苋菜产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当地传统蔬菜产业的振兴和食用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了灌南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原则、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