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淮山药品种(种质)资源营养特性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淮山药品种(种质)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相关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桂淮5号和GY2,分别为3.03%和2.69%;淀粉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GY2和GY62,分别为2976%、1.95%和27.9%、1.88%;总皂甙含量最高的是GY2和GY47,铁、锌、铜含量最高的是GY2.因此,GY2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品质成分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关系:淀粉与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与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锌、铁、铜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不同淮山药品种(种质)分为总皂甙含量较高型、铁含量较高型、淀粉含量较高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型等4大类,营养品质差异也可作为淮山药种质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淮山药新品种及栽培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桂淮2号、桂淮6号、GY44和南城药薯4个淮山药品种为材料,研究它们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农艺、产量等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桂淮2号和桂淮6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在江西淮山药主产区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丰产性。搭架栽培产量比不搭架栽培极显著增加,但增收不显著。研究认为,桂淮2号和桂淮6号在江西生态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应针对不同品种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育出丰产性好、淀粉含量高、口感佳、适应性广的淮山药新品种,以满足多样化的淮山产品消费需求.[方法]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根据淮山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将选育获得的优良单株分别在种质资源圃和大田种植,对其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植株进行观察.[结果]淮山药新品种桂淮7号丰产性好、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且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于2012年3月2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淮7号作为粮食作物可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各地收集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成熟脱粒后用近红外仪测定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4个品质性状中,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0.22%,变异系数达23.39%;平均淀粉含量为70.49%,变异系数达3.86%;平均脂肪含量为5.91%,变异系数达15.06%;平均氨基酸含量为11.05%,变异系数达10.22%,说明所分析的102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品质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其次是脂肪、氨基酸含量较丰富,淀粉含量的变化较小。对4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共筛选出37个品质较优的地方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6.3%。在所研究的102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地方种质资源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地方种质花里虎的脂肪含量达7.94%。地方资源品质性状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方种质资源蕴含特定的优异品质遗传基因,可为下一步优异品质基因的挖掘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比较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淮山药种质的粘度特性,为淮山药种质资源的育种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的粘度变异系数为56.18%,多态性丰富;淮山药粘度最高的是GY44,达81.6 dpa.s,其次为桂淮2号和GY17,粘度分别达74.3和71.7 dpa.s。不同淮山药类型粘度高低为叶长心型>茎四棱型 >野生型>叶三出浅裂型。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分为高粘度型、中粘度型和低粘度型3大类。【结论】GY44、桂淮2号和GY17可作为加工型淮山药品种开发利用或育种的中间材料,而粘度差异可作为淮山药种质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晋北地区不同糜子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9个优质糜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掌握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品质产量等特点,筛选出伊糜5号、固糜21号、宁糜10号、陇糜10号等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伊糜5号产量最高,为4 629.4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6.9%,脂肪含量为4.6%,粗淀粉含量78.2%;固糜21号产量居第二,为4 579.5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5.6%,脂肪含量为4.2%,粗淀粉含量73.4%;宁糜10号产量居第三,为3 962.52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4.5%,脂肪含量为4.5%,粗淀粉含量72.6%;初步认为可用作晋北地区推广应用的糜子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适合在一化性柞蚕产区放养的优质、高产、蛹丝兼用的柞蚕新品种。[方法]对川柞1号、川柞2号、河33、贵101及通江这5个柞蚕品种鲜蛹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硒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川柞2号鲜蛹营养组分综合表现最优,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2.4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5.77%;氨基酸质量分数为9.71%,EAA/TAA为40.37%,EAA/NEAA为67.6%,药效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略高于其他品种,鲜味氨基酸仅次于贵101;维生素A、B_1、B_2、C、E及微量元素锌、硒含量较为丰富。[结论]川柞2号属优质蛋白质资源,适合在一化性柞蚕产区作为蛹丝兼用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苦荞营养保健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明确不同苦荞材料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筛选出优质苦荞材料。[方法]以T32、T31、T30、T14、T28、T23、T24、九江苦荞、威苦2号和威苦1号10种苦荞材料为试材,测定了其营养成分(总糖、还原糖、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黄酮含量及理化特性(膨胀力和持水力)。[结果]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直链淀粉含量和膨胀力在某些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所有品种在总淀粉、支链淀粉、黄酮含量和持水力方面均差异不显著。[结论]苦荞籽粒中淀粉含量较高,以支链淀粉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福建省的主栽花生品种进行分析测定及营养评价,为福建省食用型花生品种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8个县区采集19个主栽花生品种,检测分析花生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更适合作为食用花生的品种。[结果]试验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48.06%和32.65%;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9.24%,其中龙花243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8.57%,泉花646最低,为6.64%;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平均含量为81.70%,最高为汕油21,达到88.10%,泉花6号最低,仅为79.30%。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为1.2,其中福花4号最高,达到1.4,说明其较耐贮藏。[结论]灰色关联法分析结果显示,福花4号在供试花生品种中最适合作为食用花生品种,泉花8号次之,泉花10号最不适合。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5~2006年吉林省育成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品质指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普通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为8.06%~13.97%,平均10.37%;粗脂肪含量2.85%~9.70%,平均4.56%;粗淀粉含量62.59%~76.80%,平均71.15%。就年际间变化而言,粗蛋白含量变异较大,但整体呈比较平稳趋势;脂肪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变异较大;粗淀粉含量整体比较稳定且呈上升趋势。就省内不同地区而言,粗蛋白含量除通化和白山地区较低外(9.99%),其他地区基本相当,变辐为10.13%~10.48%;延边地区粗脂肪含量较高,为5.42%;通化和白山地区的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较高,为72.01%。[结论]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指标偏低,不同品种间变异比较大,品质改良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眼鳜和斑鳜肌肉的营养成分。[方法]以翘嘴鳜为对照,对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含水量、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71%和18.99%,含水量分别为76.06%和76.16%,肌肉中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都在20%以上,特别是具有丰富的EPA和DHA,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能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结论]大眼鳜和斑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值得人工养殖的鳜鱼品种。  相似文献   

12.
杨四秀  郑陶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5-11837
[目的]测定与分析赤眼鳟的含肉率、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方法]以10条健康赤眼鳟为研究对象,对赤眼鳟的含肉率、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营养价值(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赤眼鳟含肉率平均为74.64%±0.43%,鲜样肌肉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分别是75.42%、18.05%、4.95%、0.50%和0.48%;肌肉干物质中粗水分、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钙和磷分别为30.75%、72.52%、15.35%、0.08%、0.86%和1.28%;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4.89%(质量分数,干样),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34.54%,占氨基酸总量的46.12%,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7.89%。[结论]与其他几种经济鱼类比较认为,赤眼鳟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值得开发驯养的优质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止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方法]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混合物制成植物源调节剂,用80 mg/L的植物源调节剂水溶液,对水稻品种9526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洒,清水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植物源调节剂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6%、穗粒数23.5%、穗重10.6%、株干重22.43%,降低千粒重12.03%。植物源调节剂处理后,水稻生长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4.41%,而收获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降低9.76%;提高了水稻中可溶性糖含量15.57%、游离氨基酸含量18.52%、淀粉含量1.59%,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22.22%、粗纤维1.95%、粗脂肪1.22%。[结论]植物源调节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34-4035
[目的]为甘薯茎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徐薯18的茎尖为材料,测定其营养成分,并与其他8种叶类蔬菜进行比较。[结果]徐薯18茎尖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富含Fe、K、Ca、Se,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是2.7、2.3 g/100 g鲜重,Vc和VB2的含量分别是41、0.15 mg/100 g,均排名第一,脂肪含量为0.5 g/100 g鲜重,胡萝卜素含量为1.22 mg/100g鲜重,Fe、K、Ca、Se的含量明显高于参比蔬菜,Cu、P、Zn、Mg的含量居于前列,食部100%,出菜率高,含水量只有89.7%。[结论]甘薯茎尖作为营养与保健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