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战伟 《动物保健》2014,(11):1-1
我们一直错误的认为,生猪福利就是从“情感”上单纯的关爱猪,而这样势必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但是,以欧洲生猪福利的方式来看,对于生猪福利除了从人道和人文为出发点外,更为重要的是从科学的角度解决了动物福利和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真正的动物福利是在尊重动物自然习性的基础上,为动物提供设备设施以及饲养方法。比如简单的生猪不剪尾。剪尾出发点是便于我们猪场的管理,是从人的便捷的角度出发的,而欧洲则是在尊重生猪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有感知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研究找到一种能避免猪群之前的咬尾现象的发生,是从猪的角度出发。所以,动物福利除了从情感或者人文的角度界定人和动物的关系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尊重生猪习性的前提下,找到科学的解决的方法,比如自由分娩栏的改造等。一旦用科学的方法满足了生猪的自然习性需求,生猪也顺理成章的提供出优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规模猪场仔猪福利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仔猪阶段在整个生猪养殖过程中是死亡率最高的阶段,也是动物福利最易受到损害的阶段。仔猪福利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和行为,我国许多猪场对动物福利问题还不太重视,存在一些违反动物福利的做法。依据动物福利的含义,针对规模猪场仔猪阶段有关饲养管理操作(如仔猪耳号标记、剪齿、断尾、去势、断奶及仔猪运输等)中涉及的仔猪福利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仔猪福利水平的建议措施或对策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农牧行业来说,每年大小奖项层出不穷。但伦敦时间9月24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教会会议中心,由CIWF(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颁发给中国13家猪场的"金猪奖",可以说是中国养猪产业化以来,中国养猪企业受到的最高的国际礼遇,也是中国养猪企业首次站在世界的舞台和欧盟猪场就生猪福利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中国养猪产业转型期,金猪奖的颁发更是猪场从生猪福利的角度让行业重新审视养猪  相似文献   

4.
李大刚  陈芳 《养猪》2009,(5):46-48
当前各国养猪业普遍采用高密度、大规模、限位栏、自繁自养模式进行养猪生产,野蛮剥夺猪的福利。通过研读生猪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有关生猪福利的内容我们发现,动物福利与生猪的健康状况、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这使我们不得不对生猪福利内容重新进行思考,为此,本文针对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猪、断奶猪、生长肥育猪、公猪的关键福利问题以及良好农业规范对生猪福利提出的要求进行综述,为丰富良好农业规范内容、更好指导养猪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P Plus猪场项目显示出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是如何做到与动物福利协调统一的。位于AlbesaRamadera的西班牙P Plus猪场遵守欧盟动物福利规程;将控制饲养、气侯参数和电脑互联的有效技术进行整合;应用可生产清洁能源的资源。西班牙OPP集团(OptimalPork Production gruop)新建一所猪场,从生产、效能及经济收益上来说,是技术上最先进的猪场之一。创新型P Plus猪场是OPP集团董事长Joan Sanmartin的发明产物,他认为欧洲动物福利法规为她提供了机会来证明,这些福利要求与猪场经济收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猪场消毒是生猪养殖的必要环节,生猪养殖中疫病的发生,对生猪养殖会造成巨大影响,并且威胁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以猪场消毒管理为出发点,正确认识消杀管理意义,梳理消毒管理流程与注意事项,制定妥善的疫病发生应急消毒处理方案,目的在于提高猪场消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生猪养殖成本是影响生猪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为其与猪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猪场提高竞争力,需从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入手。生猪养殖成本包括饲养设备、饲料、环保达标、水电、人工、药物成本等成本投入,而找到降低猪场成本投入的方法是关键。因此,文章主要对降低生猪养殖成本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猪场管理和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丰富度调控技术是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经济的提升规模化养殖动物福利方法。作者在对动物福利的提出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从猪只的探究行为和动物福利两面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规模化养殖环境丰富度调控技术的技术基础和基本概念,并重点从舍栏、垫料、玩具、光照、音乐5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动物福利的环境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为规模化养殖动物福利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成财 《猪业科学》2023,40(8):92-94
<正>0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口增长,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需求持续增加,规模化猪场在保证生猪供应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疾病控制和动物福利等多方面的挑战。猪场的环境对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着重要影响,适宜的环境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从而增强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然而,实现理想的猪场环境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持续的监测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福利是当前国际上广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欧盟国家为保障动物福利在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设置了很多规定,有的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我国也成立有相关的动物福利组织,旨在推动动物福利事业在养殖业等方面的实施应用。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与欧洲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及民众对动物福利的认识相对缺乏,导致动物福利在我国向前推进的速度很慢。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1.
疫病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完善场、舍工艺设计、建立对生猪健康有利的生态环境,采取积极、稳妥、有效的动物防疫措施,才能达到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保障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蒙城县猪场实际出发,分析了蒙城县生猪产业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猪场防疫与环境控制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2.
视角     
《中国动物保健》2013,(10):85-88
国内外的动物福利政策有何不同 说到动物福利,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欧盟严苛的动物福利标准。但是我们国家生猪的生产体系、产业政策包括动物福利理念和世界存淀杰乏差距,如何做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3.
猪肉品质的好坏,对人民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对于生猪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猪肉的品质与生猪的动物福利密切相关。在畜牧业中的动物福利是指饲养中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度过一生,这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本文以生猪为例,从养殖、 运输、屠宰三个环节阐述了如何改善生猪福利,进而提高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1动物福利产生的背景动物福利萌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集约化生产模式在世界各地刚刚开始流行的时代。我们国家是从80-90年代开始流行,各地出现了不少千头牛场、万头猪场和百万鸡场。高密度集约化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短时间内解决了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动物行为异  相似文献   

16.
农场动物福利与我国生猪健康养殖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生猪健康养殖的概念、要求、存在问题以及健康养殖与动物福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健康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基本要求;动物福利在我国目前生猪健康养殖中得到了基本的体现,但健康养殖并不能充分保障猪只的福利;以动物福利理念为指导的健康养殖或福利化养猪应是目前及今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力与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变,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以动物福利理念为指导的健康养殖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动物福利的概念,分析了规模化养猪场的动物福利现状,提出了规模化猪场保障动物福利的建议,分析了天水市规模化猪场动物福利不足时猪群的亚临床表现,最后提出了通过消除亚临床症状来建立非特异性免疫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1)
随着养猪生产水平快速发展,每头母猪可提供出栏猪数不断增加,人们对猪肉及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在集约化猪场中动物福利也越来越受重视。文章结合集约化猪场生产实践工作,从动物福利5项原则展开讨论,简明阐述动物福利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应用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控制动物疫病,提高农村专业猪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该试验。试验观察结果:混合感染猪场猪群的治愈率可提高到90%以上,能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暴发流行,猪场的发病率降低20.2个百分点,总死亡率降低5.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李华伟 《猪业科学》2018,(11):138-139
猪群中咬尾具有诱发因素多、难于预防、潜在危害大等特点,是猪场生产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动物福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养殖模式对猪群中咬尾的处理方式具有滞后性,在面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管理时存在不足。随着现代猪场管理实时监测手段的加强和数据积累,使得量化统计模型、计算机决策、三维机器视觉算法等逐渐发展起来,为现代规模猪场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手段。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猪群中咬尾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为业界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