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水生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泉眼水库消落带现有植被的调查,分析了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生活型和群落结构特征等现状,并运用TWINSPAN法对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以积累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生态学数据,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研究区植物有27科57属82种植物,种类最多的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Asteraceae);研究区植物较为丰富但植物地理成分简单,研究区植物生活型多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湿生植物占优势,水生植物较为匮乏。  相似文献   

2.
湖州西山漾湿地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湖州西山漾湿地不仅是南太湖塘浦圩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环太湖旅游城市中独特的湿地景观旅游资源,它具有山、水、田、园景观要素,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自然完整,其中湿地植物在景观、生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经调查,西山漾湿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123科309属386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7属17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03科282属358种;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多样,有15种分布类型;生态类型分布中湿地植物占明显优势,有198种,占总种数的513%,其中水生植物37种,占湿地植物的187%;湿地植物群落丰富,有芦苇群落、香蒲群落、双穗雀稗群落、菰群落、长芒稗+喜旱莲子草群落等16种,体现出较高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万佛山丹霞地貌区湿地植被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佛山丹霞地貌区湿地植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万佛山有湿地植物33科59属87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29科55属83种。其中沼生植物40种,水生植物40种,湿生植物7种。植物种在科、属中的分布较分散.优势类群不突出。有沼泽和水生植被2个植被型18个群系。湿地广域特征突出,但地带性烙印很深。世界广布成分占34.55%。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中湿地有9个。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各2种。孑遗植物中华水韭分布范围达1.8km×11.2km,实际群落面积8700m^2,78309丛,最大密度为32丛/m^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天津市西青郊野公园植物种类及其物种组成,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郊野公园中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的种类、科、属和群落结构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天津西青郊野公园共有植物24科41属51种,其中乔木8科12属21种,灌木5科7属7种,地被植物10科17属18种,水生、湿生植物4科5属5种。乔木种类较多,灌木和地被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植物最少。群落有乔木人工群落、野生草本群落和人工草本群落。本文对西青郊野公园植物配置的特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湿地共有湿地植物66科182属265种,其中被子植物有59科174属256种,分别占洞庭湖湿地植被科、属、种的89%、96%和97%;蕨类植物次之,共有7科8属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湖南省地方保护植物3种。湿地植物中已知具经济用途的种类有64科175属215种,药用植物有145种,工业用植物46种,食用植物35种,农业用植物(绿肥、饲料等)143种。目前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垦、大面积种植杨树、芦苇等人为干扰,以及对湿地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缺乏,导致湿地原有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被打破,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生态景观改造后的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的植物应用进行实地调查,得出其应用的植物种类共有93种,分别隶属于45科,其中包括高等水、湿生植物37种和陆生植物56种。其中挺水植物有24种,湿生植物有10种,漂浮植物有1种,浮叶植物有1种,沉水植物有1种。分3个区域(滨水区、驳岸区和水域区)对观音湖植物配置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总体表明:观音湖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较丰富,水生植物的配置方式较丰富,景观效果较好,但仍存在水生植物种类少,缺乏沉水植物层,景观效果不典型,植物养护不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河道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植物措施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浙江省平原、山区、半山区、海岛等4种类型的河道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有河道维管束植物1 033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138科.其中蕨类植物18科37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118科989种.按植物生态学特性分类,中生植物693种,湿生植物210种,水生植物130种.在水生植物中,挺水植物75种,沉水植物25种,浮叶根生植物19种,漂浮植物11种.根据河道植物的适应性、群落亲和度、功能性和景观性原则,筛选出95种作为浙江省河道生态整治的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究昭通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方法】选取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镇)有代表性的废弃稻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度、频度、重要值IV等作为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指标,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对稻田湿地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及种群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树河流域废弃稻田湿地内现有植物49种,隶属于18个科,37个属,其中优势科有蓼科(Polygon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分散分布于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镇)的湿地内。植物种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区域重叠性,在群落调查中,同时出现在2个湿地内的植物达到18种,占31种植物的58.6%。【结论】从各样方群落的特征来看,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是湿地内的优势种,各群落的植物数量沿龙树河的流向,从上游的水磨向下游的新街呈下降的趋势。综合来看,废弃稻田湿地内植物种类相对较为丰富,但由于其植物均以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为主,种群结构单一,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天津官港森林公园湿地植物群落及其物种组成,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湿地木本、草本、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科、属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官港森林湿地共有植物29科53属56种,其中木本植物6科9属9种,草本植物17科36属38种,水生植物7科8属8种。乔灌木群落树种比较单一,主要优势种群有白蜡林、洋槐林、国槐林、火炬林、柽柳林和酸枣林,其中柽柳林和酸枣林为野生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均为野生群落,群落结构复杂,种类较多,有芦苇群落、狗尾草群落、碱蓬群落、角碱蓬群落等,其中芦苇群落占据了湿地的绝大部分,约65%,角碱蓬群落约占5%,旱生芦苇、碱蓬群落约占15%。水生植物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北京地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的多样性特征及群落构成和分布,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从北京市湿地植物中筛选出归化种和入侵种,分析其数量和出现频率;计算外来种的重要值,分析其群落组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外来种的群落分布特征。共筛选出外来种19种,其中通奶草、豆瓣菜、野牛草等6种植物为归化种,反枝苋、小蓬草、豚草等13种植物对湿地生境、农作物或当地人畜造成危害,为入侵种;外来种中湿生或水生植物所占比例小,说明了水资源缺乏导致的湿地退化是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对入侵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东洞庭湖区湿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洞庭湖野生湿地具有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资源及利用现状作出了分析,认为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应用于园林的种类只有少量的几种。并根据湿地植物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鸟类资源分布及其栖息地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越冬水鸟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洞庭湖在迁徙水鸟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该区共有3块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由于三峡大坝的运行,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鸟分布和栖息地质量信息是越冬水鸟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本研究依据洞庭湖保护区的边界,将洞庭湖湿地分为3块区域: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以20082012年洞庭湖环湖鸟类同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块区域越冬水鸟的丰富度,包括:物种数、种群大小和珍稀濒危水鸟种群数量。此外,以2013年1月环境小卫星在洞庭湖区的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解译研究区内越冬水鸟栖息地分布数据。将3块区域的越冬水鸟丰富度和栖息地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东洞庭湖区域水鸟栖息地保存最为完好,越冬水鸟丰富度最高;而大规模的杨树林和芦苇种植则导致西洞庭和南洞庭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是西洞庭和南洞庭水鸟物种单一和种群丰富度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存良好的候鸟栖息地是洞庭湖越冬水鸟仅存的庇护所,应当严格保护。对于洞庭湖区一些已经被开发利用的洲滩湿地,应采取合理规划措施逐步恢复其原有的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功能,以促进洞庭湖越冬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越冬水鸟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湿地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成为了实现资源保护最重要的途径。西洞庭湖湿地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从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两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植物园地处哈尔滨市非湿地生境地区,其中湿地专类园是由人工引种湿地植被构建而成,从中体现出具有自然特性的野性美.通过设置样方的方法调查其植物群落种类与构成,结合公众对湿地景观特征的美感度偏好的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景观公众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植物园人工湿地园植物主要有34种,分19科31属.在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洞庭湖鱼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并对洞庭湖鱼种类情况、鱼类生物量情况、优势鱼类情况以及鱼类多样性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洞庭湖各区域鱼类物种数量均相差不大,其生物量最多的是鲤鱼。洞庭湖优势种鱼类比例依次为鲤科、鮠科、鮨科、鳅科。洞庭湖鱼类Shannon-Wiener(H1)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681~2.511,丰富度(R)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851~2.584,Pielou(J')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581~0.879。相关性分析表明,洞庭湖鱼类Shannon-Wiener(H1)指数与丰富度(R)指数、Shannon-Wiener(H1)指数与Pielou(J')指数均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朱晓荣  张怀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03-16005,16008
选取1987~2009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洞庭湖区地面覆盖类型,对比4期数据并根据水文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湖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湿地总体呈退化趋势,林地面积增加24 481 hm2;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三者在湿地退化上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其中西洞庭湿地总体面积减少最多为9 434.3 hm2,南洞庭湖次之,东洞庭湖最小。  相似文献   

17.
太湖百渎港湿地植被恢复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渎港河口湿地是太湖水域建成的第一块规模化河口湿地,于2006年底完成植被恢复建设。2009年对百渎港湿地植被恢复区内植物种类和群落分布特征进行初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有植物49种,隶属于33个科45个属,其中蓼科5个种,禾本科、菊科、水鳖科各4个种,十字花科、眼子菜科、豆科各2个种,其他26个科共包括26个种。②物种丰富度指数随着基底高程的降低而变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基本一致,先降低后升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先升高后降低。③恢复后的湿地植物群落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挺水植物(芦苇和茭草群落)、荷花和沉水植物群落的盖度分别是恢复初期的1.25、1.14和2.83倍;群落已进入自然演替状态,但整体生物量还偏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湿地系统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采用AHP法系统评价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质量,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已退化。提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域生态农业、强化法律监督、建立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对策,为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建设与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外来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特点,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洞庭湖区牛筋草的茎分蘖生长规律、伴生植物、分布生境、繁殖特性以及形成危害的原因等进行了调查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牛筋草在洞庭湖区分布广泛,繁殖能力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存竞争能力强,对农作物危害严重;其茎分枝平均长度为44.20cm,分枝节位越高,分枝长度越短;菜地牛筋草的茎分枝数最多,密度达48.80株/m2,相对盖度较大(为80.56%);牛筋草的复穗状花序分列数多是2列或3列;禾本科植物为其伴生的优势科,狗尾草、狗牙根为伴生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