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低温胁迫下不同防冻剂对梨幼果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由于梨花期前后经常发生的霜冻给果农带来的意外经济损失,以黄金梨子房膨大期幼果为试材,研究了3种防冻剂处理对低温胁迫(温度-2.9℃,时间0 h、1 h、2 h、3 h、4 h)下幼果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 h的低温处理后,3种防冻剂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各处理的POD和SOD活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说明各防冻剂处理对减轻幼果在低温胁迫时的膜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天达2116’和‘必博PBO’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大丽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多效唑对大丽花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高生品种‘陇上雄鹰’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株高30 cm时,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丽花进行一次喷施处理,研究了大丽花叶片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在多效唑处理条件下,‘陇上雄鹰’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也明显提高,丙二醛含量减少;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其中以125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显著,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75 mg/g、17.90 mg/g、22.13 μg/g和29.92 μg/g;SOD、POD和CAT活性较对照提高1.97、1.75和1.80倍,丙二醛含量减少30.70%。说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影响大丽花生理特性,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发育,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马丽  康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39-43
为了比较小麦新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小麦‘矮抗58’和‘周麦18’为材料,对2个小麦新品种的光合特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灌浆期‘矮抗58’净光合速率比‘周麦18’低3.4%;SOD的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周麦18’高24.1%与15.2%;孕穗期及灌浆期‘周麦18’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矮抗58’,分别为17.6%和21.4%,但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现负相关;成熟后‘矮抗58’株高比‘周麦18’低1.9%、千粒重高1.1%。‘矮抗58’具有产量更高、抗倒伏性更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甘蔗苗期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认为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甘蔗幼苗的损伤,进而可提高甘蔗苗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根域限制栽培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宝满’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域限制处理方法,对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的‘宝满’葡萄植株与对照Pn日变化趋势一致,而处理植株Pn、Gs、Tr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根域限制下‘宝满’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可能主要影响果实发育后期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而影响‘宝满’葡萄的糖代谢和积累,并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蓝箭’的抗旱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国外引进品种‘蓝箭’在中国北方较干旱地区的适应性,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蓝箭’幼苗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蓝箭’在PEG-6000处理下,各指标随时间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规律,相对含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第5天时,20%和30%浓度处理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分别低于对照37.38%和56.60%,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在处理15天时达到峰值,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升高,10天后升高变得缓慢,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0天时,3个处理浓度胁迫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9倍、2.2倍、2.3倍。可见,‘蓝箭’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增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燕麦抗旱生理机制,以抗旱性不同的燕麦品种‘蒙燕1号’和‘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重度胁迫下根部可溶性蛋白合成受抑制,弱抗品种‘坝莜3号’在中度胁迫下就受到抑制,在抽穗期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弱抗品种‘坝莜3号’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2个生育时期,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梯度加剧而升高;重度胁迫下丙二醛(MDA)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蒙燕1号’分别上升了39.79%、14.88%,而‘坝莜3号’分别上升了188%、45.98%;在拔节期重度胁迫下,‘蒙燕1号’的POD活性上升27.4%,而‘坝莜3号’上升了98%;抽穗期,在中度胁迫下‘坝莜3号’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33.16%,而‘蒙燕1号’品种仍维持较高水平仅下降4.05%。综合分析表明,拔节期,中度胁迫下抗旱品种‘蒙燕1号’的根部生理特性受影响较小,具有较优的抗旱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北方超级粳稻‘沈农265’的抗旱性生理机制,采用盆栽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以北方超级粳稻‘沈农265’和米质优良的常规粳稻品种‘丰锦’为材料,在灌浆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处理,比较两者生理反应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丰锦’相比,中度胁迫使‘沈农265’剑叶中叶绿素含量比‘丰锦’高5.03%,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内源激素(IAA+GA3+ZR)/ABA比值分别比‘丰锦’低32.4%、11.41%和33.33%;重度胁迫下,‘沈农265’剑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分别比‘丰锦’高6.38%和20.2%,可溶性糖含量及(IAA+GA3+ZR)/ABA比值分别比‘丰锦’低51.5%和25%。上述结果说明,‘沈农265’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重度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可能起主要作用;同时,‘沈农265’在相对高的(IAA+GA3+ZR)水平基础上增加ABA含量,不仅提高了干旱适应能力,也延缓了衰老,使其具有比丰锦更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光周期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5℃和10℃ 2种温度处理黑夜补光0,3,6,9,12 h的黄瓜幼苗,研究不同光周期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温度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都是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25℃相比较,低温(10℃)处理降低黄瓜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提高电解质相对渗漏率,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其中,光周期越长,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的变化幅度越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的变化幅度越大。延长光照时间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郑薯5号(耐寒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叶面喷施处理,通过低温胁迫(4℃14 h,2℃10 h)后,测定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和叶绿素总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外源SA对马铃薯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SA后的马铃薯叶片MDA、SS、SP、Pro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提高,POD和SOD活性显著提高。因此叶面喷施外源SA能通过调控马铃薯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来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抵制低温伤害,提高其耐寒性。  相似文献   

11.
韩燕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04-108
为了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其抗衰老能力。以5 个谷子品种为材料,研究开花至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保护酶POD、SOD、CAT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从开花到成熟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一致。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开花10 天后呈下降趋势,但是POD、SOD和CAT 等保护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MDA含量在开花10 天后呈升高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开花后50 天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抗衰老综合评价,从强到弱排序为‘安4585’>‘豫谷17’>‘济谷14’>‘豫谷11’>‘保谷18’。通过研究表明隶属函数法可以进行谷子抗衰老评价,该研究为谷子抗衰老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南瓜砧木对嫁接薄皮甜瓜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南瓜砧木对嫁接薄皮甜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嫁接组合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差异显著。与其他嫁接组合相比,生产上适宜的嫁接组合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提高,随着生育期推进,SOD活性逐渐降低,POD活性逐渐升高。因此,叶片生理指标可以作为薄皮甜瓜砧木品种筛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对蝴蝶兰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40℃/30℃(d/n)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d、2d、4d、6d 的处理,观察了蝴蝶兰幼苗的形态变化,研究了蝴蝶兰兰幼苗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加快,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温胁迫2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上升,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并不大,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较小,与对照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蝴蝶兰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小麦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质以及与产量性状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100,200 mg/L)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膜脂氧化,从而使得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比对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紫外线辐射下普陀水仙茎、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海岛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紫外辐射时间共设3个梯度,2h、12h、24h,以0h为对照组,测定了普陀水仙茎、叶中SOD、POD、MDA、脯氨酸、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辐射时间延长,茎、叶中SOD和POD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辐射时间为2h时达到最高,茎中的POD活性明显低于叶。茎和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和电导率均随着紫外辐射时间延长而增大。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辐射时间为12h时达到最大。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先增高后减少的趋势,叶绿素的含量在辐射时间2h时达到最大。综合研究认为,紫外辐射下2-12h之间,普陀水仙茎、叶具较强的抗紫外辐射特性,自身能够有效地解除紫外辐射对其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氨基多糖水溶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氨基多糖水溶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氨基多糖水溶肥1次、2次和3次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在处理后12天测定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绿素(Chl)、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氨基多糖水溶肥明显提高小麦旗叶Chl、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小麦根系活力,增加旗叶PnGs,降低旗叶CiTr和MDA含量,提高小麦籽粒千粒质量和产量以及籽粒总蛋白质、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喷施3次和2次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二者与喷施1次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可见,氨基多糖水溶肥可明显提高小麦旗叶抗氧化和籽粒灌浆能力,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以小麦抽穗后喷施2次为宜。  相似文献   

17.
青岛引种的五种观赏丛生竹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引种至青岛的5种观赏竹-孝顺竹、小琴丝竹、观音竹、菲黄竹和靓竹、进行了自然条件下叶片的3种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5个竹种在8月初干旱胁迫时间最长时,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干旱时间的缩短而降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根据3种生理指标进行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是:观音竹和小琴丝竹的抗旱性相对最强,其次是菲黄竹和靓竹,孝顺竹的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